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a172943900

    教育過程中只要不是以侮辱的方式,一般而言不存在不尊重,家長只是尊從傳統教育的形式,非要上升到道德層面,那你就輸了。對孩子的教育,看你秉承的哪種方式,如果認定了就不耍朝三暮四,否則註定失敗。

  • 2 # YAOYAO媽

    首先,家長教導孩子不分場合地點,是因為“家長權威”的思想在作怪。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控制物,可以隨時隨地教育,尤其是遇到孩子哭喊打鬧的時候,家長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那麼,咱們就要討論一下,家長教育孩子是義務,是責任,但是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換位思考,你在單位,接受批評,是喜歡領導當眾訓斥你,還是叫到辦公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呢?如果家長不注意孩子的情緒,孩子未必會聽進去你的教導,甚至可能會逆反,變本加厲。

    再次,家長教育孩子絕不是一兩句訓斥就能馴服孩子的。舉個例子,我帶孩子上早教的時候,遇到一個兩歲多的女孩子,特別喜歡玩高鞦韆,她的保姆一推就是一兩個小時,不管是奶奶喊,還是保姆勸,孩子就是不下來。其實,那個鞦韆是很危險的,不適合3歲以下寶寶玩。但是孩子特別任性,一勸就高聲喊叫,整個樓層都能聽見。家長拿這個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有一次這個孩子把我們家孩子撞倒了,自己也嚇壞了,從此再也不敢坐高鞦韆了。

    這說明孩子是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和意識的,你勸她下來吧,回家吃飯吧,她沒有從心裡認可你的教導。而且當眾訓她,她會跟你較勁,就是不從。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這家人只是說教,並沒有實際行動起來,李玫瑾教授不是也說過這樣的觀點麼,就是如果孩子要撒潑,就讓他撒個夠。而且有時候沉默的力量更大。這家長就應該在勸說幾次無果之後,穿上衣服果斷離開,在附近觀察,而不是恐嚇,“你再不走我就自己走了”。

    也可以正面引導,換一種方式。比如說,在玩之前給孩子一個計時器,規定只能玩一小時。通過幾個遊戲,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說話算話的好習慣。

    另外,危險意識要從點滴起有意識地訓練,比如坐汽車的時候,問孩子敢跳下去嗎?孩子一定會說不敢,就要讓孩子聯想到高鞦韆,蕩起來的時候也很快,摔下來會很疼。

    那是不是說,孩子就不能訓斥了?

    當然不是,在孩子遇到行為需要及時制止的時候,一定要嚴厲訓斥。只有平時的柔聲細語,才能讓孩子懼怕家長突如其來的呵斥。比如,孩子正在玩打火機,這時候不立即訓斥,還能等嗎?

    總之,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遇到問題,從生活中,從細節處去引導,而不是簡單的命令。強硬訓斥孩子,以及不分場合地點不給孩子留面子,這樣簡單粗暴的家長,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孩子要是變得叛逆了怎麼辦?

  • 3 # 婉蔓小時光

    說說我的看法,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懂得尊重孩子,在我看來與歷史根源有關係吧,一些父母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受父祖輩的影響比較深,傳統思想的家長權威。有的父母推崇棍棒式教育,家長在很多時候掌握著話語權,對孩子過嚴要求,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有些孩子不但沒能如父母期望那樣成才,反而變得叛逆。

    我覺得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家長應該改變傳統觀念,懂得在平時的教育中體會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1.父母言行一致

    父母平時應還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遇到事情以身作則,給孩子的承諾儘量做到,不隨便承諾達不到的事情,向孩子展現一個誠實守信,敢於承擔責任的形象。

    給孩子空間,相信孩子

    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得家長來做,孩子沒有了自由的空間和獨立自主的動手能力。結果孩子卻不領情,甚至出現叛逆心理。家長應該給孩子做主的機會,讓他們透過自身切實的體驗去積累經驗。

    2.耐心傾聽

    有些家長與孩子說話的方式就像領導問話一樣嚴肅,家長應該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和孩子去交流。重視孩子的想法,增加與孩子互動交流的機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3.和孩子好好說話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想到的就是去吼孩子,訓斥他們。但是事情已經出了,我覺得家長首先應該冷靜的去處理,然後讓孩子真正認識到事情的錯誤在哪裡,幫助孩子去改正。當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好的時候,父母應該大方的給予肯定,不要吝嗇自己誇讚的詞語,俗話說,好孩子子是誇出來的,適當的給孩子肯定,孩子會更有自信朝著好的方向前行。

    4.學習教育知識,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成長起來的,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平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行,正式自身存在的問題,儘量去改正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成長環境與我們小時候有著很大的變化,所以家長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都應跟著進步。家長們應平時多看權威育兒類的書籍或影片,多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知識,和孩子共同成長。

    最後,我覺的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尊重是相互的,父母展現給孩子什麼是尊重,孩子才會學會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 4 # 秀峰美文

    教導孩子,是教會孩子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使孩子逐步懂得明辯是非。尊重孩子,是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是對孩子自主權的認同,讓他學會獨立思考。

    無論是教導還是尊重,出發點只有一個:關愛孩子。關愛要儘可能把握好寸度,如果尺度不恰當,肯定會使孩子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 5 # 收納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其中受封建社會影響最深。什麼男尊女卑,父命難違等等。都體現出一種男女不平等,子女必須服從父母的意願。

    但隨著改革開放40年以來,華人的育兒觀念已經發現了巨大的改變。作為80後的我們,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更注重實用性。加之誕生在網際網路新時代下得我們,育兒觀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我們更加註重孩子的教育,明白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關鍵。

    我們這一代也敢於嘗試,畢竟我們從小就接受嘗試最多的一代!

