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孔子不但有,還很多。

    孔子剛去世的時候,被魯哀公給了個“尼父”的諡號,當然,歷代對這個尼父是不是諡號有爭議,筆者傾向為是。

    漢平帝時,王莽專政,給孔子後人封了個褒成侯,順帶追了孔子一個褒成宣尼公的爵,這個“宣尼”就是諡號。宋人劉敞做過解釋:褒成,是國號,宣尼是諡號,公是爵位;褒成宣尼公,意思就是河間獻王這樣理解。

    但是儒家後代子弟對王莽封的這個諡號並不買賬,元人姚燧說這是王莽的“奸謀”。

    到了北魏孝文帝搞漢化,給孔子定了個“文聖尼父”的諡號。

    到了唐代,唐太宗尊稱孔子為“宣父”,唐中宗又定了個“文宣”的諡號,唐玄宗又追了個“文宣王”。至此,孔子正式脫離公侯陣列,晉級為王。

    但是“文宣王”很多人認為不合適,唐末就有宰相申請在“文宣王”的基礎上加追一個“哲“字。

    宋真宗時候,進一步追諡,為“玄聖文宣王”,但是沒幾年,宋真宗夢到祖先對此很不滿意,認為“玄”字不能亂用,只能給祖先用。於是避諱,改為“至聖文宣王”。

    元代,繼續加諡,元武宗追了“大成至聖文宣王”。至此,孔子的諡號達到頂峰。

    至此,孔子八百年王爵被無情剝奪。

    清代,順治先是恢復了大成文宣,但是依然沒王爵,稱先師。可是後來又改了回去,依然沿用明代諡號,稱至聖先師。

    民國之後就不講究這個了。

    這裡說的其實不全,只是說了主要的諡號。孔子諡號最高的是西夏人追的:“文宣帝”,但是畢竟不是正統,大家不認。其他的,北周靜帝,隋文帝,唐代高祖,高宗以及武則天等都封過,但是影響不大,就不說了。

  • 2 # 說史學識

    首先我們要明白諡號是什麼?由何而來?

    在古代,古人受中華文化影響,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說清楚的,而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

    所謂諡號,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而孔子,作為中國古代的聖人,他的諡號有很多。

    孔子有史可考最早的一個諡號獲封於東周魯哀公,諡號“尼父”,也稱“尼甫”。可能跟孔子的字有關,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這裡的父是敬稱。

    到了西漢漢平帝,孔子的諡號變成了“褒成宣尼公”,因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為褒成君。

    至東漢漢和帝,諡號“褒尊侯”,名字還帶“褒”,只是由“公”變成了“侯”。

    時間到了北魏,孝文帝封孔子“文聖尼父”,“文聖”為諡號。至此孔子的諡號中終於有了“聖”。

    北周,靜帝,孔子諡號“鄒國公”。(個人感覺這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

    隋朝,隋文帝,孔子諡號“先師尼父”。

    由唐朝起,各個帝王對孔子都起了不同的諡號:唐高祖的“先師”,沿用了隋朝,只是把“尼父”去了;唐太宗的“先聖”,只是由於隋至初唐時奠禮以周公為先,孔子為先師,到了唐太宗這裡,廢周公,以孔子為先聖;唐高宗的“太師”;武則天時的“隆道公”(這個怎麼說呢,女皇就是不一樣啊);以及唐玄宗的“文宣王”,到了這裡,孔子諡號正式由“公侯”成“王”了。

    宋朝則在“文宣王”此基礎上擴充套件了,宋真宗的兩次孔子諡號:“玄聖文宣王”“至聖文宣王”。

    到了西夏,這個由北方少數民族黨項人建立的朝代,將王成帝升級了,孔子諡號由此變成了“文宣帝”。

    最後的元明清三代,由元成宗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到明世宗“至聖先師”,最後變成清世祖順治二年的“大成至聖文宣先師”以及順治14年的“至聖先師”。

    中華民國之後,人們就對孔子的諡號不太講究了。

    這些孔子諡號都是古書史上有據可考的部分,一些不可考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中國家長不讓孩子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