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芳說芳語
-
2 # 歌爾玘
華為,老乾媽之所以不上市,主要是這兩家企業都不缺錢,重要的是任正非和陶碧華的理念就是認為上市就是圈錢,上市並不是做好企業的關鍵,反而可能會讓企業走下坡,因為他們要賺外華人的錢,賺給國內花,不屑於在資本市場圈錢。
而大多數企業之所以要上市,不單單是為了融資做大做強實體,其實一大部分是想透過資本市場實現財富夢,想透過股市獲取到強於實體幾十倍百倍的財富,最終實現財富自由,這點就是企業與企業間的不同,領頭人想法之間存在差異,也是華為和老乾媽做大做強的原因之一。
那華為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了世界超級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要上市?
一、華為不上市也有原因,但更重要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
任正非說過,華為肯定不會上市,“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任正非認為:“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其次,華為股權太分散,如果上市後會讓高管人員迅速成為億萬,千萬富翁,反而不利於人員再真心實意的做企業,套現後不利華為發展,或者離開華為成立新的企業。
目前任正非股份只有1.4%,上市後可能控股權會出現變動,對其位置也有影響。但最重要的是上市後資訊披露需要透明化,對華為而言,保密重要資訊卻是非常關鍵的。
二、很多公司上市,初衷就不是為了融資發展企業。
A股市場發展至今,上市股東基本都有共識,上市減持套現,企業業績可以透過造假等各種行為留在股市,就算遇到問題也是頂格罰款60萬,違法成本低導致了股市的本質發生了問題。部分企業融資不為做大做強實體,反而是套現後股東辭職或者各種問題產生,最終股票退市股民買單。
每年都有新股上市,常態化發行新股後股市卻長期下跌,除了融資為主,股東的回饋股民的責任,各種承諾增持不履行等口號,包括業績臨時大變臉也僅僅是受到警示和輕微的罰款,導致了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讓股市一直萎靡不振,垃圾股增多。
股東上市不再尋求做大做強企業,一上市減持後就可以獲取到幾輩子用不完的財富,當然就會擠破腦袋去上市。
總之:華為不上市,主要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不想在資本市場影響下讓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日下。而很多企業拼命上市,就是為了獲取到更多的財富,並不是打算做大做強,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價值觀,這也是華為成功的原因之一。
-
3 # 阿光講電影
隨著近幾年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以馬雲和馬化騰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們在國際上的聲譽也越來越大,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像華為這樣的世界級公司,比阿里巴巴和騰訊差呢?說起來華為目前還有沒有上市呢,難道他真的很差嗎?又或者說華為的實力究竟又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華為領導者任正非為人十分低調,早在2004年就被提名中國經濟年度候選人,但是因為獲獎就必須得出席頒獎典禮,任正非明確表示自己不願意參加此類活動,所以至今中國年度經濟人物中也沒有任正非的名字。
華為也正是在任正非的帶領下成為了一家世界級的大公司,現在的華為公司讓美國都感到害怕,甚至說讓全世界都害怕了,因為有了華為,西伯利亞這個國家的居民才有了訊號,因為有了華為,非洲乞力馬紮羅火山的登山客才得以救助,就在現在,巴黎,倫敦,悉尼等好多地方的機場,接通的訊號就是華為基地提供的服務,高到喜馬拉雅山,冷到零下-40北極、南極,窮到非洲大地,你都可以看到華為的身影!
言歸正傳,還是來說一說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和強大的華為公司吧!
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華為全球銷售突破6036億元大關,人均薪酬高達68.89萬元!
而早在2016年華為全球銷售額就已經達到了5216億元人民幣,這一資料遠遠拉開了BAT 3家1981億的總和,2014年,華為實現營收2882億,騰訊789億,阿里708億,百度490.5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800億!同樣是在2014年華為納稅337億,阿里納稅109億,百度22億,騰訊70多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130億!從2000年開始的最近15年,華為累積營收2.3萬億,超過60%的收入來之自海,外華人身上賺的錢達1.38萬億,華為累計利潤,累計納稅均超過2000億,2016年度納稅,華為納稅900億,騰訊納稅,財報中未透露,阿里集團與螞蟻集團全年納稅238億元,百度所得稅支出為4.009億元,但不管怎麼說,華為納稅應該是超BAT三家之和沒有懸念的!
至於技術方面華為有哪些核心競爭力呢,我們經過統計得出了一些資料,大家一塊來看看吧,4G技術專利數量僅次於高通和三星,5g方面全球第一通5g電話以實現,華為已成為了5g標準的指定者,移動核心網路,排名全球第二,IP路由器排名全球第二,光纖通訊網路,WDM系統全球第二,寬頻接取方案全球第一,乙太網絡裝置,全球第三,集裝箱資料中心全球第一,智慧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伺服器出貨量全球第四,智慧光伏電站系統全球第一!
