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謙啟管理評論

    京東自2007年全面開始自建物流以來,圍繞“體驗為本、效率制勝”這個核心戰略已經發展了13年,經歷“誕生、獨立、開放、轉變”四個過程,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最專業以及使用者體驗最佳的物流服務提供商之一。

    誕生

    京東在2007年正式宣佈開始自建物流,隨後位於北京東三環的潘家園站的第一個站點正式營業。

    成立之初,京東物流更多的是基於提升消費體驗去打造的物流平臺,更多的場景在於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到快遞員送貨上門。

    京東透過自建物流的模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倉儲、配送設施以及全自營的隊伍,支撐了京東零售過千億的業務規模。從2010年到2015年,京東物流開始追求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經濟效應,透過建設亞洲一號,將京東物流的客戶時效和服務標準打造成為全球標杆之一。到2016年,京東物流打造智慧倉儲物流系統,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將倉配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京東快遞和京東物流雲三大服務體系全面對社會開放。

    獨立

    2017年4月,京東物流正式宣佈獨立物流業務,以子集團形式運營。

    獨立運營後的京東物流進行了兩次比較大的組織架構調整:2017年,京東物流正式成立開放業務部,這一次調整可以讓業務端擁有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權和決策權;2018年8月,京東物流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組織升級,形成了“1844”的體系。確立了從運營、財務和組織方面,全方位打造效率至上的競爭體系。

    之後,京東物流一直致力於深入推進B網、大件、冷鏈網建設,做好網路協同,不斷打磨、升級標準產品,同時最佳化履約費用率。同時,加快產地供應鏈平臺的建立,實現從採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發揮供應鏈價值最大化。

    開放

    在過去的10年,京東物流透過“211限時達”,打通了一二線城市最高階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物流通道。如今,渠道下沉對物流來說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把貨物送到消費者手裡面,所以京東物流推出“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內部稱之為“4624”,即四到六線城市,24小時內送達。

    以往,京東物流憑藉自營的優勢已打造高水平的產品服務能力,但下沉的供應鏈建設思路將要打破原有的模式,透過開放共生的體系,利用產地的資源,把當地的車、當地的倉、當地的農戶能力結合起來。

    京東物流的開放不僅體現在渠道下沉,還體現在發展國際業務方面。在王振輝看來,“首先跨境業務,中國到全球的雙通路線的生意就非常大,無論是跨境小包還是其他形式,都有很大的機會。同時,京東物流在泰國、印尼等一些國家透過技術出海提升當地物流效率,已經驗證成功。另外,京東物流的技術,也是可以透過共生的手段,在國外持續發揮很大的潛力。”

    轉變

    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供給端的商業主流業態趨勢由原來B2C到B2B轉變,供應鏈也由推動式轉變到拉動式,未來會呈現智慧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的新模式和新業態。

    B2C的成品配銷改變的是消費者的體驗,而端到端B2B的產業供應鏈的根本性是最佳化成本結構。所以,在產業互聯的趨勢下,打造一個智慧、共生的產業供應鏈平臺將是未來物流行業的新趨勢。

    2019年,京東物流正式對外提出“供應鏈產業平臺(OPDS)”,基於不同屬性的產業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推動供應鏈對產業的數字化改造與技術賦能。

    京東供應鏈產業平臺的構成分為全供應鏈服務(產地供應鏈和銷地供應鏈)以及供應鏈技術平臺。

    全供應鏈服務:透過將產地和銷地網路的打通,聚焦“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實現從採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真正打通產銷全鏈路。

    供應鏈技術平臺:基於機器人、人工智慧、5G、大資料等技術應用,構建供應鏈業務與資料中臺,推動產業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構建供應鏈產業平臺的目的,是從採購開始,到生產、製造整個前端的環節,透過技術的力量,變成標準化的平臺,而這個平臺可以綜合計劃、運輸、倉儲等形成一體化的服務,達到各方共同協同。依託智慧科技,透過打通供應渠道、物流平臺、服務場景、消費需求等多維度的界限,深度融合,共建價值網路,嵌入到生產、流通、消費的每一個環節當中,為B端、C端、G端等多使用者創造觸手可得的價值體驗升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成立一家同城快遞公司,有哪些開支,該如何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