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袋程式設計
-
2 # 松蒼敢向雲爭立
從長遠來看,發展職業教育,更符合我們國的國情,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一段時期,中國由於歷史原因,教育上欠賬,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沒錯,它填補了以前的短缺。但現在情況變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更需要的是大量的技能人員,需要有專業之長產業工人,唯有如此才能提中國的經濟實力和改善中國的產業結構,增強中中國產品技術含量和國際競爭力。再說了,學而優則仕,也是舊觀念了,我們現在更需要的是做實事的人。
-
3 # 微雨潤苗
在80年代,別說本科生、大專生,就算是中專生也是包分配工作,可以捧到“鐵飯碗”的。“物以稀為貴”,大學生在那個時候是非常稀缺的資源,那個時候的每個大學生在一個單位當中都相當於某個合唱團中“指揮”的角色。但到了21世紀伊始,各所高校瘋狂擴招,大學生的錄取率比某些中老年人的血壓升得還要快,大學生的“含金量”開始貶值,這就導致了我們在聊天中出現“每個月3千你就想請個農民工?3千你只能請個大學生”之類的調侃之語。
如果現在的高考不再擴招,意味著什麼?
(一)高考不再擴招,意味著大學生的“含金量”會升值。高校不擴招,就意味著“本科生多如dog,研究生遍地走”的現象將會成為歷史,那些分數非常“精緻”就想混進大學“打遊戲、睡大覺、喝大酒”,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可能的。大學生的增量減少,大學生數量不再氾濫,那麼大學生的“含金量”自然會升值,其就業質量也會拾級而上。
(二)高考不再擴招,意味著職業教育會備受重視。高考不再擴招,職業技能人員的培養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我們知道,在三十多年前,大學生一畢業之後立馬成為月薪豐厚的白領。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用人單位對白領的需求接近於飽和狀態,而對藍領的缺口卻是非常大的,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急需藍領的加盟。所以,當大學生數量得到遏制的情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就會被“置頂”,人力資源將不會再次遭遇嚴重的浪費。
(三)高考不再擴招,意味著教育步入理性化的“正軌”。如果對一批大學生來個問卷調查,瞭解一下他們為什麼讀大學,估計很多大學生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估計連“爸媽逼我讀大學的”這樣的言論也會“飆”出來。為上大學而上大學,上大學之後,沒有想過四年之後能做什麼,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部分考生像提線木偶一樣也不是多麼稀奇古怪的事情。而大學不再擴招,就意味著高等教育已經“冷靜”下來,進入日趨理性化的軌道,雖然大學生的數量有可能會減少,但高校對大學生的要求應該也會有所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會提上去,這對高等教育的發展來說是有一定用處的。
當然,不管高校會不會停止擴招,那些頂尖985高校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擺在那邊,無論在哪個時候,無論哪個用人單位,都更喜歡大學檔次更高、本身綜合實力更強、能力更牛的大學畢業生。
-
4 # 佩玉者
滿街都是大學生,素質和當年的初中生差不多,所以說擴張不擴張,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現在的學生越來越少了。並不是想提高學生的畢業水平。
早些年的中專生,後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修個電腦搞個印表機,學個電子表格,排個版,水平都剛剛的響,但是現在剛參加工作,其他行業不知道,但是進入教師行業的人我們卻非常清楚,電子表格基本不會,文字排版看不清要求,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一些大學畢業生的真實水平,所以說擴招不擴招,真的是不應當有太大的作用,關鍵是很多人即使大學畢業還不如原來的初中生。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人口越來越穩定,在下一個入學高峰還沒有趕到大學生的時候,很多學校之所以把生源進行限制,最主要還是為了保證能夠把學生招滿。
所以說不擴招,體現了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學生少了。
-
5 # 陶遠明
這個問題正好是我熟悉的領域。大學不再擴招,意味著高等教育開始穩定規模,提高質量。
大學擴招始於1997年,經過十多年的擴張,到2008年,國家提出穩定規模,提高質量的指示。
在大學擴招時期,大多數大學瘋狂地買地,蓋樓,辦新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在2008年前後,高校債務負擔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嚴重問題,就在這個時候,國家提出穩定規模,提高質量。同時,銀行收緊銀根,減少對學校的貸款。
所以,大學不再擴招 ,國家財力無法支援大學繼續擴張是原因之一。
此外,大學在快速擴張時期,一些新辦專業,由於師資水平和辦學經驗缺乏,教學質量穩定性不如老專業。
因此,大學停止擴招,內部原因是新辦專業辦學質量缺乏保障,外部原因是國家缺乏足夠財力支撐。所以,大學停止擴招,意味著大學必須提高辦學質量。
從理論上講,大學發展規模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有關聯的。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為教育發展提供的財力支援越大,學校有了足夠的財力支援,辦學規模也就越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在報告中提出教育先行的理論。即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下,教育應該適當超前發展 。具體表現為:一是教育投入增長適當高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二是教育要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
