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也瘋狂

    9月23日,就要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了。這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節氣這天,太陽到達了黃經180度,意味著其將正好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在秋分節氣這天晝夜是等長的,也就是各為12個小時。

    (1)俗語“春祭日,秋祭月”,說的是啥意思?到底是哪一天祭月呢?

    在前不久剛剛過去的中秋節,不少地區依然還有著中秋節祭月的傳統習俗。民間一直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意思是說男人不可以拜月亮,而女人不可以祭灶神。原因是因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所以就有了“男不拜月”的說法。很多人都認為中秋節才是祭月的節日。事實真的如此嗎?

    俗語“春祭日,秋祭月”的意思是說在春分節日的時候要祭日,而到了秋分節氣的時候要祭月。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而這些祭祀的場所分別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現在不少地方還有這些遺址。

    最初的時候確實是在秋分的時候祭月的,可這樣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秋分節氣這天未必有月亮。祭月自然月亮是主角,怎麼能少得了月亮呢?於是後來就開始把秋祭月這個傳統習俗安排在了中秋節了。因為在中秋節的時候一般都有月亮,並且還是大圓月亮。這樣秋祭月的傳統也就從秋分節氣,調整到了中秋節。

    (2)秋分節氣,民間有哪些習俗呢?

    關於秋分節氣期間的習俗,因為各地的文化差異不同,所以各地的習俗也不一樣。其中流傳比較廣的幾個習俗如下。

    ①秋分節氣豎雞蛋。農諺說“秋分到,蛋兒俏”,意思是說在秋分節氣的時候,就要開始豎立雞蛋了。民間認為秋分節氣這天,更容易把雞蛋豎立著放。每年到了秋分節氣的時候,很多地方的人都會嘗試著“豎雞蛋”。除了在秋分節氣豎蛋以外,在每年的春分節氣這天,也有著豎蛋的習俗。

    ②秋分節氣吃秋菜。在嶺南地區有著“秋分吃秋菜”的習俗,而這個秋菜一般是指野莧菜。在過去每年到了秋分節氣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去山裡採摘野莧菜,然後用來和魚片煮湯吃,並且稱之為“滾湯”。民間認為吃了秋菜,會保一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秋菜的營養價值高,配合著魚湯食用,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③秋分節氣送秋牛。在春分節氣的時候要迎春牛,到了秋分節氣的時候,秋收已經用不到耕牛了,所以就有送秋牛的習俗。到了這天,就會有人挨家送秋牛圖。這些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俗稱“說秋”,這些說秋人也被稱之為“秋官”。

    ④秋分節氣粘雀子嘴。以前在我們這裡有這個習俗,到了秋分節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湯圓,然後選上十幾個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來年麻雀們不要來破壞莊稼。

  • 2 # 建行漸遠

    2019年的秋分是9月23日,也就是明天。這時候我們膠東農村田野中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人們忙著拔花生,準備種小麥。而作為24節氣之一的秋分的到來,在農村裡有哪些關於秋分的習俗呢?

    農村人對於節氣的習俗由來已久,像俗語“春祭日,秋祭月”說的是早在周朝的時候,古代帝王就有祭日、天、地、月的習俗,而這些祭祀的場所現在仍然存在。像北京的日壇、月壇、天壇、地壇就是過去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祭祀遺址。過去秋分是祭月節,後來為了祭月將八月十五定為祭月節,也就是現在的中秋節。

    農村的一些節氣風俗大多與“吃”相關聯,例如農村人常說的“入伏餃子立秋面,誰家不吃王八蛋”,就是指我們當地人在入伏當天包餃子吃,而立秋的時候則是吃麵條的習俗。那麼秋分時節有那些習俗呢?

