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禾農科
-
2 # 秦安農掌櫃農產優品
一、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法
測土施肥法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法。具體做法是根據已有的田間試驗成果和普查土壤的土壤養分測試資料, 與農民的經驗相結合將土壤肥力分成若干等級, 以各種養分豐缺等級為依據, 選擇合適的肥料種類且將施用量估算出來。測土是該方法的核心, 測土就是根據測定土壤的養分及校驗研究結果, 將對應地塊的各種養分的豐缺程度判斷出來, 並對施肥提出建議, 還要用以相關校驗為基礎的測土施肥引數和指標指導施肥實踐。此法的好處是快速、簡單易行、廉價並具有針對性, 可以服務到每塊地, 提出的施肥種類及用量與當地農民的經驗值相近,易使農民接受。選擇測試方法及確定指標是該法的核心。該法存在以下缺點: 土壤鹼解氮和植物的相關性低, 與對指導科學施肥的要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由於測定方法不同, 土壤有效養分豐缺指標值也不相同, 不同作物和不同區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這樣,施肥量的推薦值更多地依靠經驗, 不易實現準確和量化, 也沒有宏觀調控的功能; 中國的土壤型別眾多, 種植體系很複雜, 已經建立的針對具體種植體系、具體地區和具體作物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體系的覆蓋面不夠廣泛。這些都限制了其進一步推廣。
二、“土壤臨界值冶配方施肥法
土壤臨界值法是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法在不同層次上的延伸,是一類測土施肥方法的統稱。磷肥臨界值法、土壤速效氮臨界值法、土壤微量元素豐缺臨界值法等是其代表方法。磷肥臨界值法的基本原理是以加入土壤的濃度不同的水溶性磷同土壤吸附平衡後測定的土壤有效磷的比值當做土壤磷肥指標值來給出磷肥用量的建議值。施肥量對不同土壤對水溶性磷肥的吸附固定力也被考慮在內。土壤吸附等溫線法、土壤磷吸收係數法等與之相似。土壤速效氮臨界值法是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對作物根層土壤的硝態氮進行測定, 用長久以來試驗資料中作物某個產量水平相應時候的土壤硝態氮值將測定值的差值減掉作為氮肥施肥建議量。用此法得出的土壤硝態氮值是絕對值, 不用校正。土壤微量元素豐缺臨界值法, 不同農作物對微量元素的敏感性有很大差異, 缺少與富足之間有比較窄的範圍, 所以在推薦施肥和土壤微量元素豐缺判定中用得最多的是一個土壤微量元素的豐缺臨界值。如果比此臨界值高, 那麼土壤中就不用施微量元素。很多學者在區域範圍裡對土壤氮、磷臨界值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 得到許多有價值的結果, 不過因為有很強的地域性,無法在全國實行大面積推廣。
三、“養分平衡法冶
養分平衡法又叫做目標產量配方法, 該方法以土壤供肥量之差和作物計劃產量需肥量為依據將施肥量估算出來,“養分歸還說冶是本方法的理論依據。著名的美國土壤化學家和測土科學施肥的創始人曲勞在1960 年的第七次國際土壤學會上第一次提出該方法, 後經斯坦福發展, 研究出了用養分平衡法計算施肥量的公式。
農作物生長中需要的養分由肥料和土壤兩個方面供給是養分供應法的核心方面。“平衡冶指的是經過施肥將土壤不能滿足作物需求的那部分養分補上。調整作物養分的供需平衡, 以實現目標產量值。概念清晰、理解和掌握都很容易是其好的方面。此法也有不好的方面, 一是土壤有效養分的測定值是相對值, 它和作物養分吸收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係, 施用恆定數值對土壤養分測定值進行校正, 其合理性有待確定; 二是肥料利用率有很大的變化, 作物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不同、管理措施不同等都會對肥料利用率產生影響; 三是沒有用以確定目標產量的客觀指標和方法。此法有多項引數是透過校正及估算得出的, 這就影響了該方法的精確度。早在20 世紀60 年代, 中國就已將養分平衡計量施肥法引進。即使此法被國內外學術界公認, 但因為養分平衡計算公式中的“土壤供肥量冶要經過相同條件的田間不施肥區的作物產量推算,因而更加傾向於“經驗冶。20 世紀70 年代初中國引入“土壤有效養分校正係數冶, 田間試驗結果推算土壤供肥量被校正後的土壤養分測定值所替代, 經過化繁為簡, 將養分平衡法應用及推廣到中國長江以南部分地區。養分平衡法基本原理的依據是養分平衡公式:施肥量= (作物吸收養分量-土壤養分供應量) / 肥料利用率該方法的好處是概念清晰, 理解、掌握和推廣都很容易。其不足主要有: 土壤有效養分測定值是相對值, 其與作物養分吸收量之間是對數曲線關係, 而不是完全的直線關係, 所以, 施用恆定的比例常數對土壤測試值進行校正, 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肥料利用率有較大的變化, 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不同作物、不同施肥量以及不同的水分管理條件下, 肥料利用率不同, 所以, 一個地區設定一個統一的肥料利用率值不切實際; 要用作物養分含量和作物的目標產量來計算作物的養分吸收量, 但是, 沒有估算作物目標產量的客觀指標和方法, 通常用3 年產量的平均值進行估算, 當種植體系不同或沒有前幾年的產量資料時就會遇到困難。因為這種方法有多項引數是估算或校正來的, 對於不同的土壤與不同的作物, 土壤養分的校正係數也不同, 這些都影響了運用該方法的精度。
