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34608701
-
2 # PPT工匠
初、高中正是孩子的青春期,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有叛逆的行為。這個過程中,最難做的是與孩子的溝通,絕大部分時間我沒有佔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有時候出現了比較激烈的矛盾。往往是衝突過後自己冷靜下來,才發現做家長的自己一廂情願,我忽略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人格。
-
3 # 苗志蘭
我兒子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時,因為我比較忙,和孩子溝通比較少。在這裡我有一個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兒子上大學開學前一個星期,我和兒子發生了矛盾。原來兒子在拿到川大錄取通知單後,自己想放鬆一下。到縣城體育中心去踢球。他踢球的水平無論是學校還是在足球愛好者眼中,都小有名氣。隨便到體育場踢一下,總有單位送他二套衣服,幫人家單位出個場。那天為了鏟一個球,他把一條腿膝蓋以下腿面全弄破了。同到家後,真是痛在兒腿,疼在娘心。幫他處理好傷口,並囑咐他千萬不要再去踢了,天熱再弄破傷口會化膿。並且開學後就要軍訓,如果腿傷不好養不好,麻煩更大。偏偏在臨開學的前二天,他悄悄去踢了,晚上回來整個小腿面都破得看不到皮了。我見了氣得渾身發抖。我想上了大學,不在我身邊,腿踢斷了怎麼辦,我不由分說,拿著掃帚往他屁股打了二下。兒子一米八的個子,見我打他,生氣的對我說,從此不叫你"媽媽"。公公婆婆也怪我,兒子馬上都要上大學了,不能打孩子,我氣得晚飯也沒吃,一夜也沒睡。第二天早晨我還是不放心,來到兒子的房間,想看看他的腿,他不理我。我生氣得對他說:你不教我媽媽沒關係,但是無論你長到多大,你不聽話,只要我拿得動掃帚,我還是要打,因為我是你媽媽!中午我到家後,兒子主動盛飯端到我面前,讓我吃飯。
上了大學後,我怕他踢球影響學業,又不敢多問,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就在發簡訊時鼓勵他。他跟我開玩笑說:媽你牙疼嗎?我說:你什麼意思?他跟我說:媽媽,因為從小到大你很少誇我,你現在說的話,嘴好甜!所以我怕你牙疼!我被你誇得學習一點都不敢放鬆。那年兒子得到了國家教育部的獎學金,全年級第一名 。我發現:原來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我當時好後悔,在兒子上中小學時,自己忙於工作,對孩子批評的太多鼓勵的太少。
由此我又想起了兒時的一件事:小時候家裡搬磚頭砌圍牆,那次我搬磚頭比平時多搬了一塊。媽媽就當著我哥哥的面誇我說:你妹比你小5歲,可搬得比你多,你妹妹做事不偷懶!因為有了那次媽媽的表揚,所以從那以後,我做事從來不想偷懶,因為我總覺得我要做:媽媽喜歡的乖孩子。
去年我母親去世了。思念母親時我想起了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兒女從你纖著他們的手到將來他們纖著你的手,從你蹲下來跟他們說話到他們彎下腰跟你說話,幾十年一晃時間就過來了。我們做父母每一天都應用慈祥的目光讚賞鼓勵的口氣面對孩子們,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和青春期。同樣,當你老了,孩子們回報您的同樣也是關愛。不要以為每棵樹花都會開花,有的樹苗天生就不應開花,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顆參天的大樹。是英雄總有用武之地!
愛每一個孩子,愛孩子的每一天!