    秋分到,蛋兒俏

    秋分節氣一到,天氣轉涼,這時候農村人有“豎蛋”的習俗。因為秋分這天同春分一樣,是晝夜平分的日子,這天的雞蛋很容易被豎起來。而秋季為了貼秋膘,也常常在秋分節氣裡吃雞蛋,由於雞蛋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補充蛋白質的最佳食品。

    吃莧菜

    到了秋分時節,田野中的莧菜又開始返嫩,掐上嫩綠的莧菜葉子,回家開湯喝,所以農村流傳有“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的說法。其實,農村人秋分時節吃莧菜,就是為了祈求家人身健力壯,家宅平安。

    吃秋月梨

    到了秋分時節,人們容易秋燥,而這個季節正是秋月梨大量上市的時候,此時正是吃梨的時節。民間有句俗話“一顆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算多”,道出了吃梨的好處。梨中含有微量元素鈣、磷及檸檬酸等物質,所以梨是很好的潤燥食物。

  • 3 # 老農民說事

    秋分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對中國的農事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以前的時候曾經聽家裡的老人說過“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意思是說在秋分時節正好是播麥撒種的最佳時機。秋分以後以下兩個方面會有重要的變化:一是晝夜長短髮生明顯變化。秋分當天的晝夜長短是同樣的,秋分以後則是白晝逐漸變短,夜晚逐漸變長。二是氣候條件發生明顯變化。秋分以後溫度就會徹底降下來,會出現一定的降雨現象,“一場秋雨一場寒”其實說的就是秋分後的氣候狀況。從以上兩點就可以看出來,秋分對華人的重要意義,能夠給予我們日常生活諸多的指導。

    明日就是秋分時節,對普通人來說要注意自己作息規律的調節和穿衣保暖,不然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春祭日,秋祭月”這句俗語的意思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春分時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去祭祀太陽,秋分時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祭祀月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春分和秋分分別意味著春天和秋天的徹底到來,普通人進行相關祭祀活動其實是祈求家宅平安、五穀豐登,其中包含了普通人對於美好聖姑的期盼。古代的時候,人們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數人都會對大自然的力量有所敬畏,比如某些少數民族會以蛇作為自己的圖騰。

    秋分祭月這種習俗已經是很久以前的社會才會有,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在秋分祭月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中秋節的時候祭月。在我們當地的普通老百姓家裡,每到秋分時節就會用美食來祭拜月亮,只不過傳統文化中普遍認為男性不用祭拜月亮,有本古書中就這樣記載“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這其中就包含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傳統文化中認為月宮中是嫦娥,男性在古代社會里面地位是要高於女性的,自然就不用祭拜。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曾經有過祭月的習俗,從建築物的命名上面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拜月亭”和“望月樓”。

    在我們當地至今仍然保留著非常多的傳統文化習俗,秋分時節需要去做的傳統習俗也有很多。根據筆者對中國不同地區民俗的研究,秋分時節的習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一是趕秋牛。秋分時節會由村中有地位的長輩向各家各戶贈送“秋牛圖”的剪紙,並且還會說一些象徵著豐收的吉利話,祈求來年可以有更好的收成。二是吃秋菜。在秋分的時候,人們會做出來比較滋補的湯來喝,表達的是對身體健康的期盼。三是放風箏。秋分時節正是放風箏的好時間,村裡的老少婦孺大多都會一起放風箏,表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節節高的盼望。除此以外,少數地區仍然會在秋分時節祭拜月亮,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

  • 4 # 村姑說村事

    人生於天地間,神奇之處在於四季輪迴,迴圈往復。這些都源於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月亮是圍繞地球轉的。因此,天、地、日、月就主宰了人們的生活。

    一,“春祭日,秋祭月”的習俗和由來。

    24節氣是根據太陽相對於地面上的位置而定的,每15天一個節氣。其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四個比較特殊的節氣。

    春分秋分,時間平分。在春分節氣和秋分節氣這兩天。白天的時間等於夜晚的時間。而且春分這一天位於春季的正中,秋分這一天位於秋季的正中。

    冬至夏至,分別位於冬天和夏天的正中,冬至這一天黑夜最長,白天最短。夏至這一天白天最長黑夜最短。

    這四個特殊的節氣便成為了祭祀天地日月的日子,各自對應就形成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忌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這樣的習俗是從周朝就開始了。這樣的祭祀活動源於人們對天地日月的敬畏和感恩。

    後來,人們發現秋分這一天並不一定能見到月亮,因為秋分節氣是根據太陽的執行規律而制定的。而離秋分節氣最近的月圓時間正好就是八月十五這一天。農曆的八月15是根據月球圍繞地球轉的日子確定的,月亮最圓每年都不會變。所以祭祀月亮的日子就改為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並把這一天叫做中秋節。

