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明久888

    因為五代十國所在地大都處河南省中原地區。可見《泌陽縣誌》《方城縣誌》《舞陽縣誌》《西平縣誌》《駐馬店市志》考古歷史研究員李鶴嗚先生

  • 2 # 奚譽賢

    五代十國的歷史資料記載並不少的喲!只是瞭解得或多,或少而論的。五代史是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國國史整合而稱為《五代史》。五代是什麼意思呢?它指以後梁為首,其次是唐、晉、漢、周,五國,即前後五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十國指吳、南唐、吳越、閩、南漢、楚、荊南、前蜀、後蜀、北漢,劉仁恭、劉守光、李茂貞、周行逢、契丹、回鶻、于闐、吐蕃、南詔等政權。各政權均有自己的國史事實記載。如下列列舉的梁書、唐書、晉書等。

    後梁主·朱全忠(溫)

    唐末朱全忠殺唐昭帝,其後立唐昭帝年僅十三歲的第九子,李柷為帝。史稱哀帝。其後,唐哀帝李柷在朱全忠等人的威逼利誘下,將皇位禪讓於朱全忠,朱全忠隨後建國稱帝,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元907年2月21日將唐昭帝十七歲兒子唐哀帝李柷殺害,唐朝終結於此。

    朱全忠建立後梁傳帝位二代,立大梁國十七年。在龍德三年即公元923年大梁國被李克用所滅。朱全忠本名朱溫,諡號晃,宋州碭山人。家族太祖父朱黯,曾祖父朱茂琳,祖父朱信,父親朱誠。《五代會要》說:朱溫太祖朱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孫。開平元年七月,朱溫追尊朱黯為宣元皇帝,廟號肅祖,葬興極陵。朱溫曾祖朱茂琳,朱黯長子,母親範氏。開平元年七月,朱溫追尊朱茂琳為光獻皇帝,廟號敬祖,葬永安陵。朱溫祖父朱信,朱茂琳長子,母親楊氏。開平元年七月,朱溫追尊祖朱信為昭武皇帝,廟號憲祖,葬光天陵。朱溫父親朱誠,朱信長子,母親劉氏。開平元年七月,朱溫追尊父親朱誠為文穆皇帝,廟號烈祖,葬咸寧陵。

    後唐主·李克用

    後唐,五代之一。李克用在公元923年,滅後梁朱溫所建立。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李克用建立後唐,國號唐,都城洛陽,洛陽今屬河南,史稱後唐。管轄範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及陝西北部,寧夏、甘肅各一部分,湖北漢水流域,安徽及江蘇淮河以北。行政區一百二十三州。清泰三年即公元936年,為石敬瑭所滅。凡四帝,共十四年。

    李克用,本姓朱耶氏,先祖隴右金城人。始祖拔野,唐朝貞觀中為墨離軍使,跟隨李世民討伐高麗、薛延陀有功,為金方道副都護,因家在瓜州。李世民平薛延陀諸部,在長安、北庭置都護,分同羅、僕骨的人,置沙陀督府。蓋北庭有磧稱沙陀,故因以為名。唐永徽中,以拔野為都督,其後子孫五世承襲。曾祖李盡忠,貞觀元年,繼為沙陀府都督。既而為吐蕃所陷,於是舉其族七千帳遷徙於甘州。李盡忠尋率部眾三萬東奔,俄而吐蕃追兵大至,李盡忠陣亡。祖李執宜,即李盡忠長子,收合餘眾,徒至靈州,唐德宗命為陰山府都督。元和初年,入為金吾將軍,遷蔚州刺史、代北行營招撫使。唐莊宗即位,追諡為昭烈皇帝,廟號懿祖。烈考國昌,本名赤心,唐朔州刺史。鹹通年間,討龐勳有功,入為金吾上將軍,賜姓李氏,名國昌,仍系鄭王房。出為振武節度使,尋為吐渾所襲,退保於神武川。武皇鎮太原,表為代北軍節度使。中和三年薨。唐莊宗即位,追諡為文皇,廟號獻祖。李克用為李國昌第三子,李克用母親秦氏。

    ——新唐書·沙陀傳稱:元和三年,李盡忠款靈州塞,詔處其部鹽州置陰山府,以執宜為府兵馬使。朝長安,授特進、金吾衛將軍。從攻鎮州,進蔚州刺史。破吳元濟,授檢校刑部尚書。長慶初,破賊深州,入朝留宿衛,拜金吾衛將軍。太和中,授陰山府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

    唐故龍武軍統軍檢校司徒贈太保隴四李公神道碑說:公諱國昌,字德興。

    後晉主·石敬瑭

    天福元年即公元936年石敬瑭建立,國號晉,都城汴即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後晉。石敬瑭勾引契丹,稱其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疆域略同後唐,割棄幽、薊十六州予契丹後,減為一百零九州。吳越錢氏、閩王氏、楚馬氏、荊南高氏奉其正朔。開運三年即公元946年,被契丹軍所滅。凡二帝,共十一年。

    石敬瑭,太原人。本衛大夫碏、漢代丞相石奮之後,漢衰,關輔亂,子孫流泛西裔,故有居甘州者。四代祖石璟,以唐元和中與沙陀軍都督朱耶氏自靈武入附,憲宗嘉之,隸為河東陰山府裨校,以邊功累官至朔州刺史。天福二年,追尊為孝安皇帝,廟號靖祖,陵稱義陵。祖妣秦氏,追諡為孝安元皇后。三代祖石郴,早薨,贈左散騎常侍,追尊為孝簡皇帝,廟號肅祖,陵稱惠陵。祖妣安氏,追諡孝簡恭皇后。皇祖石翌,任振武防禦使,贈尚書右僕射,追尊孝平皇帝,廟號睿祖,陵稱康陵。祖妣米氏,追諡孝平獻皇后。皇考石紹雍,番字臬捩雞,善騎射,有經遠大略,事後唐武皇及莊宗,累立戰功,與周德威相亞,歷平、洺二州刺史,薨於任,贈太傅,追尊為孝元皇帝,廟號憲祖,陵稱昌陵。皇妣何氏,追諡孝元懿皇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綠山水的中國用色可以用來表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