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頂洞之人
-
2 # 川渝江湖1
中國是美食文化,大都喜歡吃東坡肘子,吃了的口軟,都說蘇東坡好。再說蘇東坡喜歡抹灰,大家首推東坡為抺灰先人燒火佬。名人都能抺灰,俺抹抺灰也沒什麼大不了。
-
3 # 孝文雲月
這位道友說的話太過絕對了吧。你說人人都愛蘇東坡。可是過猶不及,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就說我噠,我就不喜歡蘇東坡。我倒是喜歡東坡肉!
其實蘇東坡是因為大文豪,有人喜歡他的作品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說人人都喜歡這個就有一點過猶不及了。畢竟人的喜好還是各有不同的。
-
4 # 老廣194178960
說蘇東是中華五千年第一大才應該沒人對。就這樣一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人物卻很接地氣。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不裝逼。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李白的仙氣,又能看到杜甫的人氣。他雖然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是,本人又是個美食家,既超脫又真實。不論處在怎樣的環境都能活的精彩紛呈。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又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幽默。沒人比他更豐富。他似乎窮盡了生命的可能性,窮盡了中國文化的可能性。他抵達了生存的廣度與深度的極限
-
5 # 山城木子1
蘇東坡是我最崇拜的古代名人之一。從古到今追捧的粉絲無數,並且經久不衰。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藝術全才,傲視古今。文,詩,詞,書法,繪畫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能和古今頂尖高手並列。人們羨慕其才華。二,為官清廉,為民辦事。在他為官幾十年的經歷中,清正廉明,不牟私利。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辦大事。如在杭州任上修復西湖,打水井,解決杭州西湖萎縮消失,和市民飲水問題。在徐州任上親上第一線抗水災,保障全城人員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三,精神曠達,和藹可親。得意時不扯高氣揚,失意時不怨天憂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俱有孺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華,既能以天下為己任,為國為民,又能獨善其身。上可通玉皇大帝,下可交下里巴人,能上能下,亦官亦民,三教九流無不包容。
-
6 # 印記時代
古往今來,能夠得到世人厚愛的文人不多,而蘇東坡算是一個特例。
蘇東坡,一個在歷史的長河中閃光的名字,千百年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是大文豪,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當然,他還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和旅行者。
話說由他發明創造的美食可真不少呢——“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等等。
他每去一地,必定會寫遊記分享給大家。很多蠻荒之地因為有了蘇公一遊而名揚天下。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蘇東坡一生輾轉遷徙十餘處,最遠到達荒蕪的南海,但不論時間的長短,也不論為官還是謫居,凡足跡所到之處,必定造福一方百姓,在當地留下優秀政績和道德文章。他的才華、他的智慧、他的膽識,卻無時無刻不在放射出耀眼的光輝。不管環境多麼惡劣,他都能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且創作能力不斷地提升。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恐怕早就抑鬱而終了。
嘉祐六年(1061),蘇軾被派到鳳翔府(今陝西鳳翔)任職。十一月,兄弟二人在鄭州分手。蘇轍作《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蘇軾途中重經澠池,當年寺中的奉閒和尚已經去世,寺已改建新塔,五年前所題的壁上詩已拆毀無存。蘇軾懷舊作《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以和蘇轍所作的《懷澠池寄子瞻兄》。詩曰: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尤其是當你一個人背井離鄉在外漂泊時,讀起此詩,你會有很強的共鳴感。有時候當我讀到最後一句都會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
