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是人
-
2 # 其實黒執事葬葬很帥
前三甲指【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甲鼎】
但是有個觀念要明確,古時候科舉考試是分【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等級的,而所謂【三甲鼎】是透過最高等級的【殿試】考試取得的功名。
如果梳理一下的話:
1.透過第一級考試【童試】,獲得的功名是【生員】,即我們俗稱的【秀才】;
2.透過第二級考試【鄉試】,獲得的功名是【舉人】;
3.透過第三級考試【會試】,獲得的功名是【貢士】;
4.透過第四級考試【殿試】,獲得的功名是【進士】。
【進士】會被劃分為三個甲等:
第一甲取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甲鼎】,授予【進士及第】的稱號;
第二甲取若干名(依據當年官場需要確定人數),授予【進士出身】的稱號;
第三甲取到最後一名(這就意昧著殿試考試不淘汰,只排名,這是從北宋時開始實行的),授予【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上圖解釋↓(圖片自下而上看)
我們拿【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殿試】的金榜為例,第一甲的三名分別是【狀元張謇】,【榜眼尹銘綬】和【探花鄭沅】,都賜予【進士及第】;第二甲取了132名,都賜予【進士出身】;第三甲取了179名,都賜予【同進士出身】。
-
3 # 倪說歷史
科舉正式成為制度,是隋唐時期開始的。大致分為考秀才、考舉人和考進士。其中最高級別的人考進士,因為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所以考中的人稱為天子門生,極為榮耀。
殿試名次的排列分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其中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殿試傳臚後頒發上諭,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
宋代人曾說,“狀元及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矣。”可見考取狀元,是多麼光榮的事。
在形式上,皇帝對於前三甲也給予極高的待遇。
在清代,有殿試傳臚典禮,十分隆重。典禮時到,禮部堂官詣乾清門奏請皇帝禮服乘輿,引入太和殿升座。此時,中和韶樂奏隆平樂章;階下鳴鞭三響。鞭用皮製,長一丈餘,司禮者執鞭柄由下飛舞,迴旋而上,鞭聲清脆悅耳,響徹雲霄。鳴鞭畢,丹陛大樂奏慶平樂章,讀卷大臣等官員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
大學士進殿從東楹的黃案上取出黃榜,授給禮部尚書,陳于丹陛正中的黃案之上。這時,丹陛大樂又起奏,鴻臚寺官員引新進士就位,宣讀制誥:“某年某月某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傳臚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跪於御道左側;唱第一甲第二名某人,引出班跪於御道右側稍後;唱第一甲第三名某人,引出班跪於御道左側再稍後處。然後唱第二甲某人等若干名,第三甲某人等若干名,不引出班。唱名畢,鼓樂大作,大學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進士均行三跪九叩禮,中和韶樂奏顯平樂章。
典禮完畢,皇帝乘輿還宮。禮部尚書用雲盤奉黃榜,置於彩亭之中,在禮樂儀仗下出太和中門至東長安門外,在長安街張掛三日。
新進士左出昭德門,右出貞度門,一甲三人隨榜亭由午門正中出。由於丹陛中石只有皇帝才可以踩踐,所以午門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從不開啟,殿試傳臚後准許文武一甲進士由此門出,這是連親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隆遇。
-
4 # 腦洞外星人
從宋朝開始,中國科舉就有以“三甲”區別進士的做法。而區別的標準,便是進士們的考試成績。在科舉佔據選拔人才主流渠道的情況下,進士們透過全國選拔,本來就被認為最優質的一批人才。
三甲的區分,則是找出當中最優質的一批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因為科舉制度的發展,越到後面,越趨向成熟。所以,我們把進士三甲之間的區別,放在清朝比較。
清朝時,三甲中的“一甲”只有三個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人數不固定,他們被稱為進士出身。二甲中的第一名被稱為“傳臚”。
三甲人數同樣不固定,他們被稱為同進士出身。朝廷根據這些新科進士的成績,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待遇。(注:明朝時二甲、三甲第一名,都可稱為傳臚。)
按照清朝規定,新科進士中,除一甲三人和傳臚外,其餘進士在殿試後,仍需參加由朝廷派大臣親自監考批閱的朝考。
透過朝考,進士們可以獲得庶吉士身份,入翰林院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二甲會比三甲,更容易透過考核。因為考核過程會計算分數。
二甲出身的進士,他們在殿試時,便已獲得五分,只需在會試和朝考中,只需要一次獲得二等,分數便可達標。而三甲出身的官員,則需要兩次都獲得一等,難度更高。至於一甲級別的進士及傳臚,則直接入翰林院,無需再次考核。
翰林院是朝廷儲備高階人才的地方,歷來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一甲出身的進士,起點較高,也最為穩定。
其餘進士,如果成為庶吉士,還需要進入翰林院繼續研習,才可獲得官職。即便同入翰林,一甲出身的進士,仍有優勢。
同在翰林,一甲出身的進士是以翰林院修纂、編修的身份,跟這些庶吉士一起深造。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早早獲得官職。而且比傳臚的級別高。修纂是從六品,編修是正七品,傳臚獲得的檢討只有從七品。
