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家唐山
-
2 # 人生是一次旅程
焦慮是普遍存在的,即便不是疫情,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人焦慮。不過大家不必過分緊張,我們要分清焦慮情緒和焦慮症的區別。焦慮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是我們在緊張狀況下呈現的一種情緒,例如在公開場合演講,遇到危險的事情等。但是當焦慮積累發展到一定程度,讓我們對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了過度的擔心憂慮,就會變成焦慮症。
疫情期間,我想大多數人的焦慮源來自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慌,收入的減少,家庭關係,孩子們在家的教育等等。對於這些我們普通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大可不必焦慮,做好眼前的事情,活在當下,三四月份平整自己的耕地,播撒希望的種子,八九月份自然會有收穫的種子。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少一些苛求,多一些自信和自我激勵,接受自己不夠完美的狀態。另外,建議大家多鍛鍊,學習,放鬆,調整自己的心態,善待自己和他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要讓焦慮阻礙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3 # freshgoods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後,我們開始相應國家及地方政府的號召蝸居家中。以往熱鬧的春節,家人歡聚一堂的景象,這個春節看不到了。疫情的訊息,滿屏的都是,牽動著億萬華人的心。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別亂跑成了所有人的口頭禪。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福州人民為了最大限度阻止病毒的感染與傳播,大家紛紛開啟了“宅家”模式,使得這個春節每個人的活動範圍只剩下臥室、客廳和陽臺。街道上已看不見人影,冷冷清清,商場關閉,公園關閉 甚至進出小區都不太容易。
從社群開始要求每天上報家庭所有成員的體溫情況以來,我們一家人每天測一次體溫。有一次我的體溫顯示37.4,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嚇得渾身直冒冷汗,趕緊回想這幾天有沒有發生可能感染的情況。從封城開始我就一直自我隔離在家,從未出門半步,如果說有可能也只是在3天前出門在小區門口的超市買過一次菜而已。但是也帶了兩層一次性醫用口罩,帶好一次性手套出門的,感染的機率非常低。
從那以後,我基本是體溫計不離手,隔1個小時左右就拿出來量一次,有時溫度是37.2,有時是37.3,有時是37。一般來說,早上起床時測量的體溫是基礎體溫比較低,下午13點——17點體溫最高,睡前體溫也比較低。我心裡面非常緊張,總覺得是不是自己感染了病毒,自己需要在房間裡面單獨隔離。在隔離了3天以後,大姨媽來了,再測量體溫就恢復到了36.8的狀態。在透過網路問診諮詢醫生後,醫生也說一般女性在生理期前幾天體溫會略有升高,比平時會升高0.5左右。
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有焦慮的狀態,偶有咳嗽、輕微發熱等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之前是否接觸過隱形的2B人群,所以總覺得渾身不舒服。
任何和病毒的鬥爭,同時也是人類人性掙扎的歷程。歷史一再證明,讓人們心力交瘁的不僅僅是應對病毒本身,而是在變化的情境面前如何自處。很多人覺得恐慌、焦慮來源於疫情的發展,其實並不全是。心理學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並非來自事情本身。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我們比以往容易接觸到更多的資訊,在我們難分辨真假的時候,就會有這種恐慌的情緒。自己當下的恐慌,其實是對未來的擔憂,準確來說,這種情緒叫"焦慮"。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不僅是在戰“疫”,更是在戰“心”。醫護人員戰鬥在一線,不是因為他們不怕死,而是他們有勇於擔當的責任心,有戰勝病毒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老百姓響應國家號召,不出門,“宅”在家裡,不給病毒可乘之機,是我們的責任心。同時我們宅在家中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多做運動、保證作息規律、多閱讀、給自己充充電,減輕自己的焦慮感,給自己和家人更多的正能量。相信我的政府和人民萬眾一心,早日打贏這場戰“疫”。
