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音屋

    中國畫是毛筆和宣紙的5000年傳統繪畫,注重寫意。和油畫寫實不一樣。

    國畫有豐厚淵博的流傳,技法嫻熟,並一直在推陳出新,國畫分工筆和寫意,寫意就畫的很草,而工筆是可以畫的很細緻的。國畫注重感情的透入,詩畫合一,講究繪畫構圖的境界

    油畫注重物件的形體光影的描述,寫實而立體。

    兩種風格各有所長,學美術的都會學習的,都是美術的基礎,不必厚此薄彼。

    文化要互相輝映才更燦爛

  • 2 # shayla

    國畫注重神,油畫注重實。國畫的精神跟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如中國古代的服裝,以流暢舒適為美;所以國畫的意境和神韻最為動人,寥寥幾筆足以抒胸意。而油畫在寫實中展現內在精神,講究技巧和色調,乃至光的環境很重要。兩者追求的境界不一樣。

  • 3 # 箐風軒人

    中國畫與油畫的立意不同,中國畫的內涵是哲學;而西方油畫所表達的是現實科學。因為世界觀(人文觀念)不同,所以所表達的形式亦不同。

  • 4 # 詩夜城主

    繪畫、繪畫、繪畫,說到有關於繪畫藝術,人們很自然的就會將國畫與油畫聯絡在一起,它們各有風格特色,也是中西方繪畫藝術的主流畫種,國畫寫意,油畫寫實,有不同之處,也有相似之處,那麼,中國畫為什麼不像油畫那樣立體感強呢?

    中國畫與油畫的立體感

    開篇簡單提到,國畫寫意,油畫寫實,有不同之處,也有相似之處,繪畫藝術的“寫意與寫實”相互參雜著,帶給了全新的視覺效果,比如,原本以線條為載體的國畫,也已經採用了素描,為何這樣?只能說,透過素描可以讓國畫的空間立體感更明顯些,

    其實,國畫採用了素描之後,其已經有了寫實的元素了,因為,油畫注重寫實,素描是油畫的一切基礎,目前為止,國畫的素描與油畫的素描有什麼不一樣,估計沒有,而是國畫藉助了油畫的素描,記住了,是藉助而已;之所以說油畫也有寫意元素,那是因為油畫將色彩轉換為光影的成分逐漸增多,

    雖然中國畫有了素描之後,但立體感依舊不如油畫的立體感強,最主要原因是,視覺效果的差異,國畫墨分五色,卻不如油畫豐富的色彩,色彩與色彩之間不僅形成了全新的色彩,而且還塑造成了一個新的整體,更何況,色彩有了,形就成了,

    五花八門的色彩,無形之中不知多了幾個“形”,而且還有素描基礎,試問一下,這樣的立體感強不強呢?這麼說吧,即使國畫的素描完全成熟,在色彩上也不如油畫那樣豐富,畢竟國畫是以“筆墨線條”為載體的,而且墨也稱不上是色彩,所以在視覺效果上,國畫自熱而然給人的立體感就不如油畫那麼強烈,總結一句話,繪畫藝術畫面的立體感,很大一部分是由顏料屬性決定。

  • 5 # 魯卡爾

    中國畫與西畫表觀物體手段不一樣,中國畫講究用線,西畫講用面。中國畫用線的粗細,疏密關係表現立體感,西畫用面明暗灰白調了表現立體感。中國畫抽象概括富有想像空間;西畫直觀逼真想像空間少。

  • 6 # 鴻鵠迎罡

    早在中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畫家兼繪畫理論家謝赫,對中國畫的本質發表了深刻的見解,這個見解就是繪畫界常說的“謝赫六法”,到現在依然是創作和欣賞中國畫的指導性觀點。謝赫六法對中國畫審美趣味的重要性,依次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

    把“氣韻生動”和“骨法用筆”放在前兩位,可見,中國畫從來都不是以體現作品的立體感和造型感為主,而是把如何表現作品的整體氣韻和書寫性,作為本質追求。

    “氣韻生動”是指作品要跟人一樣,看起來要有精氣神,有延綿不絕的氣息,要體現出生動活潑的趣味,不能像沒有生命力的東西一樣看起來死氣沉沉,毫無生機。

    骨法用筆,是指中國畫是以書法線條作為造型手段的,要在繪畫中體現書法用筆的趣味,能用形態各異的線條,準確地把物象的質感和輪廓表現出來。

    而“應物象形”是指畫出來的物象要基本符合原貌,不能跟原貌差異太大。應物象形被放到第三位,已經說明中國畫在外形上已經不是那麼看重。

    唐代書畫家張璪說得更透徹,他對國畫的理解有一句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意思是說,創作中國畫時,雖然師法的是自然形象,但最終要把自然形象上升到自己內心的形象,畫出自己心裡理想的形象,才是中國畫的根本目的。

