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裡予子
-
2 # 歷史沉澱的理性
漢文帝定格自己為平凡之人,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省刑除苛,去絕時弊,施行德政;他堅持以農為本,勸課農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開創了文景之治,奠定了西漢王朝穩定發展的基石。
一般的封建帝王即位伊始,尚能有所顧忌,循規蹈矩,時間一長就會犯帝王通病,貪得無厭,不擇手段聚斂財富,大肆笑納臣子貢獻的奇珍異寶,沉湎於奢侈糜爛生活之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貪官汙吏更是對百姓敲骨吸髓,殘酷壓榨,豪吃海喝民脂民膏,終至義軍紛起,推翻腐朽政權。漢文帝不搞個人崇拜、個人迷信,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清醒的帝王。漢文帝十四年春天,他聽說在祭祀活動中,祠官都為他祈告幸福,他下詔說:“我聽說祠官在祭祀的禱告中,舍天下百姓而都為我一人祝福,我對此很感慚愧。以朕之不德,獨享神靈賜給的福,而百姓不能分享一點,這加重了我的不德。從今以後,祠官在祭祀的祈禱時,不要為再為我個人祈福。”在封建專制體制下,漢文帝能夠慎獨、慎微、慎好,嚴格自律,善始善終,是難能可貴的。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把“政”與“正”劃等號,道出了為政之要。“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當權者向善,百姓自然也會向善。為官者的品德就好像風,老百姓好像草,風吹在草上,草必定會隨著風而倒。孔子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上層的風氣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強烈導向作用。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說:“風俗自下而上,風氣自上而下。”絕非胡適所言:“一切壞的風氣都始於下層人民,如小腳起於舞女,鴉片起於遊民,一切賭博皆出於民間。”可見,漢文帝深諳為政之道。
-
3 # 隨遇而安度餘生
“文景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盛世”景象,漢文帝就是盛世的發起者。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公元前179年即位。首先,他廢除秦漢以來的一些酷刑,改革刑法。漢代時,肉刑往往要往人臉上刺字,割掉鼻子或砍去四肢,極端殘酷。“緹縈救父”這件事,促使文帝廢除了這種酷刑。
漢文帝在位期間,非常節儉。皇帝的宮室、花園、車馬、服飾都沿用前朝的,就連妃子長衣拖地,文帝都下令將它截短。文帝還要求從儉辦喪事,陪葬物不能用金屬器具,修建陵墓要儘量少佔土地。漢文帝非常注重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減輕賦稅徭役、讓士兵復員耕田。他為了鼓勵官吏與百姓重視農業生產,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區耕種田地。
漢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社會秩序日趨安定,漢王室開始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歷史時期。
-
4 # 娛樂問答
但凡略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是個流氓,然而卻是流氓中的英雄。說他是流氓,只是指他的出身,他的教養,並不是指他的資質。一個領袖人物必須具備的素質他都有,根本不用別人教,況且也教不了。(漢高祖劉邦)
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且看漢文帝劉恆!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
(漢文帝劉恆)
說到劉恆的出身,有種豪門言情電視劇的既視感,雖不如正室的高貴出身,但卻最終執掌豪門,建不世之功,一統大業!
不如正室的高貴出身: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母親薄姬在秦末原為魏王魏豹妾。楚漢戰爭初期,魏豹附漢而又叛漢,乃為漢將韓信、曹參敗俘,後被漢將周苛所殺。因此薄姬也成了俘虜,不久被送入織室織布。後劉邦見她有些姿色,就納入後宮。
這劉邦有意思,雖將美人薄姬納入後宮,卻不從寵幸,可能後宮佳麗太多吧!某次,劉邦坐在河南宮內成皋臺上,管夫人和趙子兒兩位美人相伴,她們在一起談笑當年與薄姬的約定。漢高祖聽到後,問她們笑什麼,兩人將實情全部告訴了漢高祖,這才偶然想起還有位玉美人長守後宮!
劉邦內心感到傷感,憐憫薄姬,當天就把薄姬召來並與她同房。薄姬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漢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在河南宮內成皋臺生下兒子劉恆。自薄姬生下兒子劉恆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劉邦。
執掌豪門大業:
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建不世之功:
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劉恆為代王時有位王后,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恆稱皇帝后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餘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劉恆登基後三月後(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后。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
漢文帝在位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採取以德服人的態度。道德方面,漢文帝亦曾經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藥,深具孝心。後元七年六月己亥,漢文帝崩於長安未央宮,後葬於霸陵。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所以,其廟號太宗,諡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總結:以德服人,和順而治,勤儉孝順!
