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羅丹1號街
-
2 # 震長
其實,抖音的內容的競爭力就是新鮮,平臺上每天都得更新大量的內容,讓使用者總有更新的內容可看,而且使用者的留存時間也很長,說明內容真的很新鮮。影片內容時長設計的很精巧,十幾秒的時間能夠呈現出什麼,其實是無頭無尾無情節的,但幾句話,一段舞蹈,一個碎片場景的方式,反而體現了直入主題,上來就展示高潮,然後戛然而止,不佔使用者太多時間。
還有一點,那就是內容誇張,誇張的手法在抖音裡非常明顯,語不驚人死不休,同樣影片越短越需要浮誇。並且,對於想表達自己的年輕人而言,參與抖音不需要過高的技術,只需要要麼有創意,要麼有勇氣,甚至一個強化了的生活場景都可以直接變成抖音的內容。另外,抖音的音樂背景是很厲害的地方,音樂的力量很強大,年輕人不喜歡循規,喜歡創新,喜歡錶現自我。
-
3 # 坐擁月下
2018,抖音不一樣。
定位不同雷軍曾經說過“只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只要掌握事時、順應大勢,就能御風而行。而“抖音”就是成功的抓住了大勢。21世紀大多數都是95後的年輕人,普遍熱愛潮流、愛演戲、裝逼、藝術等。是一股新鮮的活力,而“抖音”恰恰抓住了這一點,成功的打造出了他們所需求的。反看“快手”定位是老百姓,他們的生活趣味並不符合當代人的胃口,沒誰喜歡看一群大叔調侃,這才被“抖音”拉進了距離。
2.玩法多彩,時尚多樣。
一個好的影片就必須要有好的美顏和麵部貼紙,“抖音”的強大還不止如此,強大的剪輯,美奐的配音,無一不彰顯出它的強大。
3.明星入駐,線下互動。
去年3月,嶽永鵬釋出“抖音段影片”相關截圖,帶動了抖音的人氣。
緊接著鹿晗、迪麗熱巴、楊洋等大咖紛紛入駐,吸引了無數的年輕人,成功的使“抖音”提升了人氣。
4.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抖音”吸取小咖秀,段影片的經驗,繼續採用中心化的技術,保證平臺的多元化。這才能吸引多數年輕人的眼球,讓他們熱愛“抖音”。
然而我也是一位“抖友”,在閒暇的時候不會錯過推薦,我看“抖音”不是為了消遣,而是想融入他們,和他們一起調侃,一起快樂。
-
4 # 經濟觀察報
對於該問題,編輯認為:抖音在上線一年多,經歷了2018年春節之後,抖音的使用者量從4000萬暴漲了50%達到6000萬量級。抖音的品牌曝光也逐漸增多,開始在大量綜藝節目中進行品植入露出,也出現在網站的廣告當中,抖音還在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的綜藝節目中推出了抖音達人進行亮相。
抖音的火爆令市場對其分析不斷、報道也不少。媒體給抖音賦予了很多定義,貼了很多標籤,而對於抖音而言,抖音自認為其是一款年輕化的產品,之所以走的特別快,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走了別人幾年所走的道路,是因為抖音有其精準的定位,抖音製作高畫質影片和音訊,把提升使用者體驗作為產品定位的核心,從而拉開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
抖音的推出和快速發展得益於消費升級下,手機硬體的提升,高畫質的影片和音訊得以從高階手機走向中低端手機,從而實現了影片質量與音訊質量在硬體效能上的適配,從而讓使用者對影片和音訊的質量開始關注起來,而在此時,抖音推出了不同於以往的影片與音訊欣賞觀看和製作體驗,這抓住了使用者的需求和心理,抖音的“記錄美好生活”理念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
抖音把“記錄美好生活”的理念和Slogan不僅當成企業發展的目標,也上升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抖音將開啟“DOU”計劃,將在各個美好生活領域內投入資源,吸引使用者參與,如旅行、美食、時尚、運動、遊戲、寵物等各個生活領域。以開放心態與政府、機構進行合作發起美好挑戰,吸引使用者參與和傳播。
-
5 # 多少懂點兒事
其次,吃雞、王者榮耀等遊戲主播的宣傳。經常我們會看到一些遊戲主播會在開直播的同時,把一些搞笑或者有趣的影片保留下來,發在抖音上面,這樣不僅帶動了直播間的“看友”們去了解抖音,也給自身增加了人氣。
最後,時代的變遷,人們需要一個可以放鬆,釋放自我的地方。抖音恰恰滿足了人們去在不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釋放了壓力,解放了天性,拉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更好的展現自我。
-
6 # ECO新勢