-
4 # 沒有翅膀的文子
疫情期間。但凡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的身體健康狀況關心的人,都會產生一定的焦慮甚至恐慌。
焦慮和恐慌程度的差別取決於:
我們是不是在疫情的重災區和已經有身邊的人感染了病毒,由於我們感同身受,那麼焦慮不安的感受會很強烈,甚至會感受到恐怖。
但是如果到目前為止,我們看起來和病毒還比較遙遠,然後當地的感染資料不多,而且隨著國家積極採取措施,治療和出院人員的逐步增多,最大限度的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那麼我們的焦慮和恐慌程度就很低,甚至隨著社會逐步的恢復秩序,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不再重視和輕視病毒了。
焦慮是隨著你周邊環境的影響,而讓你產生的一種思想和精神的壓力。也因為不同人群的或者積極或者悲觀的心態,而產生不同的感受。
這能讓我們用積極樂觀的精神面對未來的人生,也讓我們用悲憫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人類這個世界。
-
5 # 淺淺—心理老師
你好,我是淺淺心理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喜歡問答家庭教育和心理領悟的問題,疫情期間我也家裡宅,就寫了50多篇的心理疫情情緒調理的文章,感謝你給我的機會。
疫情帶來各種的與眾不同:春節不能走親訪友,春天不能外出旅遊,不能在外享受美味大餐......
我們可以做的是家裡宅,只能家裡宅,繼續家裡宅,享受一個史無前例的格外漫長的寒假。復工復產後,我們也是小心翼翼,帶著口罩上班,勤洗手多通風,少在外面溜達。
我們每天透過手機、電視等渠道瞭解疫情的進展。雖然生活很平靜,但每天刷著大量好的資訊和不好的資訊,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焦慮、緊張、擔憂、害怕等情緒交替進行,忐忑不安,喜怒哀懼,五味雜陳,一言難盡。
1.焦慮緊張是應激狀態下的正常情緒反應。面對這樣的壓力情境,我們的心理可能會在如下幾個方面出現變化:
(1)情緒上出現憤怒、煩躁、焦慮、麻木、內疚、無助、不知所措;
(2)思維上出現難以集中注意力、低自尊、自責、有一種被隔絕的感覺、健忘、混亂;
(3)生理上出現睡眠障礙、食慾減少或增加、藥物濫用;
(4)行為上出現吵鬧、危險行為、工作或學習上效率出現問題......
身處恐慌之中,有些人會失去基本的判斷力,情緒、思維、生理、行為等方面表現異常。
所以,你出現這樣的行為表現,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狀態,是應激狀態下的正常表現,不必擔憂與驚慌,尋求正確的方法進行排解即可。
名詞補充——應激:由危險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況的變化所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是決策心理活動中可能產生的一種心理因素。
2.焦慮情緒的緩解辦法
(1)找親朋好友傾訴內心的焦慮
真正的強者,要懂得表達脆弱。依偎家人邊,放下手中事,聊聊新冠肺炎,說說內心想法,把內心的擔憂與焦慮,把心理的恐懼與緊張,講給家人聽;或者拿起電話,與遠方的親人、朋友、老師說說心裡話,一吐為快。
(2)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轉移注意力
喜歡唱歌的人,也可以嘗試在家唱k,開啟電視或者手機,清唱一曲也不錯。
喜歡刷抖音的人,可以在家嘗試拍短影片,上傳抖音等平臺,讓自己感受學習的樂趣,成長的進步,讓自己感受生命的存在。
(3)適當運動感受生命的活力
多喝水,適當運動,嘗試很多居家的鍛鍊身體方式,比如帥手臂、在家慢走等方式。
或者戶外爬山,跑步等方式,讓自己動起來。生命在於運動,出汗排毒身體輕鬆。
(4)放鬆訓練舒緩情緒
今天就簡單地介紹肌肉漸進式放鬆:
找一個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從1數到9,慢慢握緊拳頭,隨著數字的增大,手掌用力也逐漸增大,直到你的手臂的肌肉也逐漸繃緊。
堅持半分鐘,感覺到手臂的緊張(要集中注意力,盡力去感受肌肉的緊張與放鬆)。
從9數到1,慢慢開始放鬆,隨著數字的減少,手臂用力也逐漸減弱,直到手掌完全鬆開。
然後甩甩手臂,活動一下手指。
盡你所能,多做幾遍。
今天的方法就介紹到這裡,還有轉移注意力、積極暗示等方法都可以,因人而異,只要讓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方式合理合法地表達情緒,調節情緒即可。
-
6 # 古怪的蒲葦
疫情期間,我覺得還好吧!沒有多焦慮!