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尤其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最為著名,以至於成為杭州西湖的廣告語。有這位大文豪的代言,西湖不出名才怪呢。
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蘇東坡被調到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上任之初寫下《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可見蘇東坡的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熙寧十年(1077),蘇東坡調任徐州知州不久就碰上黃河大堤決口,淹沒四十五個州縣,“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一時間全城百姓惶恐萬狀。就在這危急關頭,蘇東坡挺身而出,喊出了“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的決心。他積極組織軍民築堤搶險,東坡布衣草履,結廬城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十月初五,黃河回到舊水道,被洪水包圍了45天的徐州終得解脫,百姓歡聲雷動。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遊覽赤壁大戰古戰場,回去後寫了一篇遊記《念奴嬌·赤壁懷古》,奠定了豪放派詞人開山鼻祖的地位。
被貶黃州第三個春天,東坡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在《定風波》一詞中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見心態之超然。
被貶黃州第三個寒食節,蘇東坡的心情惆悵孤獨到了極點。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揮毫寫下《黃州寒食詩帖》,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黃州寒食詩帖》
由於貶職,薪俸大減,加之拖家帶口,生活十分拮据。以前為官可以吃羊肉,現在只能吃豬肉了,甚至要自己做飯。蘇東坡居然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廚藝——他寫了一首《豬肉頌》:“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東坡肉”的做法。
東坡肉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隨後寫了一篇遊記《題西林壁》,此詩流傳至今。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此行程中,他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又寫了一篇遊記《石鐘山記》。其中有一句廣為傳誦:“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說實話,能在人生的逆境中將遊記都寫得如超凡脫俗而富有哲理的,我只服蘇東坡。
蘇東坡在被貶惠州時也不忘創造美食。惠州雖是偏遠蠻荒之地,各種野菜卻遍地都是,尤其梅菜多。他發現醃製後的梅菜蒸肉肥而不膩,肉香味美,又創造出一道“梅菜扣肉”來。到了夏天,他尤其愛吃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生活有滋有味。他可是第一個給荔枝做宣傳的免費代言人吧?
在被貶海南時,有一次蘇東坡得蠔。他將蠔肉浸入漿水,添酒燉煮。又取個頭大的蠔肉,在火上烤食。隨後寫題為《食蠔》的短文,讚不絕口:“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告誡兒子蘇過一定保密:“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可見蘇軾的幽默與淡然。
他在險惡貶謫之地與民同甘共苦,“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正是他的人生態度。這樣有擔當、有才華、有魅力的文人,又怎能不受到民眾的厚愛呢?
也許正是多年的貶謫生涯才成就了蘇東坡,讓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美食、旅遊方面成為集大成者的大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7 # 歷史有妖氣
首先,對問題表示讚賞,中國古代文學造詣尤高的詩詞散文大家的確數不勝數,但當今百姓們津津樂道得最多的常常是北宋大學士蘇軾蘇東坡。顯然,大眾對蘇軾的喜愛,源於文學,卻不止於文學。
為什麼蘇東坡格外被追捧?容我從幾個方面的原因述說一下。
第一, 作為文人,其筆下的作品所煥發的本真魅力。詞“身為”宋代文學的“標籤”,論宋人自然不能不提詞。詞在唐代即有雛形,原為宴樂,和器而歌,發展到晚唐五代時,由溫庭筠、李煜等為代表的綺麗靡豔的婉約詞盛行一時,這樣的狀況,一直到蘇軾的出現。古代著名評論家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言蘇詞“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自此,豪放派橫空出世,一掃穠豔旖旎的詞壇風氣。當代大眾講究“高大上”,“大”即是“大氣”,蘇詞的大氣自然吻合了時下讀者的心頭喜好,又怎會不被大眾格外追捧呢?