四、土壤、植株快速測試最佳化推薦施肥
中國農業大學經過多年的研究, 於20 世紀90 年代形成了土壤、植株快速測試最佳化推薦施肥技術。該法以引進德國、美國的土壤、植株快速測試技術為基礎, 研究了華北平原的主要作物體系, 以氮、磷、鉀養分資源的不同特徵為依據, 提出了建立“同步作物根系吸收與土壤供應的氮肥實時監控—磷、鉀肥恆量監控—微量元素因缺補施冶的技術體系。該法以實現作物的高產為前提, 同時考慮了施肥的後效及其對環境的作用, 不但能保證高產, 又可使氮肥施用量大大降低, 受到示範區農民的歡迎, 代表了中國近期測土施肥的水平。
-
3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是針對現今國內農業生產用肥不科學、不合理而開展的一項透過檢測土壤中的常規五項養分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來根據不同的作物制定不同施肥量的一種土壤肥力監測和科學用肥的一項技術。其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科學的採集檢測地塊中的土壤樣本,經過處理之後進行檢測。那麼,農民能否自行採集土壤呢?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只要掌握了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原理,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在檢測地塊進行採集土樣的工作。只要採集的方式正確、科學,是不會對檢測土樣的檢測資料造成影響。
1、確定需要檢測土樣的面積。一般來說,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建議50-100畝耕地取一個總樣進行檢測。以我們國內的耕地人均面積來看,每戶的承包地去與一個總樣即可,一般來說都是幾畝至十幾畝的樣子。
2、準備取樣的工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檢測總氮、速效鉀、有效磷、PH值和有機質,還有鐵錳銅鋅這幾類微量元素的含量。所以,在工具選擇方面建議最好使用專業的取土鑽,減少對微量元素檢測的影響。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使用鐵鍬代替。
3、取土路線制定。取土路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s型路線,取點3-5個;還有一種是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地塊,既能夠代表整個地塊平均肥力的區域,走s型路線或者走對角線取點3-5個。
4、取土的做法。以目前的國內耕地狀態來看,營養土層基本不會超過20釐米的深度。而專業的取土鑽的可取土深度也在20cm深度的範圍。所以使用鐵鍬取土的話,深度也不需要超過20cm。使用取土鑽的時候,將鑽頭完全插入土壤,取出土鑽擠出土樣,所有樣品需要清理一些土壤中的根系、秸稈和雜草殘留。因為取土點比較多,需要丟棄一些不必要的土樣,就是採取四分法保留需要的樣本即可;使用鐵鍬的話,保證土片的厚度在1-2cm左右,寬度在5cm左右,最好是在為翻耕土地之前取土。也需要清理掉根系、秸稈和雜草,使用四分法保留必要的土壤樣本。
5、做好標記。土壤可以使用紙質包裝袋,也可以使用自封袋、塑膠袋包裝。準備紙張,寫好取樣時間、經緯度的範圍、地區,兩份。一份與土樣放在一起,一份放在土壤包裝袋的外面,在套一層包裝,保證標記的準確性。
上述過程完成之後就可以將土樣送到檢測中心,由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土樣進行處理和後期的土壤資料檢測。在根據檢測的資料和您計劃種植的農作物做出針對性的測土配方施肥資料和施肥建議卡。最後就是您根據提供的施肥建議卡上的建議施肥量來進行調整或者是按照建議卡施用。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測土配肥的準確原因在於取土樣的實際性上。
透過測試土樣,瞭解您田地的土壤肥料狀況,現就土樣採集方法及注意事項展示給大家。。一、物料準備
取土器、自封袋、記號筆、直尺、標籤。
二、取土深度
土樣一般採集耕層土壤(0-25cm),果樹採集0-50cm土壤。
三、取土方法
(1)土樣按“S”形布點取樣(如下圖),每個地塊要求採集6個點。
注:取樣點的分佈要儘量均勻,避免在堆過肥料的地方和田埂、溝邊及特殊地形部位取樣。
(2)每一點採集的土樣厚度、深淺、寬窄應大體一致。
(3)一個混合土樣以取0.5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採集的樣品數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將多餘的土壤棄去。
將採集的土壤樣品放在盆子裡或塑膠布上,弄碎、混勻,鋪成四方形,劃對角線將土樣分成四份,把對角的兩份分別合併成一份,保留一份,棄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樣品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處理,直到所需數量為止。
(4)採集水稻土或湖沼土等爛泥土樣時,可將所採集的樣品放入塑膠盆中,用塑膠棍將各樣點的爛泥攪拌均勻後再取出所需數量的樣品。
(5)採集的樣品放入樣品袋,用鉛筆寫好標籤(附件1),內外各具一張,註明編號、取樣地點(省、縣、鄉鎮、村)、日期及取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