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中國的“風水說”,源遠流長。最早,大約要追溯到先秦。

    “風水”,和兩個“理論”有關——一是中國古代關於“氣”的哲學觀念;二是中國古代關於居所的建築觀念。這個“居所”,既包括活著的人居住的房屋,也包括逝去的人的“居所”——墓葬。

    為何古代會產生“風水說”,應該說,是帶有中國文化風格的哲學探索。

    最晚在西周,“氣”已經被用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周宣王和周幽王時期的伯陽父,《史記.周本紀》為伯陽甫,就以“氣”的“陰陽失序”來解釋地震,並推斷西周即將滅亡。

    戰國時代,“氣”更是成為一個常被使用的哲學概念。

    《管子》說:“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

    《孟子》曰:“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孟子認為,“氣”充滿體內,與“意志”既相區別又互為作用。他還主張要養“浩然之氣”,這是一種體現道德正能量的精神狀態。

    莊子,是講“氣”的高手,自然之氣、內在之氣他都論述得洋洋灑灑。

    荀子也講氣,不細贅述。

    漢代王充,對“氣”從哲學上作了深刻闡述。他在《論衡》中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

    唐代柳宗元,宋代的張載、程額、程頤,朱熹,以及明末的王夫之等,都是對漢以前“氣”之學說的繼承和發展。不遑多論。

    概括地說,漢以前的哲學觀念認為,“氣”分陰陽,與宇宙變化有關;與人的生命、意志及健康有關;還主“禍福吉凶”。

    這種觀念,是古代“風水說”的理論基石之一。

    中國考古界,已經發現了眾多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遺址。

    從這些遺址可以看出,距今70萬年以降的古人類居住地,有著共同的特點,即背風,一般背後是山;朝南,便於曬到溫暖的太陽;前面開闊平坦,易於活動出行方便;近水,可以解決飲水用水問題。

    考古界和學術界,將古人類選擇居住地的要素,歸結為“包、圍、拱、繞”四個字。這裡面,也包含了防衛敵人和野獸襲擊的因素。

    從發現的距今約4000年的石峁遺址和陶寺遺址的建築看,同樣符合上述的這些條件。

    可以說,中國大地上的古人類,包括現代人的先祖,是在生存實踐中,逐漸形成這種選擇居住地和建造居住區域特點的。

    這種對居住地選擇的條件和建造居住場所的考慮因素,亦成為“風水說”不可缺少的要素。

    前面這兩條加在一起,就構成了古代“風水說”的核心。

    王力先生說:“所謂風水,也就是對於居住環境的考察,其核心評價標準就是這個環境能否‘聚氣’。”

    當然,這個“居住環境”,不僅包括活人的,還包括逝者的。

    據稱,最早把“風水說”理論化的,是漢代的青烏子,他著有《葬經》一書——關於墓葬選址有一套“風水”理論。

    漢代,還有管輅、郭璞,也被稱為“風水大師”。

    郭璞著有《葬書》。一說《葬經》為郭璞所著。

    但無論如何,流傳到後世的郭璞的此類著作,已被人改得面目全非,有不少內容是後人加進去的。

    不過,郭璞的主旨思想還在,這就是氣“遇風則散”,“界水則止”。

    因此,最理想的“風水”狀態,依然是建築須坐北朝南;背後應當有山;南面,不遠處當有“正弓”,即向自己兩側收攏的水系。另外,建築應處於小山包和樹木掩映之下;前面開闊平坦,等等。

    這樣,既有背後之山擋住“散氣”之風,也就是冷風;面前有水,沒有缺水之虞,又無水患還防火災;出入方便,便於勞作……。這是完全符合“包、圍、拱、繞”要求的。

    郭璞之後,影響最大的,是唐代僖宗朝國師楊筠松,著有《疑龍經》《撼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被稱為“楊救貧”。

    至此,中國的“風水說”,形成了一整套關於環境吉凶意識的解釋體系。

    核心思想是,如果生者居所或逝者墳墓位於不當之處,多種災害將禍及居者與逝者的子孫;相反,吉地則帶來祿壽與福祉。地勢可以制約自然之氣,根據地勢,調節和選擇位置,可獲得所向往的和諧。

    “風水說”認為,山嶽形態、水流方向,最為重要;建築的高度與形態、道路和橋樑的方向,也是不可忽略因素。

    此外,看不見的氣的力量和性質,時時為天體的位置所左右,所以從當地觀察的天體方位也必須考慮在內。

    位置極其重要,對於不吉的位置,可透過挖穴、堆丘或其他方法加以變化,從而改善風水。

    學者們認為,“風水說”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哲學的具體體現,由於受到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在技術與解釋層次上迷信與科學的成分混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醫緣?為什麼存在醫緣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