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潭運動健康

    “憂患”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諸子百家對此都有論述,後為儒家大力提倡,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憂患意識是歷史主體在社會發展轉折時期或關鍵時期表現出的深謀遠慮,它來源於清醒而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並能激發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集中表現為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這種意識使人即使身處順境,也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對危機視而不見,麻木不仁,甚至自我陶醉。

    “憂患”一詞最早見於《周易》

    “‘憂患’一詞最早出於《周易》。 ”瀋陽大學國學研究會副會長張國明說,《易·繫辭卜》上說:“《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唐代著名學者孔穎達解釋說:“若無憂患,何思何慮?不須營作。今既作《易》,故知有憂患也。身既憂患,須垂法以示於後,以防憂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辭,明其失得與吉凶。 ”張國明認為,孔穎達的這段解釋在古代《周易》研究者中很有代表性,它表明《周易》中濃郁的憂患意識讓後人感同身受。

    “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託,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這一闡述贏得了廣泛的共鳴。 “危機意識、憂患意識一直是中共歷代領導人對全黨的不斷忠告。越是身處輝煌的時候,越是要強調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這一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徵。

  • 2 # 東方京川

    “憂患"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諸子百家對此都有論述,後為儒家大力提倡,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集中表現為居安思危的意識,這種意識使人即使身處順境,也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對危機視而不見,麻木不仁,甚至自我陶醉。

    越是身處輝煌的時候,越是要強調憂患意識。這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徵。

  • 3 # 梵易1

    憂患與安樂,對應的是生與死,可以說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意識和思維,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天下,都必須時刻關注,一刻也不要掉以輕心。

    何以生,時憂患則生,所以生於憂患。何以死,時安樂則死,所以死於安樂。為什麼說戲子誤國?就是讓你沉迷於安樂,用明星作糖衣炮彈,用明星作心靈雞湯。這樣作使什麼死於安樂?使道德死於安樂,使精神死於安樂,使家國天下死於安樂,使文化死於安樂。這樣一來,家不象家,國不象國,文化不象文化,使中華民族魂飛魂散,談何生?

    一個民族要想生,就只有時刻不忘憂患,時刻警惕安樂。

  • 4 # 誠明說

    作為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還是非常顯著的。

    首先是,政治安全方面。比如為了保證皇權的穩定接替,有了嫡長子繼承製,在立賢和立長之間做出了取捨,就是憂患意識的體現。還有執政安全,帝王雖說是承接天命,卻不是永續傳承,必須要靠德政爭取民心,不可忽視民心向背。

    其次,領土安全方面。素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說,備戰打仗,守護疆土。西方王朝有的沒有常備軍,有戰事的時候,再去徵兵,就為時過晚了。

    再次,糧食安全方面。古代農業靠天吃飯,遇到荒年,就會出現糧食欠產,發生饑荒。所以,農民便會盡量儲備糧食以備不時之需。而政府也是要儲備糧食備荒備戰。

    最後,人生的憂患意識也非常強烈。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都深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憂患意識,供參考!

  • 5 # 淡粥飯鹹

    民諺雲: 晴帶雨傘,飽帶飢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患意識不是杞人憂天,而是那種希望找出對應方案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的急迫心情。理性的將憂患意識轉化成規劃和預案,對於個人,可以是學習和職業規劃、家庭發展規劃;對於國家,就是國家發展規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 6 # 江華瑤妹

    憂患意識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推動著人類自身的前進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從憂惠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起源和發展變化入手,把人們的憂患意識分為自然憂患意識、人自身憂患意識和社會憂患意識,不斷加強學習和修養;始終保持對社會和國家的憂患意識,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 7 # 牧笛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超越自我的歷史使命感。一個人自我擔憂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的本能。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能真正體現生命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是把自我擔憂提升到對國家、民族乃至人類前途命運的擔憂,並且把它放在首位。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蘇洵《管仲論》)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二、居安思危的超常預見力。從承平中預見危機,從有利中發現不利,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是憂患意識最可貴的地方。古人論述有很多。《周易·既濟》上說:“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君子總是想著可能發生的禍害,預先做出防範。黃帝內經》也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一個人已經病入膏肓、一個地方亂成一鍋粥了,再來治、再來收拾說什麼都晚了。這是一種底線思維哲學,是事物發展的臨界點。至於如何見微知著,治病於“未病”、平亂於“未亂”,就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定力、智慧、膽識和才能以及冷靜的頭腦和博大的情懷。

    三、身居其位的社會責任心。古人提倡憂患意識,主要是針對帝王在內的國家管理者和有地位有影響的人。《周易》、《論語》、《孟子》中提到的都是“大人”、“君子”、“聖人”,內容也多是與治國、御民、教化等相關。但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傳承發展到了今天,社會責任心已經不單單指領袖政要、達官貴人,而是指向了全社會,指向了我們每一個人。一個人要“在其位要謀其政”,一個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一個國家要為全體人民謀福祉。這才是傳統文化中憂患意識的要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農村發展種植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