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原春秋

    孩子才小學四年級,每天晚上做作業做到10點多,應該是孩子做作業效率太低,邊做邊玩兒形成的。

    一直要求減負,所以老師佈置作業不會太多。小學四年級的作業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其他小科一般佈置的極少或者是不佈置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一般是一個小時,最多一個半小時就能做完。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和睡眠時間。

    每天晚上孩子放學回來,詢問孩子今天佈置了哪些作業?讓孩子拿出來看一看,一般孩子的作業你能大約估摸出他需要多長時間做完,你不妨給他規定一下,開始的時候可以把時間段規定為15分鐘,數學做一半需要15分鐘能否做完?其他作業以此類推,這樣把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孩子就不會感覺作業多,做起來速度就會變快。開始時你在旁邊看著孩子寫作業,看15分鐘能做多少,或許用不到15分鐘,孩子就能把你規定的作業量做完。當孩子按質按量的完成作業時,一定要及時的表揚鼓勵孩子。

    每天給孩子規定這樣做作業,孩子做作業的速度就會加快,形成這樣的好習慣,就會改掉邊做作業邊玩兒的壞習慣。四年級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能夠聽大人的話,及時的改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還都來得及。家長一定要關心孩子、督促孩子、幫助孩子。

  • 2 # 書海拾掇

    “孩子才小學四年級,每天晚上做作業到十點多”。我認為是孩子做作業磨蹭、拖垃的不良習慣所致。

    做作業磨蹭、拖拉是孩子們常見的不良學習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作業質量及休息時間,父母需加以重視,應儘快幫助孩子改正過來。

    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寫作業環境

    最好讓孩子在一個獨立房間裡寫作業,房間裡不要擺放容易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如:玩具、公仔、手機等。寫字桌上只要放一些文具及書本就行,避免客廳裡的電視聲、手機聲等的干擾。

    二、給孩子一個時間限制

    在平時,很多家長只是一味地催促孩子快點,但沒有一個時間限制,會使孩子對時間產生一種模糊感,不知在什麼時間內完成才算快。有了一個明確的時間限制,才會使孩子體會到快的概念,比如:數學7:00——7:30完成;語文7:30——8:15完成;英語8:15——8:45完成。每天具體的時間安排可以根據作業量進行適當調整。孩子學會對時間的管理是一門必須掌握的技術。

    三、家長不要再做孩子的“鬧鐘”

    很多孩子因為習慣了家長的提醒、催促,視家長為“鬧鐘”。孩子便理所當然地按照這種“鬧鐘”方式磨磨蹭蹭地完成作業。把家長的提醒、催促作為指令去執行,但有哪個家長做得到像真正的鬧鐘一樣準時提醒?

    四、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

    家長不能“心慈手軟”。當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都應叫孩子收拾放好。第二天讓他承受交不了作業被老師批評的後果。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孩子自然會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結束語: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去“追”時間。

  • 3 # 育漁寡歡

    看見題主的題目,說實話,我就只想笑。家長大概是被孩子的狀況急暈了吧,是作業佈置多了還是做慢了,作為家長不是應該很清楚嗎?

    據我的經驗,老師佈置作業是針對全班,超多的情況有,但應該不是常態。所以,多半是孩子做得慢的原因,即做事磨蹭。

    孩子做事磨蹭是很常見的事情,家長不要太著急,這類問題需要修煉的就是家長的耐心。

    孩子做事磨蹭不僅你家孩子存在,其他孩子也可能同樣存在這樣問題,究其原因來講,形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可能與習慣有關;也可能與學習興趣有關;既可能跟日常家長的影響有關;也可能是做事不專心,邊做邊玩;還可能是孩子天生慢性子 ......

    無論是哪一種因素的影響,我們需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結合孩子的成長過程,從幾方面來看待這一問題:孩子自身、家長方面和他人及社會的影響。認真分析孩子的狀況,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再尋求辦法。

    遇到孩子做事磨蹭時,簡單粗暴的打罵治標不治本,耐心才是最好的方法。

    當孩子做事磨蹭時,我們往往會怒不可遏,要麼對著孩子一頓臭罵,甚至是一頓暴揍,這樣的做法雖然看起來立竿見影,但始終治標不治本,長時間後反而會形成“耐藥性”,變成難以改正的"老脾氣“。這時,正確的方法是冷靜下來,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孩子也是人,是人就一定會出問題,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正是不斷出問題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嗎?第二、孩子畢竟是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靠自己無法解決時,必然需要外界的幫助,作為家長這是我們的責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做好孩子榜樣,言傳身教。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在塑造孩子行為習慣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家長,我們在孩子請求我們做一件事情時,往往會向後拖延,半天沒有迴應,而我們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如果孩子說“等等”,家長經常斷然拒絕:“不行,必須馬上做到”。這就在一個家庭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行為規範和要求,父母這種拖拖拉拉的習慣往往被孩子模仿,慢慢就養成了做事磨蹭的習慣。所以說家庭中父母要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積極的東西可以薰陶孩子,負面的也會傳染給孩子。

    改正孩子做事磨蹭,養成好習慣的一些小技巧。

    要改正孩子做事磨蹭的問題,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確實很傷腦筋,而且絕無立馬見效的特效藥,需要長期持續堅持。個人覺得實用的一些小技巧:

    1.樹立時間觀念。

    教育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對孩子一生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日常活動中,我們可以指導孩子自己來決定時間表,無論是學習、作業或做其他事一律限定時間,省下的時間可以作為獎賞,讓孩子自由安排。

    2.學會傾聽。在日常與孩子交流中,有意識訓練孩子聽家長口述,從中找出關鍵的資訊,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家長對孩子的事情不要大包大攬,要“放手”,培養孩子獨立性,要讓孩子懂得去承擔自己做事的後果。

    4.加強與老師之間的相互配合 。

    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或家庭都無法單方面完成的事情,要改正孩子做事磨蹭的習慣,必須要與老師多商量、多配合,在校期間和在家的時間裡都有人督促,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5.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學習的內驅動力。

    孩子做作業慢,有很多孩子也是因為沒有學習興趣的原因,提不起精神,自然學習效率就差,做作業就慢。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與老師積極溝通反饋孩子的狀況,共同去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愛和懲戒一個都不能少。

    當然,光有愛,沒有約束和督促是放縱,光有懲戒,沒有耐心和關懷也不是教育。

    結束語: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父母持續的愛和陪伴,需要我們有“靜等花開”的耐心,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段無法自我約束和獨自前行的歷程。
  • 4 # 晉級託管

    大部分情況我覺得還是孩子寫作業太拖拉了,現在一般小學佈置作業基本就在一兩個小時,小學下課又早,你可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監督一下,讓孩子不能邊玩邊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期間城市和農村的區別,你願意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