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張鳴明
-
2 # 鬱金香137652766當年知青的你回過農村了?有什麼變化讓你感概一番?
看了標題,我今年國慶節放假8天去了一趟40年前下鄉的農村走一趟。
闊別四十年,今日回農村。
一村二戶人,未見青壯年。
稻田長雜草,田坎青蛙聲。
不見種糧人,望見下鄉屋。
半壁已垮塌, 隊長已西去。
村長成殘人,偶見村糧倉。
不堪回首望,含淚回城中。
這就是回到四十年前的下鄉當知青的生產隊的今日農村現狀。
-
3 # 飛哥79478407
我前年回到闊別四十年的下放村,村貌天翻地復,民情天翻地復。
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一小時一班。
農民住的房子,不說大話,市長也不敢住。太超標。光院子裡車庫,起數2-3間。
不會開車的老農婦,開電動小汽車送孫子女上學,九點去鎮上廠裡打工,四點回來接孩子!有三四千工資!說得我們拿退休工資的難為情!
村裡年輕人開轎車出去上班!基本上看不到一個年輕人。老年男人麻將室是主力,在村辦活動中心。
麥田綠油油,真是一根雜草不見,一問?是除草劑的功效!
養漁人坐在家中,一邊玩電腦手機,一邊透過遙控,觀察漁情,開關增氧泵!
村中不許養豬羊,狗倒是家家養幾條。村中衛生乾乾淨凈,專人打掃,專地填埋。電不用說了,戶戶用上自來水,用上天然氣!
更不可思議的是,村上競然有個大酒店,還真是一個佔地數千平方,五層含酒店,住宿,洗浴休閒,鉤釣農家樂的大酒店。服務菜品都不錯!
這就是我下放時蹲過的農村,我們住的舊磨棚還在,在那一排排新建築中特耀眼,不知是否特意留下的?那一排排電線杆,還有我抬扛的歷史!但只是歷史!
這就是踏上社會勞動的第一站,這就是我每天只有6.4分錢勞動報酬的留墅村。這就是幹了一年尚欠18元的生產隊?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改革開放的成果!這就是實實在在的農民生活!而我,見證了這一變化。難以置信的變化!
-
4 # 林林的冰淇淋
我是1973年下放農村,1975年回城,由於祭祖,我每年清明前後都要回我下放的農村一趟。
農村最大的變化是,經濟條件變好了,住房變大了,基本上都是三層樓房;公路及通往鄉村的小路都是柏油路和水泥路,公路上的汽車,電動車也依稀可見。
但另一種變化是公路兩旁的田間看不見人們的勞作,也沒有原來那種生氣蓬勃的繁忙景象;
原來可以行走船隻的河流也變得乾涸,清澈的河水,迷人的風景,到處鷹歌燕舞的自然景觀蕩然無存……
原來供村民可以運動的場所,如籃球場,乒乓水泥臺也不見蹤影,其場地不是被村民做了房屋就是雜草叢生,一片蕭條。
還有一變化是走遍村莊難見人影,據悉,不是出外打工,就是三五一聚在某家打起了麻將,當進入村民家時,每家基本上房間裡都擺有一臺麻將桌。
總之,我現在對農村總體觀感:村民們富裕了,硬體環境改善了,但農村社會“貧窮”了,集體觀念沒有了,人們的精神狀態”痿縮”了。 -
5 # 正氣全
我1970年底離開插隊落戶的農村參軍入伍,四年後探家在小山村住了7天,全村每家每戶請我吃了一頓飯,把我當成最珍貴的客人,我無比感動,退伍後隔一,二年我都會去山村,帶點城裡的一些物品看望他們,2018年我從上海回老家參加下鄉50週年聚會,又到鄉下,這一次看到的是房屋破壞,雜草叢生,只有幾個老人坐在房門口,田荒了,我真流淚,我後愧沒有能力去幫助他,去報答純樸善良的農民對我的關心和厚愛。
-
6 # 秋林7862
回以前的農場去,發現自己是一傻瓜。自我感覺曾是一知青,可當地人沒把你當什麼,有個別熟人,客氣一下而已。所見所聞並無感概,反倒引起了我的反思。當地房子變新了,馬路寬了,生產發展了,百姓生活比過去好多了……。這一切與知青有關係嗎?有人說,知青下鄉對當地文明的發展有著推動作用,對此本人不以為然。西藏有知青嗎?西藏的發展有目共睹,是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是西藏人民的努力下的取得結果。各地的發展與知青並無必然的關係。雖然,一筆抹殺知青對國家的貢獻是錯誤的,然而,過分強調知青的作用也是錯的。還有人強調當年千萬知青下鄉是對知青的不公等理由,因此要求國家提高知青的退休待遇。想到過參加抗美援朝的戰士嗎?那場戰爭的艱難程度不亞於解放戰爭,許多戰士是49年後參軍的,不享受離休待遇,早期離開部隊回家鄉做農民的人,連退休待遇都沒有,近年來才補上。想到過我們的同齡人,在家鄉做農民的兄弟們,他們六十歲後僅有每月一百多元的補貼。知青在鄉下的時間均計入工齡,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這場知青運動給我們留下些什麼的話,我個人認為,對國家和社會而言,更多的是教訓;對知青群體而言,更多的是反思。
-
7 # 中軍430