-
4 # 信實43
大人相信的東西,你家的孩子才會相信。做為家長一定要與學校通力合作,要領會學校的用意,並積極表明自己做為家長的觀點。身教。觀察。引領。我們盡力做好這些,祝福每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
5 # 風和日麗85876
常常講起小時候的時光,和周圍人的例項。用事實求是的現身說法,婉轉地告訴她,做事定要先三思而後行;衝動是魔鬼,一些人做事一時衝動害人害己,悔之晚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贈人玫瑰手遺餘香等;力求做一個善良有見識的人。我經常抽空帶她出去走走看看,一方面感受大自然博大的胸懷,以利於緩解雜亂無章的情緒,同時也緩解了枯燥單一的學習狀況,學習成績也隨之提升不少。
女兒透過我的教育,輕輕鬆鬆走出叛逆期,如今知書達理,尊老愛幼,性情上樂觀開朗,讓鄰居和見過她的人都交口稱讚,大學畢業後,透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6 # 守正守柔守靜
每個孩子在初、高中都有過叛逆,只不過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叛逆的程度和時間也就不一樣。
我的孩子是從初一到初三。那段時間感覺就像是在演諜戰片,天天和孩子鬥智鬥勇,感覺每天的神經都緊繃著。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小時候那樣,心裡有什麼話都跟父母講。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有什麼事不用同父母商量了。初一的時候,在學校報了興趣班學樂器,回來沒有說,我們也不知道。半年以後,班主任老師來家訪,說,“你們打算讓孩子用藝術參加高考?”,我說孩子剛上初中沒考慮那麼遠,也不打算用藝術去考。到這時候我才知道孩子自己報了樂器班。
為了打消他學習樂器的勁頭,同時還不影響他學習的情緒,我讓他的班主任老師找他談話,又找他的音樂老師以學樂器不適合為由勸退。這還讓他的音樂老師老大不高興,“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好苗子,你們還不讓學”。但是,我們做家長的,還是把孩子的正常學科學習做為主要目標。
透過一系列的舉措,我終於如願以償了,孩子也不再去學樂器。但是,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也不再上進。放了學也不馬上回家,剛開始以為是和同學在外面玩,後來才知道是去了網咖。從此以後,我幾乎跑遍了所有的大小網咖。後來,只要他放學不馬上回家或者說是找同學玩,我都認為是去網咖了。每到週六週日,我的神經就緊繃著,只要是出去,我都要問問去哪兒。那段時間孩子煩躁抗拒,我也很苦惱。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初三上半年。現在想來還要感謝自己的耐心。我一直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從不打他也不罵他,就是心平氣和地和他溝通,一直堅持著不放手。孩子也是看到了我的堅持,慢慢地又回到了正規,又變回了那個自信Sunny的大男孩。
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現在想來,如果當初我不是自作主張,而是先同孩子溝通,尊重他的選擇,只要是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可以做為一種愛好去學樂器,也許就是另外一種境遇了。
青春期的叛逆,不是“不好”的代名詞,而是代表著成長和獨立。只要正確的溝通和引導,就會成為奮發向上的“原動力”。
-
7 # 非凡帆船hE
青少年叛逆期主要出現在12一15歲期間 。這個時期 ,青少年性發育非常快,第二性徵也出現 。其身體能力具備成年人傾向 ,但其社會能力仍不成熟,大大落後於身體的成長 。此時便會出現人格的不協調 (嚴重的會分裂), 社會行為的苯拙感 。心理學上曾形象地稱之為“維特的煩惱”(德國文學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主人公)、“黛玉的煩惱”(《紅樓夢》主人公)。維特和黛玉是逆反期也是成長期的典型代表 。家長的對策很簡單 ,①容忍 。不要用成年人的成熟眼光去“挑剔”一些日常事務。允許試錯,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可以鼓試錯 。比如讓他(她)自已去買衣物文具之類,貴了花樣不好沒關係 。② 親和 。人類來自大自然 ,與自然親和是人的本性 ,很少違和 。郊遊、民宿、參觀是不錯的選擇 。③安排些派對 。同齡人,同學、鄰居小朋友的聚會派對是“社交實習場”。在國外很流行,是心理學家引導的結果 。在中國 ,一是“貧窮限制了想象”,二是社交功利化意識太濃厚 。 只要家長清醒認識這個心理期,平和處理日常事務,讓小維特小黛 玉們平安度輪沒問題 。謝謝 !冀望指正賜教 !
回覆列表
這個要看你的孩子是什麼性格的,他要只吃硬的不吃軟的就打,要是隻吃軟的不吃硬的就哄。軟硬不吃的打感情牌,感動他。試試吧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