這麼強大的華為沒上市,大家可能不知道原因吧,說華為員工都是公司的老闆一點也不為過,華為老總任正非採用了中國企業前所未有的股權激勵獎金分紅制度,98.6%的股權都歸員工所有,任正非個人僅有公司1.4%的股權,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夥人的,因此華為沒有上市,沒有引進機構投資者,有多少錢辦多大事,不需要圈錢,不需要上市,正是在任正非這樣的領導下公司全員參與,才實現了20多年來的高速發展,造就了華為核心式的內心力管理,對於這樣的敢給敢做,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李瑞華曾這樣評價:“把餅做大比佔有大部分更好的智慧和心胸,估計和比爾蓋茨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4 # 肇俊武
"那麼多″公司上市,肯定都是奔錢去的,但彼此動機不同,與"獨一個″不上市的華為動機有不同、有相同。
1 上市圈錢
肯定有要圈錢的,佔比肯定挺大,"那麼多″當中的挺多。
圈錢,純粹的資本化操作,是想把外部資本收入自己腰包,全都收入才痛快呢,奔的也真就是最大化,是和外部資本搏弈,就看誰能把對方兜裡的錢圈來了。
雙方都是貪婪的,都張著血盆大口。
雙方都有圈錢達到了盆滿缽滿程度的,企業掌門的個人身價因此而在全球屬於特別高的,大有人在,而普通股民被刮窮、洗劫的同樣大量。
被本國和外國資本操縱和控制的企業也並不少有,但並沒有影響掌門的身價,連上市的積極性都沒受影響,也沒有影響尚未上市企業掌門要上市的積極性。
為什麼不缺錢或已經很富有了,還上市?
為什麼國家給的納稅人錢都花不完或恐懼著花不完國家錢的後果,還上市?
2 上市增資
肯定有要增錢或資的。
其中有不惜被本國和外國資本操縱與控制的,套牢了也不惜,明知貪婪也迫不及待地熱情、緊貼擁抱,反倒是恐懼本國和外國資本沒有、不多、離去,火燒眉毛顧眼前。
增錢的目的是要做大做強企業,以至成為"世界超級企業″。
缺錢是起因,做大做強是動機,動機純正,也的確可迅速增資,加速著強大,雖然有後顧之憂、之危,甚至到頭來會實際上姓了別人的姓。
做大做強之後,對外來資本也有了更好的回報。
那麼多這樣的企業,值得效法嗎?
3 市下掙錢後投錢並分錢
華為也曾經缺錢,缺口大著,但沒有上市,那麼多公司上市了,也沒跟隨,不顧眼前、只顧長遠。
也正是為了成為"世界超級企業″,戰略既定,用自己的超級努力才掙到的辛苦錢,作研發科技的投入、作激勵員工的投入。
在自己設定的理想和使命面前,畏懼了外部資本。"我們不需要資本進來,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
外部資本,華為怕了你了!
在自己設定的理想和使命面前,不上市的決心異常堅定,自己斷了自己的後路:"不要相信傳言,永遠沒有資本進來,這是我們公司高層所有人一致達成的意見。”
也真就是"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世界超級企業″,獨立成為、獨立控制,在"世界超級企業″中獨立堅持不上市。
超級孤獨、超級特殊、超級堅固,外部能從外打壓華為、華為能從內抵抗外部,內部中沒有外部的資本構成,堡壘從外部攻不破,只有華為自己能。
"我們為理想而奮鬥,不為金錢而奮鬥。”理想奮鬥來了,達成著,金錢也奮鬥來了,大賺著,"獨一個″的這家企業,值得效法不?
-
5 # 新開元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企業上市=圈錢,但其實不是。
上市的核心是獲得資金,一個企業如果缺少了資金,那就有可能會選擇上市。反之我們可以這麼想,如果企業不缺資金,那他就不一定會上市。
華為就是許多不上市的公司中的一個。
雖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核心一點就是,華為不缺錢。
而且上市付出的代價不小,比如失去隱秘性、管理人員變動的靈活性受限、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等等。
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回覆列表
如果你只是想隨便了解下,下面這段話講的比較符合事實:一個公司要上市,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包括股權結構,是否缺乏拓展業務所需要的資金等等。而在中國,上市的外部原因包括政府原因,市場原因等等。從華為公開的資料看,由於股權不集中(上市意味著管理層控制權可能被剝奪儘管可能性很小),以及持有原始股股東眾多(上市產生眾多億萬富翁,對社會影響不好政府會干涉,對公司影響也消極),另外,中國目前的股市市場狀況,非特殊時期是難以接受如此一個龐然大物的(如果按照融資49%算,或為融資將超過500億RMB以上,這對市場是一個致命打擊)。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華為不缺錢,一個公司不缺錢發展就不必上市,畢竟上市了很多東西得公開,還得接受股東和媒體的監督,許多資訊都透明化,這對一個默默崛起的民營企業來說是不利的。所以,華為上市時間依然是個未知數。也許,等哪天華為整理好自己的股權結構了,需要更多流動資金去支援公司發展更加強大了,那就是其上市的時候。
但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瞭解華為,建議看一下《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