回覆列表
  • 1 # 汪學智

    元朝時期,汪大淵隨下南洋的船隊,過馬六甲海峽,曾到達非洲東部。透過海上航行所見所聞,記述下來,並繪下航行路線及海圖。都輯錄於《島夷志略》。

    閩粵兩省沿海漁民掌握著非常豐富航海天文氣象知識。特別是在南海周邊,東南信風即"東南風",每年3至10月盛行,乘此風可從爪哇,巨港回閩粵沿海老家,船隻往往是滿載而歸。一年中刮西北風是11月至來年2月。此風可幫助漁民奔赴東南亞。順風順水,很受信用,謂之"信風"。

    潭門港,揭石港,坎門港,閘坡港等等,都是有幾萬漁民的大漁港碼頭。

  • 2 # Spawn

    楊樞(1283年-1331年)字伯機,嘉興海鹽人。元朝Nautilus,1301年,楊樞被任命為官本船的代理人,前往當時屬伊利汗國的波斯灣地區進行貿易活動。

    汪大淵(1311年~?),元朝時期的民間Nautilus。字煥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雲譜區施堯村汪家壟)。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莫三鼻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歷時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三鼻克海峽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過2次。

    元代著名Nautilus汪大淵,字煥章,江西南昌人,其出生地尚存一首排工們的號子《南昌城南掌故多》:“南昌城南掌故多,將軍渡口波連波嘿;象湖源上風光好喲嗬,施家堯去划龍舟來嘿;王老丞相來迎接喲嗬,相府千金坐花樓羅嘿。汪家壟住航海客喲嗬,飄洋過海到夷洲羅嘿!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手記,寫出《島夷志略》。《島夷志略》分為100條,其中99條為其親歷,涉及國家和地區達220餘個,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諸國曆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引起世界重視。1867年以後,西方許多學者研究該書,並將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公認其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西文學者稱他為“東方的馬可·波羅”。

    汪大淵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從小聰明好學,深得父母鐘愛,望其長大成才,故取《論語》中“煥章”。汪大淵果然不負所望,成為舉世聞名的Nautilus。

    他先遊歷了當時中國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當時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看到各種膚色和操各種語言的人們,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滿目的中西奇貨,堆積如山;港灣裡停泊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大小船隻;特別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講的外國風情,是那樣的生動、有趣。這些都深深地打動了汪大淵的好奇心,後來促成了他兩度遠洋航行的壯舉。

    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年僅二十歲的汪大淵搭泉州遠洋商船,從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統二年(1334年)夏秋間才返回泉州。這次航行從泉州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橫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折向南直到莫三鼻克;再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再到澳洲;從澳洲到加里曼丹島,又經菲律賓群島,最後返回泉州。

    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年),汪大淵第二次從泉州出航,遊歷南洋群島,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莫三鼻克海峽及澳洲各地,兩年後才返回泉州。

    汪大淵遠航回國後,便著手編寫《島夷志》,把兩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國社會經濟、奇風異俗記錄成章,作為資料儲存下來。當時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長官偰玉立(稱達魯花赤)與主修郡志的人吳鑑,因泉州是“市舶司”(海關、航運、外經貿職能)所在,“諸蕃輻輳,不能無記”,所以將《島夷志》收入《泉州路清源續志》中,作為附錄。後來汪大淵回到久別的故鄉南昌,將《島夷志》節錄成《島夷志略》,在南昌印行。這本書才得以廣為流傳。但《島夷志》一書卻在元末兵亂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後終於失傳。該書被今人評為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 3 # 十八街亂麻花

    提起中國古代的Nautilus,大家都會想起鄭和,不過事實上,早在鄭和之前,歷史上就湧現出過很多的著名Nautilus,這裡小花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第六名 汪大淵

    汪大淵,字煥章,元代民間Nautilus。

    他曾於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及元統五年(1337年)兩度由泉州出發,航海到西洋各國,遊歷東南亞、澳洲、非洲等多地,被後人稱為“東方的馬可波羅”,著有《島夷志略》。

    第五名 海商楊氏

    海商“楊氏三代”亦官亦商,分別為楊發、楊梓、楊樞。

    元朝朝廷制定了海外貿易制度——政府出船出錢給商戶,承擔經營風險,然後收取利潤的七成,在這樣的優惠政策下,海商家族“楊氏三代”應運而生。

    第四名 杜環

    杜環,中國唐代旅行家,又稱杜還。唐天寶十年,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與大食軍作戰被俘,其後曾遊歷西亞、北非,成為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華人。

    寶應初年乘商船回國,寫了《經行記》。《經行記》是中國最早記載伊斯蘭教義和中國工匠在大食傳播生產技術的古籍,還記錄了亞非若干國家的歷史、地理、物產和風俗人情。

    第三名 鑑真

    鑑真,日文稱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

    鑑真與弟子祥彥、思託、道航、如海等21人東渡日本。鑑真一行前後歷時十二年,六次啟行,五次失敗,航海三次,幾經絕境。

    第二名 法顯

    法顯,俗姓龔,東晉平陽武陽人,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

    在中國佛教史上,西行取經的和尚中,東晉的法顯名氣雖無法和後來的玄奘相提並論,但他的經歷甚至比玄奘還要傳奇,他65歲時從陸路西行取經,取經成功後,從海路隻身歸國。

    第一名 徐福

    徐福,秦朝的著名方士,嬴姓徐氏,又稱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琊人(略有爭議,但大多認為是江蘇連雲港贛榆區)。

    徐福是鬼谷子的關門弟子,跟隨老師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

    徐福應該算得上是中國第一位Nautilus,他被秦始皇派遣,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採仙藥,結果一去不返。

    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出生的村莊改為"徐福村",並設立了一座"徐福祠"。

  • 4 # 晝夜談歷史

    中國第一個Nautilus是徐福。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福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至琅岈,徐福推託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應允,派遣射手射殺了一頭大魚。後徐福再度率眾出海。

    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眾出海,來到“平原廣澤”,他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此後再也沒有返回中國。也有主流說法為徐福死於大海之中。

    據徐福七世裔孫秦福壽著文載,日本第七代孝靈天皇之時,徐福渡來日本列島,先後抵筑紫(九州)、南島(四國)、不二山(富士山)。徐福把7個兒子改為日本姓氏,長子姓福岡,次子姓福島,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後把他們分別派往7個地方。從此,徐福的子孫遍及日本各地,逐漸繁衍起來。徐福則自稱秦之徐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連續四年結婚率降低,離婚率升高,說明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