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

    一般認為,《水滸傳》著於元末明初,成書於明萬曆年間。也正是從明朝,市面上流行的一些通俗小說前面,都會有民間或官方畫師書中人物的描述加以自己的想象將人物的影象描繪出來,這就是當時比較直觀的人物肖像了,我們管它叫做“繡像畫”。

    下面先來欣賞一下樑山108將的繡像畫~

    不得不佩服明清出版商們的營銷頭腦,為了增加讀者的興趣,當時的一些暢銷小說都多多少少附有書中人物的精緻繡像,熱門的比如說有《繡像三國演義》、《繡像水滸傳平話》、《繡像西遊記》、《繡像封神演義》等。

    魯迅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也記載了自己臨摹人物繡像的往事,他的一大本臨摹作品能被他有錢的同學買走也直接說明了這本繡像的質量。

    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 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為要錢用,賣給了一個有錢的同窗了。

    下面是魯迅先生臨摹的部分《蕩寇志》人物圖:

    順帶提一句,當時還有畫出每回故事內容的,當時稱之為“全圖”,如《全圖金瓶梅》、《全圖儒林外史》等。這類全圖繪本就類似於“連環畫”性質了,而連環畫萌芽於漢朝,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才開始普及。

    當代也有不少厲害的畫家畫過樑山的人物繡像和形象,如戴敦邦,老版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片尾曲也向大家展示了他筆下好漢的繡像畫。當然還有小時候的小浣熊水滸人物卡片,日本的畫師正子公也等。

    一個潛伏在文史圈的化妝師~

  • 2 # 紅藏之友

    《像繡水滸傳》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明朝末年,畫家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以致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水滸葉子》中的人物畫實際就是人物繡像畫。

  • 3 # 瀚墨尋夢

    水滸傳中的故事起源於南宋,當時有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描述,南宋畫家李嵩畫宋江等三十六人像,龔聖與為其作詩文“宋江三十六人贊”,畫已失傳,詩文則儲存下來。

    到元朝,元雜劇中已從36人發展到108人,元末明初,施耐庵將故事加以整理,創作“江湖豪客傳”,在學生羅貫中建議下,改名為“水滸傳”,明代中期出版,流傳甚廣。

    明、清時期,畫得最好的兩套水滸人物像是陳洪綬畫的《水滸葉子》和杜堇的《水滸人物全圖》。

    陳洪綬,明末清初著名畫家,28歲時用四個月時間畫《水滸葉子》,刻劃四十位水滸英雄,水滸葉子是酒牌(行令時依牌面所標飲酒),繪畫用方筆直拐,線條轉折變化十分強烈,起筆重收筆輕,清勁有力,這套畫當時傳遍天下,陳洪綬的繪畫特別是白描線條對後世影響很大,連環畫家賀友直畫山鄉鉅變,先後畫兩套均未過關,顧炳鑫建議他畫畫水滸葉子和研究清明上河圖,後來畫第三版山鄉鉅變成為連環畫經典之作。

    杜堇是明代畫家,他畫水滸人物全圖54幅,雙人一圖,參照水滸傳,將關係親密武藝相近者兩人畫一圖中,現存版本是光緒六年廣東藏修堂刊本,人物描繪傳神,線條精美生動,刀刻細勁輕利,剛柔相濟,繁簡得宜。

    近當代有許多畫家畫過水滸人物,其中影響大的有戴敦邦“全綵水滸人物圖",1994年應邀為連續劇《水滸傳》人物造型設計,共完成184幅人物造型(重要人物有幾幅造型),這些作品對導演挑選演員和服裝設計提供很好的依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00點有人抄底,2500點卻有人不敢買股票,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