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拍客張光林
-
2 # 手機黨拍
手機拍攝,製作“流雲如水”效果的3種方法:
拍攝帶天空的畫面時,想將雲朵拍出“行雲流水”的效果,用手機就能拍攝,也可以通過手機後期作出類似特效,都能實現。
想將雲朵拍出“流雲動感”,只要手機有“長曝光”模式,藉助手機三腳架,拍攝10分鐘左右,就能拍出效果來。
如果手機沒有專業模式,也沒所謂,可以通過後期製作出類似效果。
▼ 通過後期製作“行雲流水”特效:製作方法很簡單,手機只需3步就能完成。
如果沒什麼後期功底,擔心做不好,小月再教你“一鍵換天”的方法,一學就會。
▼ 比如:下圖“一鍵換天”特效將一張帶天空的畫面,通過後期“一鍵換天”,變成行雲流水畫面。
以上這三種手機拍攝、製作“行雲流水”的方法,在日常拍攝風光片時都可以用上,小月整理成詳細的方法,分享給需要的夥伴們,希望有幫助。
一、手機如何拍攝“流雲”畫面?前面小月提過,想用手機拍出“流雲”動感畫面,需要用“長曝光”模式拍攝,現在好多手機都帶這種模式。
▼ 具體拍攝時有3個關鍵點:
1-開啟手機“絲絹流水”模式相機→ 更多→ 流光快門 → 絲絹流水
2-準備手機三腳架|穩定手機因為需要“長曝光”拍攝大概10分鐘以上,為了保證畫面清晰,手機的穩定性很關鍵。
3-取景時儘量選擇多雲天空。多雲,有風的天空,最適合拍攝“行雲流水”。
二、手機3步製作“流雲”特效:想將一張普通的“藍天白雲”風景照,後期製作出“流雲”效果,可以藉助手機後期工具實現。
手機開啟(或下載)picsAr t—— 圖片創意特效工具(提醒:免費下載工具,如使用中提示“免費試用3天”請直接關閉或跳過,可繼續使用免費素材)
(二)手機3步製作特效:2-選擇“模糊”特效
4-移動“對焦點”,可確定流雲運動方向。
5-開啟“變焦”工具欄,調整數值,可變化特效強弱效果。
7-選擇“橡皮擦”工具
8-將除雲朵外模糊畫面擦除,恢復至原圖清晰度
以上,我們通過詳細的三步,在原圖基礎上,將雲朵變為“流雲”效果。方法不難,但“定焦”的位置,以及擦除位置很關鍵,需要多練習。
三、手機如何“一鍵換天”:如果覺得上面的方法有些難度,那就試試“一鍵換天”,使用軟體自帶的“藍天”模板,多種效果,逼真度很高。
手機開啟(或下載)MIX — 被稱為“濾鏡大師”,其中的“藍天濾鏡”可以一鍵換各種天象,很神奇。
2-選擇“漫空祥雲”濾鏡(提醒,初次使用軟體,需先去素材庫,免費下載喜歡的濾鏡)
3-選擇“S505"濾鏡
以上,小月分享了用手機如何拍攝流雲效果,以及兩種後期製作方法。外出拍風光,有云的天氣裡,記得試試看。
-
3 # 遊攝天下
想把移動的雲拍成流水的狀態,這就要運用慢門拍攝,所謂的慢門就是低於三十分子一秒以下的速度。在光圈,感光度恆定的前提下根據環境光的情況可以自行設定相機的曝光時間,比如1/15.1/10等等,視情況而定。還有就是使用b門,b門一般用快門線連線相機根據經驗掌握拍攝時間。無論是快門設定引數還是使用b門拍攝都需要使用穩定的三角架來完成,才能使照片主題對焦清晰,手持拍攝很難完成。拍攝這樣的題材,為了達到曝光準確還會用到減光鏡,就是在鏡頭上再加一個濾鏡以減少光線進入量,來保證長時間曝光不至於曝光過度。
-
4 # 鄭在街頭
1.需要用到三腳架,再買一個控制器,將相機調到b門,快門調慢,光圈調大。
2.想拍出絲綢般的效果,需要買一個減光鏡,並且減光鏡不能低與uv鏡的質量。
回覆列表
想要拍攝出“流雲如水”的效果,實際上與拍攝流水如絲綢、車燈如流光、高天流雲、黑雲壓城城欲摧等等畫面時,原理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關鍵是處理好靜與動、流與不流的關係。
我們以流水如絲綢的拍攝為例,說說拍攝的過程。
第一、三腳架固定相機是必須。上面提到的靜與動,靜的保證就是相機的位置固定。既然想拍攝流水如絲綢,這個場景中一定同時存在著動的元素——流水,也一定存在著流水之外靜的元素,不可能都是動態的,也不可能都是靜態的,不然的話,你的一切考慮都是作廢的。有了三腳架的對相機的固定,就能將靜的元素固定下來、描寫出來,成為後來畫面中的靜,這是基礎的基礎。
當拍攝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慢”的時候,流水就會出現一定“糊”和一定的“虛”,這個糊或虛就是我們需要刻畫動態的手段。一般的流水當拍攝速度在1/20—1/4秒的時候,這個動態過程就會有明顯的呈現,具體是多少,不好說,必須要看當時、當景的實際,所以,這種拍攝一般不可能一次成功,必須經過多次的試拍和比較才能確定。
這裡的拍攝,會遇上一個大困難,就是當我們的拍攝速度慢到一定數值的時候,就會出現過曝的結果,所以,一般都要採取小光圈的手段,甚至需要動用減光鏡之類的配件;如果是夜間拍攝,這個矛盾可能會緩解一些。
採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必擔憂因為單張拍攝時間過長而造成的過曝,而且在後期選擇和“錄取”時,會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第四、多重曝光也是手段之一,但不建議使用。多重曝光的原理與上面所說的堆疊手段相類似,但是,它採取的是簡單疊加,時間間隔上也不好掌控,合成的畫面一定會出現簡單的重影,主體也不能寫實。
小結一下的話,就是“三腳架+較小光圈+拍攝多張+後期堆疊=流水如絲綢”,拍攝行雲流水、路道夜色車軌等等,可以仿照上面如法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