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機通

    透過這個問題可以看出題主對國內目前的農業種植情況瞭解的並不多。目前國內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小地塊種植作業基本不會單獨購買農機產品,均是由當地的農機合作社或是普通的農機服務者對當地或是周邊一些區域的農業種植進行農機作業服務。而像一些較大的農業合作社或是墾區農場這種大型種植主體,更多的是採取自身購買農機或者社員購買的方式進行農機作業。除了一些大型種植合作社,很少有零散使用者為了自家幾畝地去購買大型農機產品,即使購買也是要經營當地其他使用者的農業種植作業。

    但是從另一方面角度考慮這個問題,題主看到的農機產品無論是自己作業還是在為其他使用者作業,產品都是購買來的,無非是農機所屬者是誰而已。

    下面再為題主介紹下目前中國農業種植模式的方向,能夠讓題主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

    2017年中央1號檔案在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中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透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在自願基礎上,透過村組內互換並地等方式,實現按戶連片耕種。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加強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經驗,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乾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援供銷、郵政、農機等系統發揮為農服務綜合平臺作用,促進傳統農資流通網點向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商轉型。鼓勵地方探索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研究建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引導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解讀:2013年的一號檔案首提家庭農場,鼓勵規模化經營提高收入,2016年的一號檔案依然將適度規模化經營列入重點工作。這意味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專業化組織生產之後,對農機產品的要求將趨向於大型化、專業化、智慧化。當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並非意味著向大型農場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主力。大型農機具的高價格對於中小型家庭農場負擔過重,為此,一號檔案提出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乾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這將推動針對中小型家庭農場的專業化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 2 # 夢琪音樂

    現在農村的大型機械都是農民自己買的,家裡土地多的基本都會有一些,自己用方便,還可以給別人幹,然後收錢。現在一臺大型拖拉機也就七八萬,因為國家會補助一部分。對於種地大戶來說幾萬塊錢不算什麼,拖拉機發揮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錢。還有一些收割機,十幾萬一臺,有些技術好開的溜的給別人收割,兩年就把本錢賺回來了。

    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以前那樣了,題主對現在的農村已經不瞭解了。以前收莊稼耕種都需要很久,現在大型機械多更先進,天氣好,從收到耕種一般一週多就結束了。

  • 3 # 鬍子說農機

    是買是租,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以說,現在很多是自己買,但更多的是租,租還有兩種形式。下面,來給你分析分析。

    這樣的大機器動輒幾百萬

    第一種,自己購買。這種情況並不是大多數農民的選擇,因為農業機械裝置單價越來越高,儘管有補貼,大型拖拉機,收割機等,動輒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所以,最新的中國農業普查資料顯示,中國三億多農業生產人員,擁有農機裝置的只有4000多萬。

    第二種,租借。從上面的農業普查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農民是不購買農機裝置的,那麼他們的農田如何處理呢?

    還是農業普查資料,中國註冊的合作社有97萬個,他們是幹什麼的呢?一是幫助大家種田,他們有多種農業機械,可以滿足農戶的需求。

    有時候合作社也買不起

    有31%的農戶將土地完全託管給了合作社,剩下的很多土地就是依靠租借合作社的大型農機裝置幹活了。

    第三種,租賃。上面說的很多合作社等,擁有的裝置總額很多都是幾百萬幾千萬,合作社也沒有那麼多錢,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依靠租賃裝置了。租賃大部分透過融資租賃公司進行,裝置夠買方先期不擁有裝置產權,後期透過完成還款進行產權交割。

    綜上所述,目前在農村見到的大型農機裝置,自購的有,租來的更多,是不是顛覆你的想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男子將初中老師攔在路上扇耳光?為什麼有人認為男子與其老師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