可以看出漢文帝劉恆故然是古代傑出的帝王!
-
5 # 讀史坊
是。首先,漢文帝期間進行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這對於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和國家來說都是必須的。中國歷史從戰國時期開始,到秦始皇短暫的統一,又從秦二世而亡到秦末戰爭紛起,再到西漢初期,這一大段長長的時間,社會基本上是在亂世中,人民生活在戰亂的水深火熱中。長期的戰亂,使得人們對安定的生活充滿了渴望。西漢結束了戰亂後,本來可以休養生息,但劉邦的去世,使得朝政出現短暫的混亂。呂雉去世後,劉邦的舊臣擁立代王劉恆當了皇帝,就是漢文帝。漢文帝根據社會和民生的需要,繼續劉邦的休養生息政策,從這一點上來說,漢文帝就是一個傑出的帝王,能以社會和民生為基礎進行政策的制定。
其次,漢文帝還以一個孝子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故事就發生在漢文帝身上。他對母親薄太后至親至孝,母親臥病在床三年,漢文帝衣不解帶地侍奉了三年。母親每次喝藥前,漢文帝都親自嘗一嘗,覺得不燙了才遞給母親。
再次,漢文帝提倡節儉。他要求官員不得以任何形式擾民,他自己也做到不擾民。宮殿舊了不休,上林苑小了不擴建,就連龍袍,也都是補丁打補丁。穿打補丁龍袍的皇帝,除了漢文帝,估計歷史上再沒有第二個了。
最後,漢文帝廢除了肉刑。太倉令淳于意被人誣陷,按規定要受肉刑。淳于意的女兒緹縈上書漢文帝,為父鳴冤。漢文帝被小姑娘的精神感動,同時也覺得肉刑不但使人痛苦不堪,還是不道德的,於是,一道命令就廢除了。
從這幾點來說,漢文帝算得上傑出的皇帝。
-
6 # 惠水濟善
是滴,
如果從人性上解讀,是最偉大的。
二十四孝裡有我漢文帝,。
珍惜民力,愛護百姓,有我大漢文帝。
承上啟下,安穩開啟漢帝國的繁華盛世,有我漢文帝。
性情溫和,愛護諸侯,主張溫和不刺激削蕃。有我大漢文帝。
開啟文景之治,歷史上第一個被承認滴盛世。
等等
-
7 # 一個人的歷史
漢文帝劉恆,以德政治天下,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這位皇帝不同於劉邦和呂后,他的特點和能力集中在治理國家上,對內行仁政撫卹百姓,對外抗擊匈奴固國根本。
在位二十三年,得到群臣和百姓的愛戴這是不多見的,往往很多君主讓群臣滿意了,百姓說是昏君,讓百姓滿意了被說成是暴君,而真正能做到賢君的人屈指可數,在我看來,這已經是對古代君主的最高評價了。
一、罪己寬人、直言己過這裡文帝採用的是仁政,開篇就提到了文帝廢除了秦代總是把災禍的原因歸結於臣子的身上,這是很不合理的,凡事問題往往出在源頭即決策者身上,而皇帝就是最大的決策者。百官的失職責任在我,而不在百官,因此就不要設立專門的官員去說百官失職的事情了。
皇帝的罪己詔有不少,但多是敷衍或出於某種政治目的,真正說的如此坦誠直接的非文帝莫屬。百官不過是執行皇帝的命令,皇帝自己才是唯一的決策者,這點大家都清楚,只不過文帝是第一個敢說出來的人吧。
二、廢除肉刑、勸惡向善文帝時,齊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其女緹縈上書文帝,願為官婢以贖父刑,文帝憐之,於是下詔廢除肉刑。 文帝認為人犯了錯誤受到懲罰不是目的,而是讓其棄惡從善,但肉刑會給人帶來終身的創傷,很多人因此自暴自棄放棄了向善的機會。皇帝是為人民服務的,怎麼能看著百姓痛苦不堪而不改變自己做法呢。
三、內修國本、外抵匈奴文帝認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是社會的基石,為了保證農業的發展就要給農民減負,免除了田之租稅。文帝根據國家的現狀即需要大力發現生產力,促進經濟復甦,目前尚不具備主動打擊匈奴的能力,採取了不主動出擊積極防禦的對策。
為了鼓舞士氣,擬御駕親征體現國家的勇氣,儘管為皇太后所阻,但是極大的呼籲了士氣,樹立了信心,扭轉了高祖劉邦和呂雉時期對匈奴的被動局面。同時鑑於匈奴的強大,文帝也採取了和親政策,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外部環境的穩定,為日後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全面進攻奠定了基礎。
四、知錯能改、不飾己過知錯能改不偏聽偏信,文帝在位期間,趙地人新垣平以望氣之術進見皇帝,趁機勸說皇帝在渭陽修建五帝廟,並說要想發現周朝的傳國寶鼎,應當有玉石的精華出現。後來發現了一塊玉石,不過很快被發現是個騙局,文帝並沒有掩蓋自己的過失,立即處死了這個騙子。