可能是因為個人的心態比較好吧!而且本身比較喜歡宅家,畢竟寶寶還小,所以每天陪著寶寶看看電視,給他做做飯,時間也就過了,感覺時間過的還挺快的!要說的話,還挺愜意,因為過年的時候,媽媽回老家了,我跟寶爸一起照顧孩子,本來還擔心,如果媽媽不那麼早過來的話,那我一個人照顧孩子還挺吃力,正好寶爸不上班,跟我一天24小時的照顧孩子,我做飯,他洗碗,收拾衛生什麼的,之前我還抱怨他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陪我跟孩子。所以這段時間,確實還蠻難得的,一家三口整天都是在想吃點什麼,玩點什麼。
這些也是由於我本人花錢沒那麼厲害,平時工資一大部分都攢起來,沒有買大牌的護膚品,也沒有去追大牌的包包,只是平時家裡日常用品的開銷,女偶爾買些浪漫的小玩意兒,所以有些積蓄,就當是放假一樣的在家呆了幾個月!
所以這次的疫情,讓我更加明白,應該努力的去發展一些副業,讓自己跟家人生活的更加舒服,然後平時也要注意身體,早睡早起,做好理財!早日實現自由的人生!
-
7 # wsSunny芳姐
疫情窩家的我感到焦慮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
疫情起,沒有紅包沒有鞭炮沒有活動的春節,宅在家,莫名的焦慮情緒開始干擾我們的生活。超長的寒假,我們也高興不起來。延遲開學,家裡的神獸像脫韁的Mustang,讓我們常常感到煩躁不安。
老師們紛紛在Q群和微信群上宣傳防疫知識,上網課,為我們鼓勁,心理疏導,但我們仍然覺得自己“特別慘”“很煩惱”。這是很正常的。其實疫情下許多在一線戰鬥的人們及接受隔離觀察的人們,比我們更加緊張和焦慮,甚至強烈地感到孤立、缺少社會支援,面對疲勞和焦慮感覺無力。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呢?
建議保持進步情緒,豐富居家生活,避免“精神倦怠”和“情緒枯竭”,進行情緒宣洩,走出負面情緒陰影,化解焦慮煩躁情緒。
一、從小“我”到大“我”,緩解個人情緒。
關心祖國母親山水病毒侵襲,感受武漢告急,華夏齊心。感恩九州奮起,白衣逆行,八方支援,打贏戰役。用身邊的榜樣激勵自己,讓我們的愛心,捎去我們的溫暖,也溫暖我們自己。將自己的遭遇放到對社會的價值、自身行為對抗擊疫情的貢獻層面上來理解,進而得到情緒上的安慰,緩解由於社會角色衝突帶來的精神壓力。
二、豐富居家生活,挖掘內在驅動力
為儘快消除精神上的疲倦、懈怠、焦慮等負面情緒,我們可以努力豐富居家生活,挖掘內在驅動力:
1.和孩子制定宅家學習計劃。每天陪孩子學習或閱讀20鍾。幫助孩子找到上網課的途徑,鼓勵孩子戰勝懶惰,經常讓孩子說:“我行動,我收穫!”“我也是戰疫小英雄!”,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長孩子的同時,成長自己。
2.享受天倫之樂,降低生活壓力對情緒的干擾。和孩子做做家務、美食、畫戰疫手抄報、唱戰疫歌曲,增進親子關係。
3.正視自己的情緒反應,悅納自己,透過居家運動等方式進行宣洩。
三、鼓舞自己,增強信念,用美好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激發精神力量
1.回顧一段讓你感到幸福的生活經歷,幫助你消除疲勞倦怠,重新振作精神。
2.做做自己以前想做,卻一直沒時間做的事,帶來額外的精神動力,對抗疲勞和倦怠。如居家看一部好看的電影,追一部喜歡的電視劇,養一盆美麗的花。
綜上所述,適當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我們調動自己內心的資源,積極地面對工作和生活。
-
8 # 安姆媽媽
不焦慮。因為在海外日常生活本來就很枯燥,沒有國內高鐵地鐵的發達公共交通,沒有國內那麼多美味可口的飯店餐館,更沒有國內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因為晚上不安全。早出早回的生活的生活模式,更多的是呆在家裡跟家人相處的時間。
-
9 # KamiSama
沒有,我還學到的生活感悟!