第二, 作為“公務員”,其為人行事所彰顯的獨特魅力。蘇軾的仕途軌跡,與多數古代文士並無二致。如果將他的“官運”畫成直線圖,並僅用一個詞來概括,我想那便是“大起大落”。尤其是曾震驚內外的“烏臺詩案”,可謂是毀滅性打擊。為何仍舊倍受百姓愛戴呢?如蘇軾眼見杭州饑荒,餓殍無數,竟自請朝廷減少自己三分之一的口糧以多扶助災民;如開創性地在通江之河與通湖之河間建造堰閘,從而避免了洪水肆虐民市;又如現在我們可以遊覽到的“蘇堤”等等。得民心者得天下。凡民心所向,莫不如此。
第三, 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的“講究人”,其生活細節所帶來的煙火魅力。蘇軾其人,愛玩愛笑愛生活,這一點,不管是從他“發明自來水”,還是“自制東坡肉”,或是閒散自在地烹茶書畫,皆可看出。對朋友也是和現在的“東北爺們兒”“北京老炮兒”等地域的男人一樣,“不損不相愛”。給“政敵”司馬光取外號“司馬牛”;寫“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張先一把年紀娶了小姑娘,便寫詩“一樹梨花壓海棠”去“取笑”一番;看見和尚哥們兒,張口吟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氣得和尚把題著蘇詩的扇子扔進河裡,回一句下聯“水流東坡詩(屍)”。如此的蘇軾,怎能叫如今的我們不喜愛呢?
第四, 作為一個心胸寬廣、樂觀向上的內心強大者,其不畏困境、豁達瀟灑的心態所體現出的人格魅力。中華優秀詩詞源遠流長、滔滔不盡,蘇軾的詩文憑何能夠綻放別樣的光芒千年不輟?憑他豁然樂觀的生活態度,能夠引人向上,能夠令人讀之從自身的困頓中釋然出來,能夠“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的性情與精神,不正好可以作為蒼茫都市裡為萬千“房奴”“孩奴”洗滌心志的一盞指路明燈嗎?
世間文豪千萬者,史上只一蘇東坡。
-
8 # 書院de天下行走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題西林壁》《蝶戀花·春景》《前後赤壁賦》《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春宵》《洗兒》……可惜了,都已成千古絕唱,不知道再過千年還會不會出現能到同等水平的詩詞歌賦
-
9 # 雲卷飛山
中國文豪很多,卻只有一個蘇東坡。作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僅能作,還博學,正牌翰林大學士,卻又不是老氣橫秋的老學究。書、畫一流,詩、詞超一流,是北宋中期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其文恣肆縱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獨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屬北南兩宋豪放派代表,史稱‘’蘇辛‘’;他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法為‘’宋四家‘’之一;亦工畫,尤擅墨竹、枯木、怪石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傳世。蘇東坡堪稱文學全才,但最大成就,還在他詞開豪放一派,一曲《大江東去》,古往今來各色人等無不為之傾倒!豪放之餘,卻不乏脈脈柔情,一嘆《十年生死兩茫茫》,婉約悲情,令無數痴男怨女不禁噓噓;而一問《明月幾時有》?又唱盡了人間所有悲歡離合!
而且蘇東坡人格高尚,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好美食,創造了很多精飲美食,有‘’東坡肉‘’美食傳世。好品茗,亦好流連山林。
蘇東坡一生命途多舛,既有風光無限的得意,更有坎坷謫貶的冏途,然初心不改,奮發向上,無愧為偉大的人生。人們愛他敬他,併為他在心中豎起一座座豐碑。
-
10 # 三水三心
提問者水平甚高,佩服!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為世人格外追捧,我認為,“追捧”一次是不合適的,應該用“推崇”一詞,方能顯示出對蘇軾的態度。
但順著這個邏輯,我們結合蘇軾的一生經歷及各方面的成就來看,我以為,蘇軾受人格外推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人生態度:為人豁達,胸襟廣闊
很多人一說起蘇軾,就會說他是什麼大文豪,是“三蘇”之中最有成就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等等,但我以為,蘇軾最為人稱道的是,應該是他的胸襟。
蘇軾少年得志,年方弱冠,即名動京師,但仕途不順,屢遭打擊,特別是“烏臺詩案”,更是讓他進入人生的低谷,他的最大落差是從湖州知州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從正廳級被貶為副科級,也就是今天所謂的“斷崖式”。但他屢遭貶謫,心情不變,豁達依然,遊山玩水,飲酒賞月,填詞賦詩,揮毫潑墨,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為曠達之士。如在《記承天寺夜遊》中,他自比“閒人”,“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又發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特別是在《定風波》中,一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和“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寫盡豁達。
今天的我們,總希望一生風平浪盡,可誰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又有幾人能像東坡一樣,淡看風雲?