從我們國家來看,在1980-1998年期間,經濟增長速度遠超高等教育規模增長速度。例如,1998年國民生產總值是1980年的將近18倍,而1998的高校規模是1980的不足3倍。所以,相對於經濟發展,教育規模嚴重滯後,國家開啟大學擴招之門。
從1998到2008年期間,2008國民生產總值是1998年3倍多,而2008高校規模是1998年8倍多。大學發展過於超前,超出經濟的支撐能力。所以,大學開始穩定規模。
從目前形勢來看,民辦大學和高職院校是國家發展重點。但一些社會資本把追逐利益放在優先地位,以企業方式運作大學,辦學質量堪憂。而高職院校的擴招,國家決心很大,社會影響不積極,前景尚不明朗。
所以,今後大學發展會把提高辦學質量作為優先目標。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都亟待整頓。短期內擴招可能性不大。
-
6 # 啟航志願填報王老師
我是從事高中生學業規劃和高考志願填報工作的,對於高考不再擴招,本人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高校對於招生的學生要求素質更高了
(二)高校對於專業學科設定更加強化了,砍到一些無意義的學科
(三)同時人口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適齡考生在接下來會呈下降趨勢,中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以上是本人的片面的想法,還請各位指正。
-
7 # kevyang
現在的高校應該不僅是不能擴招了,而是應當適當縮減招生名額,應該大力擴招的反而是技術學校一類,並且應該還此類學校一個真正的面目。中國現在缺的不是工程師缺的是技術工人,特別少高技術工人。當然這個問題也不是光靠學校就能做成的。要靠學校,企業,社會,政府都在出力,特別是政府要出大力。中國現在比較還是一個政府主導型社會。
-
8 # 不敢瞎推薦的黃老師
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又要開始了。
我們先看一下近年來教育界的熱點都是啥?一二本合併,新高考3+1+2等等。大家可能會說這些都是高考有關的,和教改沒有關係哦。錯,其實教改是2010年就開始計劃了,但各省和各部門、高校都不感興趣、或者說不聽話。那好大領導就怒了,給你個最狠的教訓吧。對於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來說什麼事能給他最痛的記憶?就是高考。先用高考這個指揮棒把一切的相關人員、部門調動起來,再進一步改變現在的制度。
原因如下
1:現有的教育制度透過實踐檢驗並不成功。以高考為例,家長和考生不滿意,政策經常變動,錄取過程不透明,地區差異太大;國家不滿意,每年給投入這麼多錢,教育出來的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又自視為大學生,沒用;高校也不滿意,有學術特長的考生進不來,高分能進來的又不想從事專業,都是拿高校當跳板。所以以為風向標的清華和北大在浙江招生就開始首次特殊招生的計劃多餘普通招生的計劃。也就是說套路換了。計劃數多集中在綜合評定上,自主招生不用說只有不到5個百分點,以清華為例180人,只有20是裸分考生,大多是綜合評定。
2.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模式有極大的衝突。市場需要的是大量基層的工人、工程師。但高校培養的是學術人才。所以現在有些高校開始試點頒發應用技術學士學位證,開始改變人才培養模式。
3.高校盲目合併和擴招。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高校開始大量擴招,從96年的32萬到800多萬本科生,擴大了20多倍,人是畢業了,但產業結構沒變,是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的。合併這是上世紀末高校的特色,不合並幾個,都顯得自己太LOW,全國重點大學沒幾個不合並的,結果山大、吉大、浙大這種巨無霸大學出現,全校師生高達60000多人,但學術水平沒什麼長進。最近,新一輪的學科評估有結果了,這三所大學沒一個是在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光把一些弱點的學校收進來就完了?
終上所述,教育必須改。也希望中國教育事業越來越好!!!
-
9 # 獨秀文苑
高校不擴招,就意味著“本科生多如dog,研究生遍地走”的現象將會成為歷史,那些分數非常“精緻”就想混進大學“打遊戲、睡大覺、喝大酒”,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可能的。
大學生的增量減少,大學生數量不再氾濫,那麼大學生的“含金量”自然會升值,其就業質量也會拾級而上。
高考不再擴招,各大高校大學生的數量會受到限制,但職業技能人員的培養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我們知道,在三十多年前,大學生一畢業之後立馬成為月薪豐厚的白領。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用人單位對白領的需求接近於飽和狀態,而對藍領的缺口卻是非常大的,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急需藍領的加盟。所以,當大學生數量得到遏制的情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就會被“置頂”,人力資源將不會再次遭遇嚴重的浪費。
當然,不管高校會不會停止擴招,那些頂尖985高校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擺在那邊,無論在哪個時候,無論哪個用人單位,都更喜歡大學檔次更高、本身綜合實力更強、能力更牛的大學畢業生。
-
10 # 火雲飛龍1
因為2000年是中國新生兒出生的最高峰,以後是呈逐年下降趨勢即使放開二胎也沒能改變,2000年出生的2019年基本都參加了高考。以後各地總的趨勢是參加高考的人數是逐年下降,個別地區出外。所以高考才停止擴招。
-
11 # 叮叩
再過幾年別說擴招,就連維持基本規模都難。不是不想,而是沒那麼多學生了。在中國,教育可以說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教育、醫療、房地產)之一,怎麼會輕易放棄!
回覆列表
意味著現在的教育逐漸趨於理性化,因為現在很多地方的高中都減少了一部分,直接不讀高中進了職業的學校。
以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讀大學,不管是好大學還是走壞的大學導致一個現象就是每一個人都是大學生,然而那些爛大學出來的呢,他們又不想做,最低層的工作。所以導致這個社會出現了問題。一方面是技術人才的大量缺失。特別是低層次的藍領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