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股人
-
2 # 嶺南之狼
共同協商,最好請外部權威人士到場。合夥公司最大的好處是人多力量大,最大的弊端就是利益分配。五個人能力有高低,按勞分配,按貢獻分配合情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每個人積極性。能力太差的最好不要入夥,比如什麼都不懂,如果需要他的資金,可以入金按協議給利息,這樣就可以避免日後很多爭端。還有商議好後最好提前擬訂退出協議。如何良性退出,白紙黑字寫明。國內合夥創業公司極少走的遠,絕大部分半路分道揚鑣,所以合夥人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
關於初創公司,大家出錢一樣股權怎麼分配這個問題。
本人用自己經歷過的實際經歷來講講:首先,建立一個新公司最先就要有一個發起人,有了發起人還不夠,因為要麼是資金不夠要麼是能力短板,所以才會出現要找一幫人一起幹;另外創業都是有風險的,萬一失敗風險可以分擔;
下面說說股權分配,誰都知道股權分配是創業股權架構設計最為核心的部分。根據法務VC的4C股權架構模型,創始團隊股權分配,來實現了量化。
4C股權量化模型,充分考慮了一個專案在誕生之初,與其未來發展的戰略、組織及KPI的匹配性,並非單純以出資來劃分股權。將創始之初的股權劃分為四部分:
創始人股、聯合發起人股、資金股以及貢獻股。
能夠參股股權分配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充分認同專案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並能全職加入。
在所有聯合創始發起時,很好分配股權,但是在完成股權分配後,如何考慮西合夥人加入的股權比例呢?一種是倒推法,一種是係數法。後者是法務VC提供的經驗資料。
之所以合夥人在不同階段加入,獲得的股權比例會越來越低,一方面是後期的企業倒閉風險小,另外一方面是企業的整體估值會提高。
股權架構設計:合夥人進入退出機制
首先要認識幾種股權的形式,大多數人只有股權這一種工具,但是現實中,大多數是使用限制性股權與股權期權作為工具,也就是合夥人獲得的是限制股權或期權。
那各類的人群,應該使用何種工具呢,根據實踐,可以分幾種型別,實現靈活的轉換,減少工商登記手續麻煩,也能一定程度上歸集表決權,例如設立有限合夥人企業作為持股平臺。
進入與退出機制,是創業股權架構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進入機制主要是指成熟機制;退出主要分為過錯與特殊情形。
成熟機制,也可以設定為分階梯的,在不同年度設定為不同的成熟比例。
一個具體案例
按照4C股權量化分配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的結果。
對於核心員工期權,可以基於年薪進行分配。
最後,公司股權架構設計如下:
最後,還需要有法律檔案落實,主要的協議檔案有《股東協議》、《一致行動協議》、《期權授予協議》等。
所以說5個人的團隊絕對不能平均分配或者按能力差別來分,這樣註定創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