試想,他的詩詞文以及書法、繪畫,又有幾人能學到?倒是對人生的態度,可以如雞湯一般,浸入人的心靈。所以,我以為,其豁達的人生態度、曠達的胸襟,是備受推崇的第一個原因。
二、與人交往:重情重義,幽默風趣
蘇軾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試舉兩例以說明之,意識與兄弟蘇轍,二是對待亡妻王弗。蘇軾一生與其弟蘇轍,情同手足,多有詩詞唱和。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寫給弟弟蘇轍的,每每想起二人進京趕考的時候,兩人寫了許多的詩詞寄託兄弟之間的思念。
在《絕命詩兩首寄子由》中又說:“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世未了因。”1097年,蘇軾被貶謫於海南儋州,蘇轍被貶謫於廣東雷州,兄弟二人相遇於廣西藤州。蘇軾作詩云:“勸我師淵明,力薄且為己。微痾坐杯酌,止酒則瘳矣。”這是蘇氏兄弟的最後一次面別。其後直至子瞻病卒於常州,他們再無緣相見。另據宋人筆記所載,蘇軾病逝後,“二蘇兩房大小近百餘口聚居。”
可以說,蘇軾的重情重義,在與蘇轍的關係中可見一斑,以至於有人說,“古來兄弟相親相愛相知相念之樂,未見有過二蘇者”。
而蘇軾對其妻王弗的感情,情真意切,至今讀來,讓人垂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可以說,對待妻子的態度,文學史上,只有兩段佳話,一是蘇軾與王弗,一是陸游與唐婉,千年絕響,一直唱到今天。
蘇軾做人,也非常有趣,不像一般的學究,板著一副臉孔說教。他與佛印之間的交往,就非常有趣,留下了許多的文壇掌故,有的讓人忍俊不禁。如蘇軾笑佛印“狗啃河上骨”,佛印回“驢吃東坡草”(也有的是東坡問“禿驢安在”,佛印答“東坡吃草”)。東坡與其妹蘇小妹(秦少游之妻)之間,經常相互開玩笑,妹妹笑他臉長,說“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 東坡笑妹妹額高,反唇相譏: “蓮步未離香格下,額頭已到畫堂前。”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說明蘇軾是一個很風趣的男人,用今天的話說,他是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和他在一起,不會覺得無聊。
再加上蘇軾還是一個典型的“吃貨”,一生髮明瞭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想一想就會讓人掉口水的“東坡肘子”、“東坡肉”,都是蘇東坡的得意之作,放到今天,起碼也是國家級的烹飪大師!
你說,這樣重情重義又有生活情趣的人,不受人推崇,天理何在??
三、文化成就:詩詞文俱佳,書、畫一絕
但蘇軾不僅有上述兩點,他的詩詞文俱佳,書法、繪畫都堪稱一絕:
從詞的角度而言,他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沒有蘇軾的開創,詞就不能成為一種與詩並列的文學體裁。
他是豪放派詞作的開山祖師,又能創作出纏綿悱惻的婉約詞,同一個詞牌,豪放與婉約,都被他發揮到了極致。《江城子·密州出獵》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還有影響千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從詩的角度而言,蘇軾將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如“前後赤壁賦”,《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飲湖上初晴後雨》等等,題材廣泛,既有宋詩的理性,又有唐詩的藝術性。
從文的角度而言,他上承韓柳古文之道,推崇文理兼備,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蘇軾特別擅長寫議論文,如《賈誼論》、《留侯論》、《平王論》等等,形式活潑,議論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邏輯說服力。
除此之外,蘇軾還是左右成就的書法家和畫家,他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今天一個著名的成語“胸有成竹”即來自於蘇軾。
以上五項,在任何一項上有蘇軾這樣的成就,都很了不起,何況蘇軾一人身兼如此多的長項,不受後人推崇,豈不怪哉?