    《正面管教》開門見山就說清楚了一個概念,這裡的管教就是彼此尊重,和善而堅定的原則!

    尊重是相互的,不是父母一廂情願,如果父母天天說教,而高高再上,這樣的教育沒有執行力!長期來看也是沒有效果的。

    育兒不單單只是管教自己家的孩子,而是如何與家人相處,給每個家庭成員找到合適得到歸宿感和存在感才是尊重。

  • 6 # 超越平凡161778296

    中國的教育受幾千年孔孟儒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家庭教育思想受"三綱 五常"的影響,孩子必須聽家長的,無論是什麼情況,打罵孩子家長認為這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不認為自己的錯誤,不認為對孩子不尊重,這就是父對子的管教,這就是所謂的"父為子綱"的封建思想在做祟;個別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打罵、管教不存在不尊重,封建意識作怪,法律意識不強,平等人權思想淡漠,遭成了這種思想的產生。

    教育孩子時必須考慮到孩子的尊嚴,要尊重孩子,孩子做了錯事,家長引導孩子認識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錯的,找出錯的原因;如果家長做錯了丶做急了,家長要誠懇的向孩子道歉,不要放不下駕子,父子是平等,這樣孩子會更尊重長輩,家長同孩子在問題上會更好溝通,真正建立起家長與孩子的平等關係,互相尊重的父子關係,和諧文明的家庭關係。

  • 7 # 清風清風

    中國家長的觀念是我的孩子我怎麼管是我的事,與他人無關,潛意識中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人物品”,是自己未完成理想的延續。

    中國教育也有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懂事,需要教育,要打才能改。

    孩子雖然是家長生命的延續,卻又是獨立的個體。他雖然依靠父母家人生活,卻會有獨特的思想。

    孩子越大對父母的依賴會越少,家長還是按照孩子小時候對待,他就像毛毛蟲需要脫出繭才能蛻變蝴蝶一樣,打破以前的模式,探索新的世界,這就是叛逆期的矛盾。

    孩子成長過程就是家長要放手的過程。

  • 8 # 太湖小月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孩子很難教育,以前的教育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孩子該怎麼教育呢,真的是難倒了大部分的父母了。

    中國的家長不尊重孩子也是受了上一輩人的思想薰陶,認為“棍棒下出孝子”,優秀的子女是打出來的,現在的80後的家長雖然不會打孩子,但思想觀念還是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說了算,不需要尊重。其實現在的孩子和過去的孩子生長環境有了翻天覆地變化,他們的思想也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了。

    以前的小孩子從小就是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回家後幫父母做些家務活,認為父母說的做的都是對的。當第一天踏進校園大門,父母就會把教育孩子的大任交給老師了,那時候父母為了給孩子吃口飽飯,從早到晚都在地裡幹活,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的。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看電腦和手機,懂得很多,在沒有上學之前,有些小孩的思想已經很成熟,相對懂得較多,跟以前的小孩子完全不一樣。再說現在的家庭孩子比較少,父母及爺爺奶奶都把他們當成寶貝,也導致現在的小孩根本不知天高地厚,到了學校老師也不敢得罪他們,更多的是讓家長自己教育。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同時也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樣孩子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你也可以更好的瞭解孩子的想法,那你就可以對症下藥了,輕鬆的引導好孩子了。

  • 9 # 小黑影視yf

    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家長不要把孩子物化,要給予孩子尊重。舉例:孩子不是一個水杯,你要放在桌子上,就必須放在桌子上。她是一個完整的人。

  • 10 # 伊頓名師

    中國家長在教導孩子時會出現不尊重孩子的情況,這與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就像中國老輩的父母一樣,雖然愛孩子,卻不懂得表達。即使孩子考了第二名,心理覺得還不錯,嘴上卻不會表揚孩子,只會問第一名是誰。我們雖愛孩子,但那種愛的方式不一定是孩子所能接受的,所以就會出現孩子認為的不尊重自己的表現。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該怎樣尊重孩子,小伊老師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尊重孩子的選擇。比如孩子喜歡的衣物學習用品等不要刻意地去評價,這些最好讓孩子自己去選,別給孩子包攬了,而是讓孩子按自己的喜好去選擇。

    2.把孩子當作家庭成員而不是小孩子。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事務中來,比如干家務活,家庭旅遊計劃等等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則可以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通常很反感孩子的某些行為,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過問題。比如孩子的交友問題。一般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交到一個可以給自己帶來幫助的朋友,也就是所謂的諍友。但卻忽略了孩子多年培養起來的感情。針對於這種情況,要先肯定孩子的朋友的一些優點,然後再跟孩子去做溝通,在孩子能接受的前提下,讓還在再去結交新的朋友。

    4.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自由和空間。這就要求父母尊重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不要過度地去幹預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去思考和成長,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可以去批評,而是讓孩子學會去總結和反思。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去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租購同權對於外地人子女入學,是否有實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