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娜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古人對付疫情的手段也變強了,現在廣藥那個靈芝孢子油就是一個科技技術進步的體現,能有效提高人的免疫力,增強身體素質

  • 2 # 炆澤

    提到疫情二字,我想它是表達的是大規模的傳染病。

    而傳染病本身有這麼幾個特徵:傳染性、病原體、免疫性和流行性。這其中流行性的表現形式還會因季節而改變。同時傳染病本身的各項表徵也會隨環境的變化出現變化,一般是冬季溫度低更利於傳染病病原體的存活和傳播。

    現代醫學在防治疫情方面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其實古代中國尤其是唐以及後的朝代一直到明末為止,隨著中醫體系的完善,疫情的防治就是從這三個方面著手的。只不過沒有形成現代醫學這樣更具體的表述形式和更完善的應對措施。

    一、在先秦時期。

    面對疫情或者說疾病尤其是大規模的疾病,國家和人民採取的應對措施有這麼幾個。

    1.請巫師作法。像流傳甚是久遠的儺戲就是作法的其中之一。祈禱上天出面帶走神鬼,不在危害老百姓。將代表疾病、災害的道具面具或者有象徵意義的某人的頭髮或者是病死的人的屍體等等在火中燒掉。可是巫師的作用更多的是給人們帶來心理安慰。當然也偶爾有管用的時候。

    2.或是民間自發的或是政府推動的以鬼神說讓人們對疫區“敬而遠之”,從而從客觀上達到了保護易感者的目的。

    3.對發病的人及時救治,這也是當時的政府機構做的事情,要知道由政府主導的祈福或者“滅鬼”行為往往是伴隨著可救治人員的救治工作的。

    當然,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上人口密度和交通手段等客觀條件也阻斷了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條件。要知道當時的馬匹還沒有腳蹬。騎馬真的是技術活。這種交通手段基本靠走的時代發病的人活著已感染未發病的人在到達下一個人口聚集地之前可能已經死掉活著痊癒不具備成為傳染源的條件了。

    從前文可以看出“燒掉髮病死亡的人的屍體”和“以迷信或其他手段讓其他地區的人對疫區敬而遠之”的手段客觀上達到了“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的目的。

    二、秦末至清代。

    這個時期國家的集權政治發展的越來越集中,人口也在每逢“治世”的時候出現爆發性增長。人口密度的增加客觀上也為疫情的發生創造了客觀的有利條件。中醫學也因為病例和醫學案例的樣本庫的增加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政府也因為處理類似事情的經驗的增加取得了更加卓有成效的防治手段。

    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千金方”、“傷寒雜病論”、“葉天士醫案”、“肘後備急方”、“瘟疫論”等等非常多的醫學典籍。而各種歷史書籍和某位名人或者“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記錄的歷史上的或是大規模或是區域性的某些關於瘟疫的書籍也為後來的各項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方案、或者說是失敗案例。

    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防治手段都有什麼呢?

    1.重視衛生條件

    在漢代的城市中就出現了“公共廁所”,各家各戶有沒有廁所我不知道,我沒讀過那麼多的史料不能亂說,但是我個人認為廁所在中國出現和普及一定是比較早的。而且中國在考古時就發現了非常多的城市“給排水工程”。這些無疑提高了整體的衛生水平。

    反觀歐洲,直到“中世紀”結束,甚至是十七世紀,歐洲人對糞便的處理還是滿大街亂潑(這裡多說一句,那些外國的舔狗們,你們可能不知道歐洲一直是潑糞的吧)。為什麼鼠疫在歐洲流傳了好幾個世紀都防治不掉?我覺得這個衛生條件確確實實為老鼠等動物還有病菌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存環境。

    另外,中國古人很早就明白“病從口入”的道理。首先重視飲水安全,“井泥不食”是出自《易經·井卦》裡面的;中國古人講求飲水必須“九沸九度”,不飲生水;再者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孔聖人說過:“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祭肉不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的不食腐敗變質食品原則。在很多醫學典籍中要求“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勿食鼠殘食”、“勿食生肉”等,上述這些對預防瘟疫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即使是瘟疫發生了,堅持這些好的衛生習慣也有助於遏制或者消滅掉瘟疫。

    在電影“止殺令”中,蒙古遠征軍中爆發了瘟疫,大汗請長春真人幫忙,長春真人請大汗下令全軍洗澡。這就是古代人重視衛生防治傳染病的一個小小佐證吧。

    2.政府重視

    古代發生瘟疫發生後政府一直是提供各種有利的政策命令進行“抗疫”工作的。比如《後漢書·安帝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元初六年夏四月,會稽大疫遣光祿大夫將太醫循行疾病,賜棺木,除田租、口賦”。這裡有太醫循行疾病,有賜棺木。這客觀上起到了隔離傳染源和保護易感人員的作用。另外除天賦、口賦和今天的“開放地攤經濟”本質上講沒有大的區別,都是在改善經濟民生環境。

    3.中醫藥學的應用

    中醫藥的應用,其實在今天依然是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比如青蒿素,現代的青蒿素只不過是採用了更先進更有效率的萃取技術和合成技術,並不是治療瘧疾的有效成分成了綠蒿素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另外青蒿素的低溫萃取有效成分是當時就發現的,並不是現代!

    而中醫藥的作用遠不止於現在我們熟知的青蒿素,就算是今天的“新冠”治療依然有大量的中成藥在裡面。在臨床應用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實際上中醫藥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古代的疾病防治,首先大量的醫療典籍和疫情歷史記錄的結合給大規模的“瘟疫”防治提供了比較科學的防治方法和手段。其次中醫的某些方法比如五禽戲、太極等鍛鍊養生手段增強了人們體質,使之成為不易感者。還有就是非常多的治療樣本和治療手段以及經驗,這些手段和經驗就算是不能徹底使之消失也能夠延緩傳播速度甚至是完全遏制。

    “瘟疫論”提供了大量的非常詳盡的例證,我就不在這裡列舉了。

    4.隔離

    這個在爆發瘟疫時會採用行政手段進行限制疫區的人遷移,就算是疫區內部,也如同今年年初封村、封城一樣。在大規模的瘟疫爆發時,隔離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元、明兩代,各州府縣大多設立惠民藥局,主醫事管理和大疫流行時收治病人,把疫病患者集中起來隔離治療。宋代也設立了形形色色的收容機構。

    5.疫苗接種

    當然彼時的疫苗並不是今天的疫苗,在“後肘千金方”裡有這樣的記載“療猁犬咬人方:仍殺所咬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這種治療手段在現代已經得到證實,是有效的。而這種“以毒攻毒”的治療手段有很多。當然這也可能是武俠小說裡說的“毒蟲所在五步之內必有解藥”的一個例證了吧。

    綜上,中國古人在面對疫情的時候自救的手段其實本質上講和現代沒什麼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中國乃至整個漢文化圈都取得了不錯的防疫成果。甚至我們今天用的抗疫手段有可能就是從古籍記載中得到的靈感或者信心。

    另外,我記得刷影片的時候有委員在開會的時候完美的“預測”了本次疫情。發生時間、發生區域等等。我沒辦法去考察影片的真假,但是我相信是真的。因為我們有至少3000年的歷史典籍和醫學典籍,有幾十億的資料樣本,這個先天條件沒有任何一個非中國國家可以達到。

    最後說一下,古代和現代的防疫手段本質上沒什麼區別。你在高中以前生物課本上學的寥寥數句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女籃歷史上有哪些球員能被稱之為女神?集球技、顏值於一體的女籃成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