四、為官之道:體恤黎民,造福各方
今天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就是蘇軾的典型寫照。素食特別擅長治理水災,要知道,在古代,天災往往是不可抗拒的,特別是在治理水患方面(大禹因為治水,被尊為王),蘇軾在這方面就做出了開創性的壯舉。在徐州,他親自帶領官員防洪、築堤、引洪入黃;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築蘇堤,創辦醫院,賑濟災民;在密州,他捕蝗抗災,常山祈雨,收養棄兒,檢斂餓殍;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飲用;此外,各地的東坡井、東坡書院,惠州的東坡孤兒院,海南的東坡醫所……也都是蘇軾為民創下的實績。
再給我三天三夜,我也寫不完,總之,有了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或者是成就,蘇軾備受世人推崇,也就是眾望所歸,理所當然了。今天的我們,瞭解蘇軾,也就是要從他身上吸取動力,特別是他在困哪和挫折面前的曠達胸襟,為人上的真誠與幽默,萬一為官,也要想想,如何“不忘初心”,造福一方百姓,其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平凡如吾輩者,瞭解一些,多謝談資罷了,這些,需要天賦的,強求不來甚至學習不來的。
是否恰當,還望各位不吝賜教。也希望大家關注。
回覆列表
在下“一張挨吵的臉”是東坡居士的鐵粉,本臉知道他老人家千百種好處,但只說兩點吧
一是有趣好玩,是個老頑童。他不端著,愛開玩笑,對大人君子們諱莫如深但實屬人性的東西公開表示喜歡,例如《東坡志林》裡有一段說起人的肉體慾望:
《養生難在去欲》
“昨日太守楊君採、通判張公規邀餘出遊安國寺,坐中論調氣養生之事。餘雲:「皆不足道,難在去欲。」張雲:「蘇子卿齧雪啖氈,蹈背出血,無一語少屈,可謂了生死之際矣,然不免為胡婦生子。窮居海上,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眾客皆大笑。餘愛其語有理,故為記之”。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幾個人去廟裡玩兒,玩著玩著說起了養生,東坡說“養生這檔子事兒啊沒啥 ,最難的慾望難熬啊”,意思就是我蘇東坡明知色是刮骨鋼刀,也好這一口,戒色?太TM難了!
這話引起了大家共鳴,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有一個叫張雲的吃瓜群眾舉例支援東坡觀點:“蘇武牧羊聽過沒?在貝加爾湖被扣了十九年,要吃沒吃,沒喝沒喝,爺們兒一句軟話沒撂,多強的毅力,鐵血真漢子!可即使如此,有一樣東西蘇鐵漢還是抵抗不了,那就是性慾!他和一個胡人婦女滾床單,啊不,滾草地,啊不,滾雪地了,他倆在雪地裡撒歡!還生了孩紙!可見,慾望乃是身體裡最專橫的東西啊!英雄難過美人關,烈士也抗不過荷爾蒙!”
眾人皆大笑,東坡“愛其語有理”,立馬掏手抄本兒一字不拉抄了下來。
要知道,蘇東坡活著時就被公認為五百年一出的奇才,但他做人做事從來不端不繃,而宋朝正流行程朱理學,幹啥都酷愛端著繃著,特別是色之一字,提了就翻臉。蘇東坡不搭理這一套,據說現在流行的“呵呵”就是他發明的,當時他肯定對程朱理學沒少說呵呵。和這樣一個有趣的人相處保證一路歡聲笑語,多好的朋友啊!
二是重情重義。
他愛他弟弟,曾寫過一首詩: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他死了後,他弟弟蘇轍給他寫了一句話:“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看到這些文字,我眼睛溼了。
我愛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