抖音的突然崛起自然離不開抖音團隊的強大執行力。另一方面,抖音也是碎片化娛樂的受益者,亦是通過後發優勢彎道超車的經典案例。在抖音之前,快手、美拍雖然得到了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但是它們自身的定位侷限了自己的進一步發展。快手若隱若現的“low氣息”,美拍的過度聚焦女性使用者,相當於給抖音一次“排除錯誤選項”的機會。眾所周知,如今手機基本上已經取代了膝上型電腦、電視,成為連線資訊的首選渠道。相比於圖文內容和長影片,短影片這種載體特別適合移動網際網路場景下用來打發時間。一般來說,觀看短影片的使用者並沒有什麼特定的目的性,只是“因閒而看”。明確了這一點,以這個特性作為出發點的應用就需要最大化使用者的碎片時間使用效率。
為了讓這一思路更加具象,今年3月抖音釋出全新slogan“記錄美好生活”。據瞭解,圍繞“記錄美好生活”這個關鍵詞,抖音將在2018年啟動“美好生活”計劃。所謂的記錄美好生活其實是在提倡一種“隨手拍”的場景,美好生活無處不在,抖音亦希望取代傳統意義上的手機自拍,成為一種生活標配玩法。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普通人興高采烈的走在路上,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開啟抖音記錄眼前的一切而不是拿出自拍杆,抖音在手機裡如此之高的權重又會衍生出多麼可觀的商業價值?期待抖音能夠為網路社交帶來更多可能性!
-
7 # 獨角獸工場
95後多半從小生活條件優越,是伴隨著網路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和身邊的80後相比,他們更願意透過網路的形式,去尋找自己的愛好群體,加上沒有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他們更喜歡在虛擬的空間尋找情感和心靈的寄託。
這些行為帶來的效果就是激活了抖音產品在年輕人中的活力,相比於快手這種年齡跨度較大,又集中在草根階層的平臺,抖音更集中在大學生、年輕白領這一層面的年輕人階段,而這一層面的消費者更具有網路傳播活力。同時,抖音上面顏值高的人特別多,這也是一種非常大的吸引力。
-
8 # 李院長講爆款文案
在功能上呢,抖音與快手更相似,兩款社交短影片產品也經常被作比較,兩者最大的區別還是品牌調性和使用者畫像,快手更加“真實”接地氣,而抖音更加“高大上”和酷炫,可以這麼簡單粗暴的理解。
抖音最初的定位是“音樂短影片APP”,內容主要是音樂類影片,還有些其他才藝,後來隨著使用者增長,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元,開啟影片,可以看到各種逆天化妝術、街頭跑酷、影視劇片段模仿、惡搞等內容,最直觀感受就是創意有趣、高顏值、潮流酷炫,睡前刷一會就興奮停不下來。
所以說,抖音之所以能從眾多短影片app脫穎而出,最關鍵之一就是這些好玩有趣的影片內容。
其實很多其他app也有很多有趣的內容,比如小咖秀等,抖音之所以能超越,這歸功於抖音拍攝小影片可以新增很多玩法和特效,使用者可以透過影片拍攝的快慢,以及原創特效(反覆、閃一下、慢鏡頭)、濾鏡、場景切換等技術讓影片更具創造性,一秒變大片。使用者製作難度低易上手,普通使用者也可以做出好玩、炫酷的短影片。
再加上抖音配樂經常是一些電音、舞曲,大多數作品節奏感很強,有魔性,給人感覺比較酷炫、潮,有人開玩笑說抖音影片15秒的高潮。
-
9 # 愛範兒
因為一刷就停不下來啊。
有句話叫「抖音五分鐘,人間兩小時」,充分說明了刷抖音這件事帶給人的沉浸。
為什麼抖音這麼火?因為一刷就停不下來。接下來我來從心理學和產品角度分析,為什麼抖音會讓你一刷就停不下來。
抖音是怎麼讓你上癮的最初我去下載抖音,是為了去看一隻跳海草舞的阿拉斯加。在使用抖音的那一段時間,只要在沙發躺下,戴上耳機,開啟抖音,等到回過神來,一兩個小時就刷過去了。然而,除了看完那個哈士奇的新影片,我著實不大記得還看了什麼。
這種開刷抖音,一兩個小時就過去的體驗,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
在 4 月初企鵝智酷釋出的《抖音、快手使用者研究報告》顯示,抖音上大約 22% 的使用者每天使用該應用超過 1 個小時。抖音目前的日活躍使用者與月活躍使用者的比值(即 DAU / MAU)已經達到 0.45,這意味著平均每人每月有 13.5 天會開啟使用這個應用。而那些沉浸度較高的遊戲比值通常在 0.3-0.6。
搞笑有趣的影片內容,全屏沉浸式的觀看體驗,是抖音吸引使用者的重要因素。
然而能夠讓你刷抖音上癮,其實是因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互動細節,可以讓你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出現“行為上癮”。行為上癮跟物質上癮(比如藥物及毒品上癮等)的生理機制是相似的,他們都是刺激大腦中的同一個區域出現的結果。
