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十一瀾
-
2 # 小老大192231627
盛世習文,亂世習武,是說在和平時期學習文化(文學)方面的,在戰亂時期學習武術方面的。因為和平時期,武術相對來說不是緊迫的,需要學習和發展的,而在戰亂時期則相反,需要學習發展武術以自保和保護國家人民不受欺負,這樣就會在不同的時期學有所長,有所發展。在國家安定昌盛的時候,讀書考取功名。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學習武藝保家衛國。
-
3 # 江城付
“盛世學文,亂世學武”,我相信一般的道理大家都懂,因為本來就是那麼一回事:相符。在這裡,我要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句熟語是說給誰聽的――封建時代尋找出路謀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換而言之,就是年輕人或讀書人。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年輕人“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所謂的正途就是與帝王掛鉤,以真才為媒,風雨人生,無論治亂。但是時代發展到了今天,沒了帝王,我們的年輕人又該堅持什麼樣的取向呢?還有國家,還有社會,還有人民,還有生活,還有我們自己,一個大寫的頂天立地的“我”嘛!
我們既可以學以報國,從事科研、教育、著書、從政、參軍,也可以經商、務農、醫護、生產等。生活豐富多采,人生取向各異,所謂百姓者,百業也。三觀正者,與時俱進,沒有理想,只要安居樂業守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也沒有什麼不好!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帝王一去不復返,文明大不同,以人為本,青年人大有可為,即使是一位平凡的流行歌者,既可以哼出生活的小調,也可以迸發時代的最強音。
-
4 # 建林君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
很好的詮釋在亂世除了保命之外,一個人的武力值不僅能保命,還能在亂世中有所作為。不管是古代的刀杆子還是近現代的槍桿子,在亂世筆桿子是幹不過槍桿子的,那風花雪月,那耕讀靜好,那苦讀博聞於亂世中都如夢幻泡影。
也許,有人會說民國時期出了很多大師,魯迅還棄醫學文呢。民國大師於亂世中,個人成就受客觀環境限制很大,今天他們所受到的讚譽,更多來自於他們碰巧處在新舊文化的交介面,後世於此給予了他們很高的評價。
而魯迅更是一個特例,與其說他棄醫學文,不如說他以筆代槍,是在亂世中衝向前頭的一把筆槍,槍短一分則險,所以他是不折不扣劍走偏鋒的槍桿子,火藥味很重。
而那些真正走向人生巔峰的,都是棄文學武、投筆從戎者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等,毛主席之所以成為亂世中崛起的王者,因為武力值槓槓的,他在政治軍事上的天賦決定了他成就的高度,而詩詞文學只是滋養他的佐料。
對小民來說與其任人宰割,不如亂世學武,是自保與自救,活著才有將來,要生存就要學武,要出頭更要學武。
繁華盛世,不為生存而惶惶,是為生活而來,生存與生活二者差別可是大也。存,是為了儲存性命,沒有質量可求;活,是為活色生香,活出格調與品質。亂世兵戈,需要武來平天下,槍桿子才是王道;盛世繁華,需要文來安邦治國,筆桿子才是大道。
盛世學文從大的方面來講,學文有大好的市場,有前途前景,何樂而不為呢?從小的方面來說,即可養家餬口,也可陶冶滋養生活,還有比這更好的選擇嗎?
回覆列表
先說說一句中國的老話:盛世收藏,亂世黃金。
盛世時期,經濟繁華且秩序良好,古玩字畫這種東西,肯定會不斷增值、而且不容易受到損壞。亂世時期,古董就不行了,又有貶值風險、又容易破碎。所以,亂世時人們喜歡黃金:宜使用不貶值易保管好攜帶……
同樣的道理,盛世學文好做官(發財),亂世學武易出頭(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