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賺錢日記

    先普及一下里面的兩個名詞大暑、秋後

    大暑,是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天的7月23日為大暑。秋後是指立秋之後,立秋同為二十節氣之一,今天的8月8日為立秋。

    意思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如果在大暑時,天氣不是特別炎熱,那麼到了立秋後,肯定會再熱一段時間。

    為啥這麼說?

    一年之中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如果大暑這段時間降雨過多則會導致大暑這段時間氣溫不太熱。而也會因此導致地表中的熱量過大而又釋放不出,所以這些熱量到了立秋過後便會釋放出來,也就會在立秋後出現一段天氣十分炎熱的情況。

  • 2 # 憨娃春哥

    這幾天剛好大暑,太陽當頭射著,真的是曬死個人。坐在家裡如果沒有電扇和空調,那身上的汗水不停地冒。炎熱的天氣,讓人吃飯的胃口也不怎樣,多以稀飯為主,每天光喝水都飽了。

    今年的大暑我認為是熱透了,喝再多的水也隨著汗水排掉而沒有多少尿液。大署過後便是立秋,秋後也還有幾個秋老虎,日子也不甚好過。但是不管怎樣,感受了大暑的炎熱,秋老虎再怎的和大暑比也不紮實,要遜一籌。

    那麼,所謂“大署熱不透,大熱在秋後”。意思也就是如果大暑天氣多雨,氣候涼爽,沒有感覺到炎熱;那秋後天高雲淡,太陽無遮無攔,則會覺得炎熱。反之,感受了大暑的炎熱,秋後的幾個秋老虎也就不咋地了。

    我們這還有“五月不冷有一冷、八月不熱有一熱”的說法。也就是說五月插秧季節,已是夏初,氣溫升高已是不冷的時節。可由於梅雨的原因,天天下雨,氣溫下降反而感覺好冷。八月本是立秋,進入秋涼時節,可由於秋老虎盛行,同樣感覺炎熱。

    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熱天,熱是熱點,走到哪裡都很方便。不像冬天,數九寒冬,沒有火取暖便受不了。只是感覺時間太快、光陰太短,沒有熱幾天又入秋了,入秋又要進冬了,一年一混就不知覺的溜走了。

  • 3 # 老侯

    大署是熱,但上熱,地溫慢下沉,為什麼天越熱,井水越涼,冬天天越冷,但井水溼高。只有熱天地面溫高,漸漸下沉,立秋是個轉者:也就是汽溫最高基本過,而地溫存緒而深,但氣溫與地溫贏合才算最熱。

    現在一般處署後會有陳陳秋風涼,不合從前一樣,熱的歷害。這個從穿服裝就看出。

  • 4 # 農村達人224

    農村諺語:"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的話法,主要原於,立秋後的三伏天。

    大家都知道,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道出暑天氣候特點。

    今年我們這小暑,確實很熱,但大暑,由於大暑天氣受太平洋季風氣候影響,多雨,氣候反而涼爽溼潤。

    但縱觀大氣候,熱浪終歸還是會來的,只不過延遲而已,那就是立秋後的三伏天了,酷熱難耐。

    前期的豐富雨水,和後續的酷熱對莊稼生長需求非常好,充足的Sunny有利於莊稼光合作用,營養物質的合成,充足的雨水強烈的光照便於蒸騰作用礦物質的運輸迴圈,為莊稼籽粒灌漿促進成熟,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

    暑期階段的溫度和溼度,對莊稼的收成起著決定性作用,這階段莊稼的長勢非常重要。

    就以我們呼倫貝爾莊稼為例,土豆剛謝花,地下塊莖正處膨大期,玉米穗籽粒正處發育灌漿,黃豆結莢,豆粒還扁扁的 ,有待進一步發育成長。

    所以酷熱必須的,水分更不可或缺,大自然氣候形成孕育著一定的生物需求,無私的奉獻饋贈。

    充足的雨水及酷熱,滋生了很多山林下的野生菌,多好珍貴的菌類,靈芝,蘑菇,木耳猴頭,都應運而生,為人們增添無數美味,也帶來商機與財富。

    成為農民種植業之外的副業創收,小商小販也藉機發個小財,小賺一筆,人們都分享著大自然的給予。

    民間有十場秋雨,一場霜,雖然秋老虎猛烈,但早晚溫差大,晚上還是有絲絲涼意。

    這就是節氣的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間是否是我們腦袋裡的一種感覺而已?是否可以說我們腦袋在操縱時間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