    二,秋分節氣的習俗。

    自古以來,秋分節氣就是豐收的季節。忙碌了一年的農家人在這一天是最喜悅的,也是最願意與大自然對話的。

    所以形成了象豎蛋,放風箏,吃秋菜,送秋牛,吃麵雀兒,粘雀子嘴等等眾多的習俗。

    但最給力的是,從去年以來,秋分節氣正式確立為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從國家層面上專門為農民確立的節日。這個習俗也將與其他的秋今習俗一樣,載入人類的史冊。

    而對於我們這裡來,秋分節氣的習俗更加別有風味。

    9月16日至25日,是平遙國際攝影節。這個活動已經開展了19個年頭,是國內外攝影人的盛會。在豐收季節舉辦這樣的國際性的活動,特別有意義。更有今年正值建國70週年,參展參觀的人們一起互動,一個個快閃活動,讓人們都參與進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豐收的快樂也寫在了臉上。請看!

  • 5 # 響水大米

    古代人們在制定二十四節氣的時候,秋分和春分是是最早確定的節氣之一,秋分的意思是,整個秋天共有90天,秋分的日子就是整個秋天的中間日子,秋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時節從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來說,是直射地球赤道的位置,所以全天24小時被晝夜平分,古人謂之:“陰陽相伴”。

    春祭日,秋祭月:的說法是因為春分秋分都是古代帝王比較看重的節日,古代帝王在一些重要的節氣都要舉行一些特別的祭祀活動,早在周朝時期,古代帝王便形成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風俗習慣,並且為了顯示儀式的隆重,會在不同的場所分別進行祭祀活動,北京的天壇、地壇等景點就是古代祭祀的地方,北京月壇公園就是明朝修建的秋天祭祀的場所。

    宮廷裡重視各種祭祀活動,所以民間也紛紛效仿,但是雖然說是秋祭月,但是這個祭月的時間不一定會在秋分這一節氣時間來祭祀的,因為既然祭祀月亮必須要看到月亮,所以一般秋祭月的時間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所以,中秋佳節上至宮廷皇家,下至黎民百姓都紛紛在中秋節這一天,掛上月宮月兔符象,供上瓜果梨桃,擺上各色糕點月餅來祭祀中秋明月,人麼相傳這一天虔誠拜月,男子可以考取功名高中榜首,女子可以面若嫦娥般美豔。所以,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中秋佳節也就演變成了團圓的節日。

    秋分有哪些習俗?

    古人特別重視各個節氣,所以在不同的節氣也流傳著不同的風俗,從吃的角度來看,因為有了祭月的說法,所以人們在秋分時會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外形圓圓,所以象徵了家庭團圓。再有就是有吃蟹的風俗,金秋送爽,正是大量肥美螃蟹上市的時候,按照古時候吃應季飲食的說法,所以人們中秋有吃螃蟹的習俗。

    再有就是秋分的節氣裡,古人還有送秋牛的習俗,用紅紙畫上農人耕種的圖樣,親戚鄰里互相贈送,互相說著祝福的吉祥話,大家共同期盼秋天的穀物豐收。

  • 6 # 餘一鬥

    明天就是2019年的秋分節氣,古人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到了秋分這一天,中國的晝夜時間相當, 而到了秋分以後,夜長日短,天氣越來越寒冷,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對於秋分民間有很多的傳統俗語,比如說,春祭日秋祭月。秋天中秋節就是祭月節的由來。而在傳統的時候,秋分就是秋天祭月的節日。在神話傳說中,嫦娥是月宮之主,因此在古人對於月神的祭拜活動中,一般選擇在秋天的8月15日。而最早的時候則選擇的秋分時節祭祀,但是一般由於嫦娥是女子,所以祭拜月神的時候男子不叩拜,主要是以女子祭拜為主,所以有男不拜月的傳統。

    在秋分的時候,有一些傳統習俗,比如說要吃秋菜送秋牛。在嶺南地區,有秋天吃秋菜的傳統,所謂秋菜就是一種野莧菜。嗯,在很多地區還有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的,其實就是一些民間善言唱者,向農民說一些吉利的話或者是順應天時的話,然後主人掏錢。