我是69年下鄉到北大荒的。四年後參軍離開。搞物件時談戀愛的主題大多是:北大荒的原始森林多麼的廣闊,無數的幾個人摟不過來的參天大樹;烏蘇里江的魚多麼的大,多麼的多;採不完的猴頭菇、木耳、蘑菇;滿山遍野的芍藥花、百合花;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等等等等。真的,那是那神奇的黑土地印刻在我深深的心裡。時間到了97年,當年的幾個兵團戰友相約回到了那裡,我的夫人也一同前往。幾天下來,我愛人突然問我,你說的原始森林呢?你說的棒打狍子瓢舀魚呢?···?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
8 # 劉承澤3
因家庭有歷史問題,1969年3月,被強制要求下放農村,沒法隨母下放農村,那一年母親53歲,我16歲,妹妹13歲。一個家庭沒有一個主要勞動力,那是掙工分養家餬口的年代,日子過得很艱難。
成年後轉為知青,因個頭小,值不了幾分工,年年倒欠生產隊錢,支付後才得到口糧。
下鄉幾年中,有招工,參軍,考學的機會,政審時都被排擠打壓,不能如願。1978年年底,知青大返城開始了,幸運之星終於落到我頭上,被招工進了一家國企,好日子就開始了。隨後妹妹母親都回城了,結束那苦難的日子。
因為那是傷心之地,35年以後才回去看看,就只到房東家坐坐。當年,他家是地主成份,受管制,生產隊領導要他家讓房兩間,給我家住,這恩我記著。
今年國慶假期我回去看了村上那口老井,年幼是喝它長大,我記著呢。走進村,他們三五一群,正在打牌,輸贏點小錢。我坐在房東邊,沒有一個人認識我,十分鐘後,我叫了房東名子,他才回過神來。分別幾十年了,每個人變化很大也不奇怪。
我下鄉那個村的土地都被徵收了,每戶都有200萬元徵收款存在銀行,平時沒事,玩玩牌很正常。
在徵收的土地上建起了《屈原濱江公園》,有文化廣場,樓閣亭院,長廊書亭,球場,健身館,傍邊建有一個住宅小區,有二十棟電梯大廈,供老百姓選擇。
以前的山坡都推平了,變化很大,真不敢相信這是我曾經上山下鄉插隊的地方。沅水河仍然川流不息,河岸有畢直沿河大道,柳樹成排,行人小道蹤錯有序。小區前有寬敞大道直通縣城,還有,新建的自來水廠,電商叢集大樓和城南開發房地產群。真是應了那句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
9 # 梁有東460
2019年11月5日是我們上山下鄉50週年,幾位當年下鄉的老友,我們相約回到扦隊的山村看一看,看看山村的變化。1969年11月5日我們未滿17歲,響應號召來到了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扦隊,大山深處的自然屯都很小,一般都是二三十戶為一個村,人口也就一百多人,村子太小,我們三人便被分別分配到三個不同的村莊,相隔山路一二十里。村莊破爛不堪,全部是泥磚砌起的房屋,豬、牛都養在裡面,人畜共住,牛欄上方搭個樓板,人睡上面,豬、牛在下面,屋裡的味道常常令人作嘔,條件就這樣,久了便習慣了。那時每天的勞動價值,也就一角錢左右,大山裡的少數民族那真的窮啊。50年的變遷讓我們幾乎傻了眼,破爛的小村被座座三層小樓所帶替,進村的泥路埔上了三米寬的水泥,入夜戶戶燈紅通明,從前村莊卻是漆黑一片。50年了,我們從少年巳變成老人,農村也在改革開放的國策指引下變得富裕起來,村莊的鉅變讓我們讚歎不已,望望村旁的大山卻沒有變化,村前的小河依然是那樣清澈,真是青山依舊在,小河老模樣,變化的是農民都富裕了。
-
10 # 七妹58
我從農村病退回城後,46年從未回過第二故鄉(耳病)。我想,現在的農村一定很美生活富足,第二個故鄉也不另外都很美吧生活都很富有幸福。
回覆列表
一九九二年七月,我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當知青時的小山村 —— 吉林省磐石縣縣城東南二華里的菜籽村,這裡的變化是天翻地覆、史無前例的!
當年曾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知青們來吉林省插隊落戶。
二十世紀五、六、七十年代以前,村村都是泥草房,屯屯糧食每人每年三百六十斤,人人穿著補丁打補丁的衣褲,家家都沒有傢俱,戶戶有個手電筒就是電器、就讓人羨慕嫉妒恨啦 ……
一九七八年以後,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們能吃飽飯了,能穿暖衣了。村村都是大瓦房,屯屯都有公路通 …… 我下鄉的菜籽屯,家家都有手電筒、腳踏車、收音機 …… ,戶戶都有電話機、電視機、洗衣機 …… …… …… …… …… ……
進入二十一世紀,家家都有電風扇、電冰箱、空調 …… ,戶戶都有電腦、拖拉機、小汽車 …… …… …… …… …… ……
下鄉地的變化,充分說明人要與時俱進,不能思想僵化,更不能滿腦子封建迷信思想還自以為是,更不能愚昧透頂地守舊!
感恩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