五、體恤百姓,勤儉愛民在發生蝗蟲災害時,縮減諸侯的官吏的開銷,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並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從自己做起。在位期間沒有增加自己的車馬也沒有為自己修建宮殿,生活用具極盡簡樸,不用金銀器皿只用瓦具,穿著粗布衣服,皇帝都這麼簡樸和律己,群臣自然上行下效,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榜樣的力量。
六、以德服人,恩威天下孝文帝劉恆事母至孝,母親生病他親自照料,熬藥服藥事必躬親,成為孝子典範。對於刑法,文帝認為關鍵是教化人心,刑法只在其次,這裡繼續奉迎了黃老之術,力求達到無為而治讓國家休養生息的目的。廢除肉刑,強調回頭是岸給人機會改正錯誤在古代帝王裡是很少見的做法。
對於出現了腐敗情況的官吏,文帝的做法也很特別,這裡我想到了一個詞“高薪養廉”。他沒有懲罰這些人,反而贈金,並說是自己皇帝做的不好才導致了大家這麼貧窮,令其自慚形穢改過自新。我想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從思想上改造,從行動上引領,樹正氣造環境,為太平盛世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七、遺詔高德,後世典範文帝的遺詔中體現了一位賢君的人性光輝,在我看來不亞於出師表帶給我的震撼。他強調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就算是天子也不會例外,所以沒有什麼可悲傷的,因為自己的死而鋪張浪費也是沒有必要的,而且自己在位多年並沒有給百姓帶來福祉,更沒有奢靡的理由,自己能保持國家的穩定和太平很大程度上是先祖創業之功,是群臣用力之故,自己只不過做了一些皇帝本來就該做的事情而已。
對自己時候的葬禮儀式等都做了明確的安排,一個原則就是儘量簡單不要勞民傷財。百姓沒有賦稅之累,沒有徭役之苦,沒有天災之害,沒有人禍之危,我想這就是賢君的特徵。
-
8 # 生說
漢文帝在歷史上有著不錯的聲譽,是一位傑出的帝王,他是文景之治的開創者,為西漢王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礎。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受封代王,是邊緣化的皇子,但也因與世無爭,在劉邦死後,呂后專政的混亂朝局下得以安然無恙。
呂后死後,陳平,周勃等功臣宿將剷除諸呂,功臣們為了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利益,選擇了劉恆來當皇帝,此時的代王劉恆顯得很平靜,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才到長安即位。即位後,他也迅速擺脫成為功臣們傀儡的命運,主導國政。
漢文帝以仁厚著稱,當政二十幾年,繼續實行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使經濟得以恢復,百姓安居樂業。漢文帝有治理代地的經驗,能夠體察民間疾苦,治理國家政策得當,加上能夠平衡各方勢力,使朝政平穩,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因此,也開創了文景之治。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保持朝政平穩,實施清明的政策,不瞎折騰,民心思治,盛世就會到來。但能夠有這個覺悟,並踐行的皇帝,古往今來,鳳毛麟角。
後世將他與宋仁宗,明孝宗並稱,讚譽有加,也是對這位傑出帝王的評價。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漢文帝肯定是古代傑出的帝王。謹慎處事,寬厚待人,不驕不躁,為人節儉,守孝道,勵精圖治!可以說一切的好的詞彙往他身上放都不足為過!但是除開一個詞彙他沒做到,那就是“文武雙全”他做不到,由於時局所限他必須對各路封王採取忍讓態度,可是他的過度的忍讓直接為景帝時期埋下了“吳楚七國之亂”的禍根。但是不得不承認,文帝的文治是有效的,不僅僅讓經濟繁榮和景帝共創了文景之治,更是為漢武帝打敗匈奴,並進行全國上的真正統一,埋下了經濟社會和文化基礎!我想,我們的評價不足為重那就來看看歷史上的評價吧!
司馬遷:“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
賈捐之:“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
許嘉:“孝文皇帝除誹謗,去肉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宜為帝者太宗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