    因此,可以說,追求外在的真實不是中國畫的目的,中國畫是採用散點透視法而形成的一種平面畫法,對立體感不感冒。

    油畫自誕生之初,就是以“摹仿論”為基本的創作理念,西方藝術家認為,藝術源於對自然萬物的模仿,是在模仿中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創作手法,如,採取焦點透視法觀察物象,保證了畫面的深遠關係。透過啟用模特創作,展現畫面的光影明暗關係,保證了畫面造型的真實感。

    更重要的是,油畫中的物象是嚴格遵循比例大小的,並且,油畫中物象的造型是用色塊來構成,不像國畫那樣主要以線條來造型,色塊比起線條,在體積感和質感上要更加有衝擊力,色塊的薄厚和亮暗還能加深視覺感受力,整個看起來,油畫的立體感要遠遠超過國畫。

  • 7 # 水墨畫家陳莊

    中國畫的繪畫意念如中國的太極,無我忘我,天人合一,講究一個“意”字,意韻、逸氣、意念,萬物意為先。1500年前南朝謝赫《古畫品錄》裡的六法論第一條,氣韻生動,講的就是意,氣韻之意。再借用齊白石老人一句話: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中國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

    可以看出,中國畫不過份追求形,而強調“意”。這就是中國畫在造型上沒有油畫立體感強的原因所在。

    還有,中國畫的筆墨材料不善於表達立體感,筆墨是寫來的,墨是單純的,色彩也是單純的,比如中國畫的色彩運用有“青綠”、“淺絳”之分,青綠兩三種色彩,淺絳兩三種色彩,把整個畫面表現出來,力求簡潔統一,理所當然沒有了油畫色彩的立體感。

  • 8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這是因中國畫創作理念有關。中國畫第一注重的是形(而是意像的,形具神失)講求的是意念的真,不是自然的真)還有看重線(所以有,墨不欺線,彩不障墨)只作薄淡的渲染,有些陰陽感就行。再就是不像油畫一樣有光和投影的襯托。所以就不象油畫那麼的有立體感。

    油畫注重的是體(積)非常強調物像的體,面層次。加上採錄自然光影環境。所以感覺真實,就很立體。

  • 9 # 書中花開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中西文化的差異,還有就是我們的國畫和國外油畫的畫法和工具都是不一樣,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畫家們所追求的藝術的旨趣不一樣,在中國美術家的眼裡,國畫的味兒就應該是這樣,當然油畫也有可取的地方,看著很真實,而國畫顯得很飄渺模糊,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我們國畫的藝術地位。

    記得小的時候看一些彩色圖片,尤其是那些外國的油畫作品的時候,我總是在猜測:這到底是拍攝的,還是畫出來的,因為畫作實在是太逼真、太像了,眼睛裡點點的血絲都看的清清楚楚,眉毛也是一根根的,就像拍攝照片一樣。但是有幾次我都判斷錯了,我以為那是真的人物,其實那完全是假的,是畫家畫出來的。

    可見油畫特別是人物油畫,真可以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因為太像。也就是說那明明是一張虛擬的話,但是因為逼真,它就會讓人覺得這肯定是一副拍攝的作品。以前都是一個人瞎捉摸,沒想到竟然有與我一樣的人。但是也並非所有的油畫那麼“像”,也有的油畫一眼就能看出是畫出來的。與此相反的是,國畫要麼就是用圓潤線條一筆勾勒,就像簡筆畫一樣的簡單,有的還是很像的,有的就顯得太粗線條了。

    國外畫油畫的時候考慮到光影的問題,但似乎國畫就沒有這些顧慮,只要將自己心中所想洋洋灑灑的畫出來就好了,國畫更加的恣意瀟灑,而油畫的講究更多。太過講究、太注重繪畫的方式方法,好像離藝術的本意有點遠了。如果單單為了追求畫作的“像”而精心勾勒,反覆研磨,我覺得這就不是藝術了。意思就是修心養性的,而如果刻意的為作畫而作畫,而畫出來的畫作肯定是沒有靈氣的。雖然油畫看著很“像”,但我更欣賞國畫中那種渺遠的、隨心所欲的達觀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農村建房,屋頂用幾分的水路跑水快,還要能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