在著名學者普林斯頓心理學博士亞當 · 阿爾特(Adam Alter)關於行為上癮的著作《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一書中,他列舉了六項行為上癮的構成要素,分別是:
誘人的目標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漸進改善的感覺越來越困難的任務需要解決卻暫未解決的緊張感強大的社會聯絡抖音作為正被流量主、廣告主追逐佔坑的產品,已經滿足了上面的這些要素,正在給使用者帶來不同程度、無法擺脫的獎賞和刺激,讓一些人“行為上癮”。
不可預測的內容
在抖音首頁的推薦頁面,每次手指下滑,我們似乎永遠猜不到下一個影片會是什麼,這種機制可以被稱為間歇性變數獎勵(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每滑動一下,會出現是萌蠢的貓狗,還是搞笑的惡作劇,還是某個小技巧的教程,還是某個明星的生活動態,或者是一個廣告?估計只有抖音的個性化推薦演算法才知道答案。
或許有時候抖音推薦的影片,你並不喜歡。這時可能有人會這樣想:這個影片不喜歡,划走就好了,15 秒的影片並沒有很長,就算影片很爛沒有創意,也聽到了很有張力和表現力的 BGM 呀,看下一個影片就好了。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話,那麼這種想法可以被稱為“帶動機的感知”(motivated perception),它會改變我們使用抖音時產生的負面情緒。
以上這些,都會讓在抖音上看影片的使用者,體驗到行為上癮中“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這一個要素。
自動迴圈播放
抖音裡的影片播放,其中一個重要的互動就是自動迴圈播放。在你的手指剛上劃,全屏顯示並配有個性化背景音樂的影片撲面而來,是不是有點反應不過來?這種“措不及手”的感覺,其實是科學的。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 ·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認為,人腦中負責其他底層感官的部位會第一時間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聽覺和視覺的刺激,而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皮質則總會慢上半拍,沒有前者那麼迅速。
15 秒引起的“袢子”
抖音的影片為 15 秒,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現一段配樂,影片的內容一般也無法展現完整的故事和情節。因此抖音的很多影片,都會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多看幾遍,甚至會對這些並不完整的影片記憶深刻。
這是一種被稱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的心理現象,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心理學家布林瑪 · 蔡格尼克)
20 世紀初期,心理學家布林瑪 · 蔡格尼克做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她讓一群成年人去做 20 個簡短的小任務,比如動手類的塑黏土、造箱子,智力類的解謎題、數學題等。蔡格尼克讓參與者完成部分任務,並對另外一些還沒有完成的任務進行干擾。隨後,讓受試者回憶自己做過的任務,資料顯示,記得的未完成任務,是已完成任務的兩倍。
這些還沒有完成,卻又在心裡記得、並且讓自己擁有緊張感的事物,可以稱之為“袢子”。它的積極作用是會驅動人完成任務,消極作用則是可以讓人陷入無窮無盡的拖延狀態。而它也是行為上癮中“需要解決卻暫為解決的緊張感”這個要素。
在抖音裡面,點讚的位置就在影片上傳者頭像的下方,被放在了一個相當順手且重要的位置。觀看影片的人,點選完那一顆點贊按鈕後,一顆紅心會動態挑出,填滿按鈕。這些顏色和出現的形式,可以及時給到點贊者一個積極的反饋,讓人感覺點贊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在影片上傳者的體驗中,點贊也是一種間歇性變數獎勵(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它會讓人們有更強烈的意願去獲得它,比如會讓人開始轉發到新浪微博、微信裡面推廣,比如會更加頻繁地開啟應用檢視動態通知頁面。(是不是跟你發完一條微信朋友圈後,想要持續關注評論和點讚的心情一樣?)
