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T人劉俊明
-
2 # 孔方財經
毫無疑問,確實是寒冬來了。
任何行業都有一個發展週期,從低谷到復甦,然後走向高潮,最後走向蕭條,蕭條之後就是低谷,如此迴圈往復。不要說一個行業,宏觀經濟同樣有這樣的特徵,而身處其中的企業同樣也逃不開這樣的規律。
就阿里(京東和阿里的情況類似)、華為和騰訊來說,他們如今都面臨自己發展上的瓶頸,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很難複製,所以減少招聘是很正常的動作。
阿里主要面臨的是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消失殆盡。如今,中國的網際網路網民超過10億人,考慮到大量農村老年人口,其實現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已經完全普及。過去幾年,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其實增速都在下滑。網際網路本身已經不能支撐他們的發展速度,所以才有了阿里大量佈局線下資源,比如收購大潤發,和蘇寧結盟,自己孵化出了盒馬鮮生等等。與此同時,阿里開始向基礎科學進軍,拓展電商以外的盈利點,成立達摩院做晶片、量子通訊等業務;成立羅漢堂,為科技時代的阿里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援等等。
目前來看,阿里在線上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線上下的業務以及基礎科學、人文科學方面的佈局也基本完成,對於人才的需求已經渡過了最渴求的階段。適逢當前貿易zhan,全球經濟可能迎來拐點,阿里減少招聘人員,也是在為不確定性做準備。
華為面臨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眾所周知,華為最核心的業務還是電信裝置,但在全球4G網路建設完成,5G還沒有完全鋪開的情況下,華為這一塊業務的增長極為有限;這些年,華為將重點放在了消費者業務上,華為手機、智慧可穿戴裝置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如今,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已經飽和,整體出貨量在下滑,這一塊業務也差不多到了天花板;所以,華為將接下來的重點放在了企業公有云上面,想要複製亞馬遜、微軟、阿里的成功。這一塊市場仍有極大增長空間,但競爭激烈,前景並不明朗。
綜上,智慧手機業務極為接近天花板,電信裝置還要等5G鋪開,公有云業務前景不明朗,外加美國限制華為進入,澳洲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等負面因素影響,華為如今的增長空間,顯然比6年前要狹窄得多。
其實這3家公司增長放緩的核心,都來自於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如今招聘規模的縮減,其實是蓄積力量找到下一個同樣巨大的市場。而下一個市場,或許來自雲,或許來自AI,或許來自物聯網,甚至或許來自太空。
最後提示一點,阿里騰訊華為,是中國效益最好的企業,他們都過得艱難,其他企業同樣不好過。對於想要跳槽、創業折騰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
3 # 職海揚帆
雖然當事公司澄清是假新聞,但行業肯定會有低迷期,年底了,減少招聘儲備好糧食過冬也是需要的。對廣大職場人士來說,收起騷動的心,廣積糧,拼的是誰的糧食能堅挺到明年開春,在寒冬裡苦練內功,一定會是來年的贏家。
-
4 # 網際網路追風人
網際網路高速擴張了一段時間,人才結構出現了一些不均衡。各大平臺開始調整人才策略,這是一種好事。至於網際網路行業寒冬,任何行業都有周期,網際網路也不例外,人才政策調整是週期性拐點最典型的風向標。
-
5 # 工業網際網路研習社
今天早上看到阿里、華為及京東都出來發表宣告了。這是資訊公開及明星企業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但即使釋出宣告,但也不能說明《北京青年報》的報道有問題。人們的焦點更關注在大企業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的集中行動,折射出來關於網際網路發展和經濟形勢的焦慮心態。
現在最關鍵的是,單純從一家企業來看,很難判斷行情和經濟形勢,但如果大公司齊刷刷的做出相似的舉動,這一定說明大形勢確實在變動!
華為:日前內部發布了《關於落實公司人才供應策略的決議》,這份《決議》是真實的,並不是憑空偽造。檔案顯示,“華為公司原則上停止普通社會招聘”,不在優秀往屆生、關鍵稀缺人才以及公司專項招聘範圍之內的各部門不得發放offer,特殊情況需經輪值董事長審批。——評:可以仔細思忖關鍵字,社招的口子仍然開著,但只向絕對少數人開放,口子明顯被收窄,這一般人都能看得出來。另外,招個人才還要輪值董事長審批,這明顯是要絕對的節奏。想想,誰為為了招聘一個人,捅到輪值董事長那邊?還想不想幹了!
阿里: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才和組織升級,是阿里巴巴人才組織體系多年來的獨到經驗,“以前有,以後仍然會有,而且必須要有,怎麼可能沒有?”
——評:阿里的反應明顯在走“模糊路線”,這就是典型的公關路線。
京東:官方給出的迴應很簡練:沒有此事。稱“目前社招需求仍很大”。
——評:和阿里的反應類似,要麼是明顯不把媒體爆出來的事情當回事,要麼就是點中要害了。
媒體視角分析:從當下的處境來看,沒有哪個公司願意被媒體盯上,尤其是可能引發一系列猜想的事件,因為大企業容易被當作“出氣筒”或者議論的物件。
經濟形勢來看:就這幾家公司的薪酬,人才成本很高,如果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形勢資料和行業發展情況並不樂觀,“停止社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近300位付費研習社社友遍佈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武漢、蕪湖等工業重鎮,初步構建起覆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軟體、底層資料採集、工業資料分析、系統整合商、大學及產業資金在內的全國價值網路。
-
6 # 光芒萬丈34957
失去美國市場後,華為,阿里就停止了社招,不需要那麼多人了。
京東是因劉強東“性侵既遂”,才沒人願意投資,不得不停止“燒錢”,開源節流,不再社招了。
中美貿易大戰,對中國經濟是個傷害,目前只是開始顯現,明年會全面呈現。
網際網路企業為應對明年的嚴峻經濟局面,還有稅務社保新規,也有保證現金流,裁員的意向。
網際網路是“燒錢”行業,贏者通吃,必須擁有天量現金流,現在國內外環境不好,美國科技股大跌,讓所有網際網路企業不敢擴大投資。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企業的招聘一直比較謹慎,即使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招聘也是非常謹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成本因素。目前科技公司的支出成本中,人力資源成本佔據著重要的比例,而且人力資源成本呈逐年上升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壓縮招聘崗位是一個有效的節省開支的手段。
第二:行業特殊性。網際網路公司具有較強的行業特殊性,並不是人多就一定能有高產出,很多案例都說明,即使在沒有崗位增加的情況下,很多部門的業績也會實現翻倍式的增長。因此,很多部門(研發、運營、策劃等)的招聘請求往往很長時間才會得到管理層批准,這在網際網路行業裡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第三: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也存在週期性問題。網際網路領域雖然整體處在發展的上升期,但是網際網路行業也存在週期性發展的時候,當公司管理層判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市場調整的時候,必然會壓縮招聘需求,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做法。
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招聘,尤其是社會招聘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比如公司之間會存在技術體系結構上的差異,社招上來的人才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與團隊形成合力,這個過程可長可短。另外,社招人才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問題,往往需要一個教育的過程才能瞭解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方式。
最後,社招人才的薪資待遇往往也比較高,這也是很多科技公司對社招比較謹慎的重要原因。如果相同的工作崗位,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一定會優先考慮應屆畢業生,因為不僅成本低,而且易於管理。
我從事網際網路行業多年,也經歷過多次網際網路行業的調整期,在我看來,緊縮招聘並不能說明根本問題,更多的是對發展預期的一種謹慎做法。
如果有大資料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