1.對大自然保持一份敬畏和尊重,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這次肺炎,既是無知愚昧者引起的人禍,更是大自然的報復,像很多病毒可能比人類更早就存在這個地球 了,如果我們不去招惹它,根本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了, 人類偏偏自己作死,非要去吃這些生得面目猙獰的野味,結果咎由自取,發生了一場全球性肺炎,給多少 人帶來生命威脅和經濟損失。 很多動物跟我們人類一樣,原本也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如果你保護不了,至少也不要輕易去傷害它們, 對自然保持一份敬畏和尊重,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2.平時應做好儲蓄計劃,以備不時之需 肺炎發生後,很多上班族只能延遲開工,除了少部分人帶薪休假,大部分人不開工就沒有收入,實體創業 更是直接關門了,加上這段時間都在買天價口罩,大量囤米囤糧食, 如果手頭沒有一點存款,根本不知道如何挺過這關,而這次肺炎來勢洶洶,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 除,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正常營業正常上班。 平時沒事時一定要做好儲蓄計劃,不要把存錢當成一種過時的行為,其實,存錢才是生活最大的保障和底 氣,尤其是意外發生時,你可以坦然從容地面對困難,而不是每天為了錢焦慮得食不知味。
3.永遠把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平時拼命熬夜和胡吃海喝,做了無數傷害身體的行為,但這個年,我們變得特別怕死,出門乖乖戴口罩, 任何上火的東西都不敢隨便吃了,有一點小感冒馬上看醫生,飯前認真洗手, 死神離我們如此接近,使得我們不敢再隨意虧待和消耗健康,沒有了健康和生命,一切終究失去意義和價 值。2020年的開頭,我們不禁感嘆,活著真好。
4.在這個多變的時代生存,做好B計劃永遠不為過 肺炎席捲全球,科比墜機,2020年可以重啟嗎?生命如此無常,時代如此多變的情況下,做好B計劃怎麼 也不為過!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因此,無論你現在是否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否有高額的收入,都要保持一份警覺和危機感,也許明天一 覺醒來,你就可能面臨在家待業的狀態,也可能因為一次全球性的意外失去一切收入,這時候,是否有其 他收入來源就變得格外重要。 疫情期間,記得多瞭解新事物,多學習一些技能傍身,跟進時代的步伐,不要太依靠勞動性收入,要打造 自己的資產收入,這樣,就算你哪天不能工作了,也不用擔心吃不起飯。
回覆列表
本人並沒有焦慮。首先是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的時間還是很快的,有利的管控措施,加上大多數人的自覺配合,我們國家的戰役已經取得間斷性勝利。目前我們的大局是可放可控的局面。另外要合理安排居家生活,在天氣好的時候應該戴上口罩多做室外運動,走步健身。居家時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工作,工作之餘多讀一些書,或者聽書也可以。當然,還有就是調劑好日常飲食,可以嘗試一些自己以前沒功夫做的料理。當你把居家生活安排的比較充實的時候,你就不會焦慮了。國際搶的疫情我們國家也有有利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