不容易完成的任務挑戰
抖音Quattroporte張楠在混沌大學的分享中曾說過:
抖音的產品設計中有個好玩的功能叫做 “挑戰”,就是在用運營的思路創意產品的功能和特效,完成功能的冷啟動。這個功能很多產品都有,有的叫話題,有的叫主題。其實就是讓大家以一個主題去表現自己。
參與挑戰,花費時間、精力和人力(很多影片並不能一個人完成)去拍攝再剪輯出一個 15 秒的短影片,在此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參與感,甚至“艱辛感”。這些感覺都是行為上癮體驗的必要成分。
行為上癮,我們的大腦會有什麼變化?如果是刷抖音出現行為上癮,詳細體驗是這樣的:
你無法準確地預測自己會在什麼時候開啟抖音,開啟抖音了以後不知道自己會刷多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關掉這個 App。於是,你決定選擇放棄其他的活動,繼續刷抖音,但就算繼續停留在抖音上,你也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享受刷抖音的樂趣了。
行為上癮,與其他上癮一樣,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三種變化:脫敏反應、敏化反應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
大腦神經在適應了某種刺激以後,就會想要繼續重複這種感覺,從而形成渴求。當人繼續重複同樣的行為,被刺激的區域就會產生耐受性,在同樣的刺激下,產生的多巴胺和多巴胺受體會變少(即脫敏反應)。
敏化反應則是讓人對上癮物相關的資訊更加敏感,在上癮者的眼裡,上癮物會變得比其他事物更加吸引人。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將導致成癮者控制衝動和預知後果的能力減弱,讓人控制不住自己。
關不掉 App 是你的錯嗎被稱為設計倫理學家的特里斯坦 · 哈里斯(Tristan Harris)認為,人們手機上癮,問題並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是因為在應用的背後,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破壞你的自律”。
(圖片來自簡單心理)
上癮的定義是相對消極的,上文提到的心理學博士亞當 · 阿爾特認為:
只有當一種行為此刻帶來的獎勵最終因為其破壞性後果而抵消,才叫行為上癮。
也就是說,如果刷抖音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歡樂,時間被它所佔用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那不算行為上癮。但這並不代表,後果不嚴重,我們就應該乖乖地交出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
使用網際網路產品、電子產品的行為上癮現象,已經被精神學學界提出,然而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在此同時,與行為上癮相關的設計和產品,正在越來越多。
矽谷曾有一家名為“多巴胺實驗室”(Dopamine Labs)的公司,他們有兩個產品,業務都與手機應用引起的行為上癮有關。
另一個則是幫助人們戒掉手機上癮的 App,名為“Space”,同樣是使用神經科學理論和人工智慧技術,據稱可以“讓你在呼吸的間隙裡拿回控制權”。
相比這家大張旗鼓拿行為上癮的“底層技術”作為賣點、賣矛也賣盾的公司,其他的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則是更加隱晦和低調,比如 App 的各類訊息通知,影片網站的自動播放下一集,社交應用無限下拉的訊息源,資訊應用總有熱門的標籤和話題……
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2010 年喬布斯曾對《紐約時報》說過,他從來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使用 iPad。Twitter 和 Medium 的創始人之一埃文 · 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說,他也不會給自己年幼的孩子買 iPad。
