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一號普洱茶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時間可以遠溯到人類發展的洪荒時期,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記憶範圍。中國古典舞作為中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還有著“戲曲之母”的美稱,漢代時期宮廷藝人遣散後流落民間,與民間表演藝術“角抵戲”等等雜技相互結合交融,此時被並稱為“百戲”,直至建國時期重新田野調查走訪挖掘開發還原。臺灣甚至部分學者稱其為“新·中國古典舞”。

    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十分明顯,它的審美原則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原則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其蛛絲馬跡它的文化特徵,就其流來講,它是在原生物上生成的一個嶄新的藝術品類,這是一個可以和芭蕾舞、現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種類,這個衍舞種是地道的中國貨。

    節奏特點

    古典舞在節奏上特點也很突出,這與我們民族音樂的特點是分不開的,我們民族音樂很少象西洋音樂那樣強弱相同、有規律的勻速、脈動式的節奏,一般表現為彈性節奏和點線結合的特點。體現在節奏上多為附點(抻——趕)或切分(趕——抻)或是兩頭抻中間趕,或是兩頭趕中間抻,或是緊打慢做,或是慢打緊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則柔、動靜、緩急、放收、吞吐……抑揚頓挫、點線結合等,從而產生我們特定的動律特點和韻律感。

    身法韻律的貫穿

    身段課提煉的身法韻律是基訓課必須加以貫穿的,而且要從基訓的風格性、身體藝術表現力和技巧的民族性的高度在基訓課中加以結合和運用,並逐漸形成基訓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動作中貫穿提、沉、衝、靠、含、腆、移的動律元素;貫穿呼吸的要求;貫穿節奏特點的要求;貫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例如對手的要求包括指、腕、肘、臂、肩的訓練;一個是能力、幅度上的提、拉、抻、拔的功能素質訓練;一個是意念、感受上的藝術素質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提現古典舞的“神、氣、韻”,才能打破基訓課的芭蕾化傾向及體操、雜技化的傾向;才能改變基訓課在訓練上的純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傾向。同時也解決了組合的語言性,以及讓身法與民族技術、技巧的能力、素質訓練結合起來。

    民族特性

    (一)旋轉的特點

    1、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後退側身轉。

    2、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3、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待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的流動性與複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複合和流動的特點。

    民族舞姿轉的發展僅僅是個開始,還大有餘地,還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點

    翻身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種類樣式之多,變化之精彩,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所無可比擬的。

    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擰、仰、俯和旁提的形態。

    1、民族性強

    翻身這種技巧形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徵和動的特點,而且它和身法的結合也最緊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強。

    2、形象性強

    翻身在空間運動中形象鮮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間的弧線運動連綿圓潤,猶如波浪起伏;“點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閃電;連續“串翻身”,像車輪滾滾,形象性很強。

    3、表現力強

    翻身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和節奏,不同的連線,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官效果,從而可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和情調,如慢的連綿不斷的翻身,表現一種纏綿悱惻的感覺;快速的翻身,表現乾淨利索或輕快俏皮;急速有力則表現英武剛健……

    近年來,翻身有了新的發展,結構形式豐富了,加強了流動性和複合性,加強了對比性,除了性格剛柔、急緩、大小、快慢的對比,作為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技巧的訓練內容和表現手段,它還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更好地展現我們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彈跳的特點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彈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輕、漂,要求運動過程中鬆緊結合,發力要集中,過程的速度要快,講究“發力在根,用力在梢”,講究“寸勁”。

    在彈跳方面,我們民族的特性也越來越明顯,難度越來越大。

    1、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強難度。

    2、加強“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動作向空中發展。在跳的過程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

    3、空中的橫向轉體有了新的發展,這顯示了我們民族技巧的特點和技巧性的加強。

    4、高低對比,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是中國古典舞彈跳的又一特點。

    5、由於彈跳技巧的爆發力量,為彈跳技巧複雜性的發展提供和創造了條件,近年來在彈跳的複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6、在空中變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躍的特點。

    7、彈跳和武功技巧相結合。

    無數的身法和技術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訓練目的卻不盡相同。武術的訓練是以技擊和攻防為目的的,舞蹈的訓練則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劃人物的性格為目的。

  • 2 # 浙裡有戲

    中國舞

    “中國舞”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族民間舞的一個“泛稱”,被中、大專藝校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舞蹈學科專業班統稱,多數時候被業餘愛好者用來特指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是經過歷代專業舞者、學者的創造、整理、提煉、加工、田野調查,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中國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中國古典舞的身韻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則借鑑結合了芭蕾的訓練體系,融合戲曲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術、技巧,當中仍然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如孫穎教授開創的中國古典舞漢唐學派)表演時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

  • 3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因為中國的歷史悠久,文化多彩所以形成的中國舞種類極其繁多。最早形成的大概是仿生舞蹈,模仿魚鳥蟲獸的運動生活特點創編的舞蹈,來活動身體,增強體質,增加生活情趣。接著因為打獵,搏鬥的需要創編了多種武舞,武舞的多層次的優勝劣汰,最終勝出為龍鳳舞(龍飛鳳舞),其講究的是柔筋活骨,聚精匯神。

    練龍鳳舞的先人透過舞以修身,靜以修心的方法,總結出道德的基本規律,經過多代後人的繼承發展,逐步完善道德規律並歸納總結出古代中醫經絡基本輪廓,為以後的中醫和武術奠定了堅實基礎。所以:中國舞講究強身健體,身心雙修,文舞雙修,武舞同源,繼承創新。

  • 4 # 文源工作室

    “中國舞”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族民間舞的一個“泛稱”,被中、大專藝校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舞蹈學科專業班統稱,多數時候被業餘愛好者用來特指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是經過歷代專業舞者、學者的創造、整理、提煉、加工、田野調查,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中國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中國古典舞的身韻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則借鑑結合了芭蕾的訓練體系,融合戲曲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術、技巧,當中仍然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如孫穎教授開創的中國古典舞漢唐學派)表演時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戶外LED廣告投放流程及登記程式和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