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ast

    我們常用的圓頭指甲鉗是美華人在 1896 發明出來的,比起剪刀來不傷手更安全,現在幾乎是人手標配了。都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指甲鉗的製作也不簡單吶!

    衝壓成型

    指甲鉗最主要的部件就是 3 個長長的金屬夾片了,工業上是用衝壓機靠大力多次擠壓制作出來的。液壓機是把最開始四四方方的金屬片,壓進這些細微改變形狀的衝壓模裡,像下圖這一長溜的夾片就是每次衝壓改變後的形狀。

    細節圖可以看到夾片的邊邊角角,一開始又鈍又直的,每經過一次衝壓,就是一次整修,做出需要的弧形和孔洞來。

    拋光處理

    金屬夾片和碾磨用的石頭,再混上有機酸,一起震動打磨上 20 個小時。這個緩慢溫和的拋光過程可以讓夾片的金屬表面異常光滑,下圖可以看到前後對比。

    組裝環節

    為了把兩個夾片鎖在一起,工人會把鉚釘用機器打入夾片握把的那一端。

    鉚釘是分正反各一半的,正面的打進去以後,反面的還要再打一次,這樣使用時就不會扭開來了。

    接著用磨砂機把尾端磨平整,磨去些不規則的稜角。

    之後還要固定在夾具上,把刀口一端打磨成統一標準的弧度。

    夾片準備好後,就可以安裝扳手了。在剪刀齒中間鑽一個洞,然後壓上溝痕,能讓扳手能更緊密穩固地安裝在夾片上。

    扳手接著一個個被裝到夾具上,在側面位置鑽洞,小洞的大小剛好能容納一根直徑 1.3 毫米的插銷。下圖就是打孔和側面看小孔。

    工人再將一個大螺栓放進剪刀端的孔洞裡,安裝上扳手,螺栓和刀體連線部分有個小洞,和之前側面打的小洞連通,放進一根插銷,就把刀體固定住了。小時候手欠,這個環節我想很多小可愛都自己組裝過吧...

    現在有些指甲鉗的大螺栓末端是個不完全封閉的小洞,扳手設計成可以扣進去,就不需要打小洞和裝插銷固定了。

    清洗環節

    指甲鉗的所有零件都已經組裝好了,但還有些油汙殘留,需要放入這個機器進行超聲波洗滌,和眼鏡店裡洗眼鏡的裝置是一樣。

    精磨加工

    然後工人把刀口端在磨輪上再精磨到鋒利,這就很需要技巧和經驗了。

    蝕刻記號

    再用酸性溶液搭配正負電極,在指甲鉗上蝕刻出公司的 logo 和物品編號。

    質量檢查

    最後,質檢員會做抽檢。在燈光下開閉刀片,看是否對齊,還會用紙片測試指甲鉗的使用,通過後就完成一把指甲鉗的製作啦~

    我是翻了我媽的指甲鉗套裝,才知道指甲鉗還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比如適合腳趾的傾斜角度,還有專門剪死角的....

    另外,附贈剪指甲的正確步驟是:先用溫熱水洗手或洗腳,能讓指甲「軟」一些,好剪很多;然後大概對著指尖平齊的地方,把指甲剪平,再修磨兩側。

    校對:江小喪、王叉叉

    文中 Gif 擷取自:Discovery《How it"s Made》S16E09

  • 2 # 楓葉173

    肯定是的,雖然指甲刀很小,但缺少那一道打造的過程都不可以。指甲刀利用的是槓桿原理,製造的所有過程都是為加大槓桿的力度而努力,指甲刀製造的過程也是為了兩個刀片能達到最佳合作的過程。

  • 3 # 慕什塔戈

    當今的中國正在逐步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業強國,乃至創新型國家的轉變,勞動力資源配置不再侷限於鋼鐵、能源等高耗能產業,而是門類更加齊全,功能更加合理,惠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在這種形勢下,各行各業都需要樹立一種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大到一列高鐵動車組,小到一枚指甲鉗,每件產品都關係到我們這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家耳熟能詳的“瑞士軍刀”,幾乎可以成為瑞士這個國家的“名片”。可是,你知道嗎?其中一款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竟然需要64個獨立配件,歷經450多道工序!對於一把小刀,尚且採用如此苛刻的製造標準,對於其它產品,豈能不採用更加嚴格的質量監控。一把小刀,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品牌形象!

    可喜的是,我們國家正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各行各業都已經樹立了蔚然成風的“工匠精神”。據悉,一枚絲毫不起眼的指甲鉗,在浙江義烏的一家村辦企業竟然需要30多道工序,才能走下生產線,而且還要經過嚴苛的質量檢驗,才能最終走向市場。可見,“製造一個小小的指甲鉗,也需要多道工序”,這在當代中國不足為奇,恰恰是中國各行各業“工匠精神”的最佳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在頭條遮蔽關於朱之文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