電影《頭號玩家》裡的反派 IOI 裡的大佬諾蘭,也是不愛玩《綠洲》的,連密碼都不會費心去記住。生產這些高科技產品的人,就像《絕命毒師》裡的大毒梟老白一樣,他是不吸的。
-
10 # 資訊小霸王
先說說我最早是怎麼樣接觸抖音的,大家玩過抖音的應該都知道那種化妝後一秒變臉的影片配著wicked wonderland的背景樂,我起初是在微博上看到的,後來看上癮,就下載了抖音找同類影片,這也就得出了抖音爆紅的第一個原因——顏值
顏控福音抖音上最不缺的就是俊男靚女,不管說是天生麗質還是妝容+美顏,總能讓愛舔顏的人大飽眼福。
年輕、潮流抖音無論從名字上,還是logo的設計上又或者是內容的呈現上都給人一種炫酷、潮流、有活力的感覺,這種風格更能贏得年輕人的喜愛
明星效應明星的入駐能給一款APP帶來大量的使用者,如果一個人追星,她一定會像關注這位偶像的微博一樣來關注他的抖音號,明星發一條抖音影片比發一條文字微博更能吸引粉絲的心。
短影片抖音短影片,每個影片都是15秒,碎片化的影片資訊更符合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在零碎的空閒時間就可以看一條完整的影片。
內容的多樣化影片內容多樣,有舞蹈音樂,搞怪,教學,挑戰,還有一些潮流熱點拍同款影片,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擴充套件了受眾面,也提高了全民參與度。
-
11 # 逛吃程8M2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之一,就像行動電話剛出來的時候,不光有機車羅拉、大哥大,還有很多。相當於將原來臺式機上的YY、UC做了最佳化搬到了手機上,再想想目前人類對手機的依賴就知道了,人多,這樣的平臺數的過來。火是正常的。
回覆列表
目前市場中出現的短影片app有很多,為啥偏偏抖音就火起來了?仔細想想大概有這幾個原因。
錄抖音不僅是技術活,還是一門體力活。手機錄兩段電量立馬20%,一個15分鐘的影片少說也要錄幾十遍。明明宅在家裡不願動彈,還得搭配好衣服,化美美的妝,開啟鏡頭,立馬變成另外一個人。
1.抖音解決了年輕一代的現實焦慮抖音大多數使用者是95後的年輕人。
隨著95後逐漸邁向社會,這群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條件優越,基本都是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當這群孩子真正走向社會,身邊面對的是80後的大叔和90後的大嬸們,難免有些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感覺。
他們更喜歡透過網路的形式,尋找與自己有共同愛好的群體。相比於現實中各種各樣的油膩聚會,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在虛擬的空間裡,尋找心靈的寄託場所。
抖音透過搞笑配音,音樂配音,15秒影片編輯外加各種特效、裝飾的方式,展現與現實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即使生活中看似溫文爾雅的小女生,在抖音裡可能是瘋瘋癲癲表現力極強的女漢子。在抖音裡,他們可以盡情釋放真實的內心,不用再受現實的拘束。
抖音入駐了明星大咖,明星線上影片直接與粉絲溝通,吸引了大量的使用者入駐。
3.大眾的獵奇心理透過抖音使用者的短影片,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示到一個人的基本生活狀態。
抖音影片基本可以分為舞蹈派、創意派。
比較火的有雙胞胎組合、情侶撒狗糧組合、情侶搞笑組合、網紅達人、曬娃狂魔等。
透過時尚的服裝搭配、姣好的妝容,創意的拍攝效果,給人一種震撼的視覺衝擊。
還有一些專門拍攝寵物的短影片,養狗、養貓、甚至養猴子。
看到別人的生活狀態,難免會聯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追求點什麼。
聊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