庶吉士在翰林院經過學習後,會參加考核。被評為一等的庶吉士,可以留在翰林院內,獲得官職。但這些庶吉士只能獲得檢討、編修的七品官職。
如果庶吉士被評級較差,就只能獲得知縣一級的地方官,六部主事、司務、筆帖式等屬官。庶吉士跟一甲進士比,起點較低,且仕途的過程並不穩定。
其餘沒有成為庶吉士的進士,吏部也會根據考核結果,分配不同的官職。這些二、三甲的進士,對朝廷而言,仍是人才。
畢竟就連考不上進士的舉人,都可以參加吏部考核當官,何況這些已經透過選拔的進士。進士可以得到的工作待遇,受朝廷用人情況影響很大,較不穩定。
清朝入關初期,順治年間,人才短缺,對進士極力拉攏。這段時期,可以說是清朝當官的一個黃金期。不僅獲得官職容易,很多重要官職也有空缺。
《清會典事例》記載,順治三年:“二甲一名到五十名,除部主事;五十一到三甲十名,除中、行、評、博;十一名至二十名,除知州;二十一名至五十名,除推官,餘除知縣。”
但官職數量畢竟有限,從康熙年間開始,官缺緊張。進士需要等到現有官職出現空缺,才有機會上任。以至於一些人考中進士十年後,仍沒有獲得官職。所以,跟庶吉士相比,這些進士的仕途更加不穩定,起點也更低。
在康熙中期以前,二甲、三甲仍有一個區別。二甲出身的官員擔任京官。三甲則擔任地方官。清朝中期開始,進士獲得官職前,都要透過學習考試。根據考試結果、年齡,為他們安排實際官職。
對於一甲、二甲、三甲的進士來說,不僅獲得官職的難度有很大區別,將來仕途升遷上,仍相差極大。雍正以後,清朝對官員升遷,主要注重品行、政績。一甲出身的官員,明顯可以獲得更多歷練的機會。
而且,一甲,庶吉士,吏部挑選的二、三甲進士,三者之間,都有不同的升遷途徑。相比較而言,一甲進士出身的官員確實大於庶吉士出身的官員。而庶吉士出身的官員,也大於吏部挑選的二、三甲進士。
所以,一甲出身的官員,在清朝佔有很大優勢。當然,這個並非絕對。清朝歷史上,有狀元郎退休後仍是低階官員的案例。康熙四十二年的狀元王式丹,因為考上狀元時已經58歲,身體太差,不受康熙重用。
退休時,仍是從翰林院六品官修撰。也有連科舉都不算,靠買官就獲得高官的人。只是說,從整個群體看的話,仍符合這個結果。
-
5 # 談知社
古代科舉的三甲,以清朝為例。一般會試是在三月份舉行,稱為春闈,四月份放榜,錄取的稱為貢士。貢士五月份參加殿試,殿試對會試的錄取學子重新排名次,一般不會刷掉人。殿試因為是皇帝主持的,不設主考官,但有閱卷官,又因為皇帝也會閱卷,相當於是閱卷官了,為了避諱其他人叫做讀卷官。皇帝不會直接閱卷,而是其他讀卷大臣選出十份試卷,逞閱皇帝,讓皇上自己排名次,皇帝排好名後會同其他試卷一起放榜。所有人共分三甲,第一甲只去三人,排在第一名的是狀元,第二名的是榜眼,第三名的是探花。第二甲和第三甲人數不定,二甲第一名也很榮耀稱為傳臚。第一甲的三名學子,皇帝賜進士及第,第二甲的賜進士出身,第三甲的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的三名進士不必參加朝考,直接給官做。其餘的需要參加朝考,重新排名,第一名的稱為朝元。朝考表現好的會留在翰林院當庶吉士,其他的分在京城各部院當散職。新科進士除了第一甲都有一個實習期,實習期滿有的留在翰林院,有的留在京城部衙當個小官,有的進宮打個雜,撇點的外放知縣,判通啥的。
提問者問前三甲指的是什麼?太平興國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進士始分三甲。這是三甲的由來,從此有科舉了三甲之說。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前三甲指的前文所寫取中的進士。一般我們說自己常常班級前三,一般就是第三,求職時工資五千到八千,往往就給五千。小說中寫的位列三甲,大概就是第三甲的第幾名吧。要是第一甲,肯定會說高中探花郎,高中榜眼,高中狀元,不會說自己位列三甲。現代人一般把前三甲等同於前三名(要注意的是三甲醫院指的是三級甲等醫院),新聞標題某某隊有機會進三甲,說的就是第三。非要抬槓也不排除是二甲的人,位列前三甲順口。一般狀元就是狀元,從古至今都是第一的意思。但明清以前榜眼、探花並不特指第二第三。
黃梅戲裡唱“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一是為了好聽,二是確實考了第一,要不然會這樣唱“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榜眼,中榜眼…”或者“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列三甲,列三甲…”
我們華人有狀元情結,戲文裡常常是狀元郎的事,要是和一個三甲的進士搞出點么蛾子大家接受不了。
現實中能考取三甲,非常了不起了。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寫的是中進士了,不是中狀元了。蘇東坡會試第二,殿試卻是二甲。張居正是二甲第九名,曾國藩殿試成績是三甲四十二,而此前他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要是能個進士及第,確實光宗耀祖。
回覆列表
古代科舉,名列三甲,就是殿試中榜,考上進士,而不是前三名的意思。
“三甲”源自中國始於隋唐的科舉考試製度。自宋太平興國八年始,進士殿試後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辭源》有“三甲”條目,引用《宋史·選舉制》指出“三甲”的由來:“太平興國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進士始分三甲。”
“三甲”人數各個朝代不盡相同,以清光緒癸卯科為例,共錄取進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來,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三甲”是殿試中榜進士中的末等即三等。近讀有關王鐸的文章,說王鐸“至31歲時,入京殿試,列三甲第五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這是“三甲”的規範用法,就是說,王鐸沒能進入一甲、二甲,在三甲中列第五十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