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叔三農
-
2 # 豫鄉文旅
農村俗語“種姜養羊,本短利長”是什麼意思?
也算是農村人的生意經吧。無本難求利,農民也知道這個道理。
但是,農村也有農民的聰明才智,知道哪些生意是小投入大收穫,哪些是一次投資長期收益的專案。比如這個“種姜養羊,本短利長”。還有人說發羊財什麼的。“種少是寶種多是草”,“家有萬貫帶毛不算”。很多別的生意經,農民可能不會全部的考慮周全。種姜養羊也不一定是“本短利長”,也有可能是災難,是束縛自己手腳的燙手山芋。
不過這句話放在以前,還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個比較符合蛋生雞雞生蛋法則。以前農民條件不是太好種地喜歡一次投資多年收穫的農作物。生薑種植就是一個好的門路,引種一次,然後連著幾年不用再買姜種了,土地裡面的根鬚就夠用了。就像池塘裡面的蓮藕,只要不是連根拔起,來年還會長蓮菜。
養羊也是這個道理,以前農民養羊主要靠放牧,散養山羊。不用過多的投餵飼料,因此更省錢的。而且以後也不用再引種購買羊羔了,自己家羊群就可繁殖,賣大留小,實現迴圈餵養。
不過現在看來,這個生意經有些問題。太保守落後了。最穩健型保守型的投資也許不是這兩種,種姜也要更換適銷的品種,養羊也不能隨意的放羊了,也要投餵飼料。因此,要有新的思維。
在貧瘠山區,還是可行的。“種姜養羊,本短利長”的理念還行得通。
-
3 # 老農說鄉村
農村俗語“種姜養羊,本短利長”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種姜養羊,本短利長”說的是生產效益方面的問題。那麼,為什麼“種姜養羊,本短利長”呢?下面來分析一下。
大家可能聽說過:“姜夠本”這句話吧;生薑種植,不是象白菜那樣用種子種植,也不是像地瓜那樣用秧苗栽插,而是把一塊生薑直接埋在田裡,讓它發芽生長,結出生薑;但生薑這種植物很奇特,埋在土裡當種子的生薑塊並不會因為長出生薑,變小或者腐爛;還會保持原先的重量;並且味道比新長出來的姜還要濃烈。所謂“生薑還是老的辣”,指的就是這種姜。
生薑收穫以後,這些往年的的老薑,就可以收回成本;所以有“姜夠本”的說法。
養羊也是一種效益很高專案。“羊吃寸草”說的是羊這種動物,不挑食,飼料來源廣,主要以草為食,而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青草了;並且,羊吃草的量很少,不像牛馬那樣需要大量的草料;還有一條好處是,養一頭母羊,一年平均能產兩三隻小羊,這都是利潤。所以,養羊的效益很高。
有了上面的原因,也就有了“種姜養羊,本短利長”的俗語。但是,這個俗語到了現在,就有些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這些俗語畢竟產生在一家一戶的小農的時代,現在的農民要想富裕,還是要往規模化特色化方面發展,才有可能富裕起來。
-
4 # 柯子28
任何俗語,你不去實踐就不會理解它的意義。題主的這句俗語是:種姜養羊,本短利長。我們可能會理解成:種植生薑和養羊本錢少收益大。其實你去實踐一下就不是這回事。這句俗語的妙字是“短”字,我們要理解“短”字的意思。我給大家舉例說明這句俗語的準確性。
今年三月份,我想在我的承包地裡,種點生薑,免得工人做飯時到鎮上去買了。我買了二十元姜種,在草堆裡進行悶芽。四月底種上後,現在收穫了。產出的姜價值除去本錢,除去人工和化肥費用,利潤是15元。也就是你投入了二十元毛收入了35元。對於農作物來講,這個利潤很好了。但是你投入的成本太大了,生薑的種子就是生薑。一畝地要投入二千元以上的種子錢,雖然老薑還是保留下來,但一次性投入太大了。是蔬菜行業投入本錢最大蔬菜。所以種姜不是本小的問題,是大本錢的農作物。
養羊的本錢也不小,一隻幼羊350元,年底可以買1000元,除去人工飼料利潤率也不錯。
從例項上分析,我們這樣理解這句俗語是錯誤的。
所以從以上例項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應該是:種姜和養羊,不要一次性投入的規模太大,要短本錢。你第一次可以少買點姜種和幼羊,產的新姜和生的小羊,可以留一部分做為來年種子。這樣就可以“本短利長”了。這是我個人的理解,請指正!
回覆列表
農村俗語“種姜養羊,本短利長”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大多是農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的雖然看似與時代脫軌,但仔細揣摩很有道理。
種姜養羊,本短利長姜的繁殖方式非常簡單,一茬種植完成後只要留下根莖直接埋在土裡種植,下一茬就可以收穫。句子中養羊主要指的是以前散養的方式,散養的羊主要靠農民平時放羊吃青草長大,除了一開始買羊種外,以後基本沒什麼投入,因為羊可以不停地下羊仔,然後將羊仔一隻一隻地養大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種姜還是養羊,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只要第一次投入,以後就再也不需要投資了。
但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也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存在這種事情了,養羊、種姜都是大批次,誰還有時間牽羊去放養,區區幾隻羊可能連平時抽菸喝酒的錢都掙不出來。
所以現在養羊都是規模化,羊的食物也都是標準化的飼料,這種一本萬利的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