    另外,秋分到,蛋而翹,很多地方有秋分時節數雞蛋的風俗。還有一些地方喜歡放風箏。除此之外,秋分時節還是秋季,病患的高發期,因此要多注意保養千萬提防咳嗽哮喘,慢性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等。

  • 7 # 膠東鄉村

    今天是秋分,也是秋季裡一個重要的節日。首先秋分的分為平分的意思,既說的是平分了九十天的秋季,也說白天和晚上的平分。秋分時節,古代常常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用來慶祝豐收,祈禱美好。中秋節就是由祭月演化而來。

    說到祭月,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秋天祭月,原因為秋高氣爽,晴朗日子居多,月亮分外皎潔,再就是秋天的月亮最靠近地球,最大,最適宜觀賞。

    現代的賞月習俗是從過去演變而來的,期限只是皇帝天子祈禱祭拜的方式,後來被王侯將相效仿,特別是文人騷客的斗酒吟詩,推動了祭月的興盛,後來慢慢在民間流行。

    秋分時節,正是農忙時節,搶收搶種,非常忙碌。在我們本地,它不如立秋和入伏隆重,但還是有一些習俗的。比如秋分這天要吃麵條。在我們本地,好吃的飯莫過餃子和麵條,農民吃碗麵條,在過去,表達慶祝,更多的是能夠吃頓好飯。

    同時,七月八月蟹子鮮,個個頂蓋肥。在我們本地,秋分以後,會進入吃海鮮的季節。市場裡自然不少,但人們喜歡更新鮮的,所以,常常去海邊直接採購,價格便宜不說,最主要能吃上最打上來的。

    買海鮮吃個夠,趁著好時候,是這個季節海邊農民的最愛。

    除此之外,涼風習習,天空高原,正是賞雲看雲的季節,這個時候,登高望遠是流行事,更主要的還有一種益智益身的好玩具。對那就是風箏,秋天放風箏也是我們的習俗。特別是附近的濰坊,更是將風箏做出了高度。

    秋分以後,天氣越來越涼,防止秋燥和秋悲是注意事項,除了多喝水,一定要記得多吃梨,記得多活動身體和登高賞月。朋友們,您們當地有什麼習俗呢?

  • 8 # 樹德漢碩

    春祭日,秋祭月。華人對天地日月都有敬畏崇拜的心理,所以有這說法。都會設壇拜祭,北京就天壇、地壇,日壇,月壇,那就是專用以拜祭天地日月的地方。拜日向東,祭月從西,天北地南,方向不可錯。當然也有時令的說,春夏秋冬,春暖夏熱秋涼冬冷,春來拜日,秋來祭月,特設有春社秋社。再具體一點時間就是春用春分,秋用秋分,夏用夏至,冬用冬至進行。因秋分在八月中前後,秋月最圓最亮,而又特了中秋賞月拜月。因日陽月陰,男陽女陰,所以有男賞月不拜月,女拜月不賞月之說。

    春祭日,秋祭月。春指春天,又特指春分,秋指秋天,又特指秋分。祭是拜祭,日指太陽,月指月亮。春天(春分)要拜祭太陽,秋天(秋分)要拜祭月亮。這體現了人對日月的敬仰與崇拜。人對天地日月自然的敬仰尊崇是對的,人應有敬畏之心,這並非是迷信。

    今天9月22號,陰曆八月初七,今天亥時21點30交秋分了,秋分秋分,秋色平分,晝夜平分,陰陽平分,一年有兩次,一次是春分,一次是秋分。因為太陽來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走動直射,春分,秋分在赤道上,夏至在北迴歸線上,冬至在南迴歸線上,由此產生了不同的自然景象特色。

    秋分在民間是有許多習俗的,豎蛋立蛋吃蛋是一些地方的習慣;秋來蟹肥,有的喜吃秋蟹;秋莧特鮮,吃秋菜防秋燥。春有春牛,春分迎春牛,秋有秋牛,秋分送秋牛,這也是一些地方的習俗;秋來秋熟,要粘雀嘴,防雀糟蹋穀物。秋天秋高氣爽,顯得月特美,中秋月特圓,故形成中秋賞月節,用月餅拜月,講一家團圓,人月共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農村的朋友嗎?在一些鄉村擺攤賣水果,利潤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