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血山飛蟲
-
2 # 水底之物
這要看這批羅馬幣的發掘的分佈圖。及持有者分別是什麼人,及相關歷史文字記載,及生活政治形態。才可以判斷是否是一支外來的羅馬人建立了支系。而僅僅是儲存了一罐羅馬古幣,不足以說明問題。
-
3 # 歷史咖啡
中國境內發現羅馬金幣是有可靠證據的,數量從17-37枚不等,各有說法,當然也有真偽問題。時代涵蓋西羅馬和拜占庭。但它說明不了存在「羅馬系王朝」。具體說:
一,中國羅馬交通
中國羅馬交通,據文獻來說有四次記錄。最早見於《後漢書》,年代在公元166年東漢時期,是官方使團。第二次是從海路來,三國東吳接待,使者名為秦論,是個商人訪團。第三第四次是西晉初年,記錄不詳細。北朝時,交往應該更密切,但記錄不多,唐朝有一次記載,是中國派遣波斯人訪問拜占庭,當時名為「拂林」。
發現金幣,在陸路上,傳說是河西地區為主,多數專家推測為粟特商人收藏的金幣,有西羅馬也有拜占庭。真正比較可靠的,應該是北齊貴族墓葬發現的拜占庭金幣,既有可靠的出土地點,也有其他參照物,可以合理推測中國與羅馬的關係。
二,北齊的拜占庭金幣
北齊柔然公主墓發現了2枚拜占庭金幣,其中一枚屬於查士丁尼皇帝。這個應該是非常可靠的,足以做一些研判。
這兩個金幣應該屬於柔然公主的私人藏品。柔然公主是政治婚姻嫁到北齊的,其夫為高歡第九子高湛,這位公主幼年遠嫁,死時才13歲,可謂非常可憐。因為高氏與宇文氏爭鬥,積極尋求外援,與柔然結為婚姻。而柔然是一個跨越相當大的族群,西部到了中亞。公主作為尊貴人物,當有商人贈送金幣。金幣的來源,則應是波斯或粟特商人在拜占庭貿易所得。
這能說明高氏是拜占庭王朝麼?顯然不能。高氏雖然極為胡化,也沒有到這個程度
-
4 # 考古學酥
中國境內經常會發現外來的物品,除了錢幣之外,還有生活用品,甚至還能發現外華人在中國的墓葬,這很正常,中外交流,自古有之。
-
5 # 陳大舍
諸位看官,這裡是陳大舍道古。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承蒙青眼,不勝榮幸。
這個問題說的情況在考古時經常發生。比如最著名的便是在洛陽北邙發現了一座古代大墓,根據這座大墓的形制、出土是器物(該墓曾被毀滅性破壞,故其中殘存文物寥寥無幾)可以推斷是一座北魏帝陵。而墓中出土最有價值的便是一枚來自於東羅馬帝國的金幣。
這枚金幣光亮如新,可知不是流通的貨幣,而是作為一種“玩意兒”而隨葬入土的。金幣之上鑄有東羅馬帝國元首阿納斯塔修斯一世——也就是傳說中有著一對兒鴛鴦眼的那位——的標準像。
史書上傳說,這位羅馬大帝相貌不凡,和《恐怖寵物店》的男主D伯爵一樣,長著一對兒鴛鴦眼:一隻眼是綠眸子;一隻眼是黑眸子。
北魏帝陵中出土的金幣,正面是阿納斯塔修斯一世,背面是大天使長加百列。
象牙浮雕的阿納斯塔修斯一世戎裝躍馬像。
之後考古人員認為這座帝陵修建於為北魏孝昌年間至北魏末年,而陵寢的主人便是在位僅僅兩年便為權臣所弒的北魏節閔帝。
前面已經說過,這枚東羅馬金幣不是用來花的,而是拿來玩兒的;而且這枚金幣的擁有者是一位鮮卑人出身的北朝天子,所以就不要想象當時有什麼羅馬系的王朝了。
不過,在兩漢到元明,羅馬文明一直對中國有著吸引力。而且中國的上層社會還十分的瞭解羅馬文明的一切:大理石宮殿、高架水渠、以及偉大的共和制度。甚至得出了十分準確的結論,羅馬人:
“頗類中國。”范曄《後漢書》
這句話說的很深刻。因為羅馬人的價值觀完全是和當時的和華人一樣的。真正的羅馬公民是典型的農民,在家種田,聚族而居。這種生活方式培養的基礎價值觀必然是堅強而純樸,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剛毅木訥近仁矣!”而羅馬人對中國的瞭解雖然差了不少,但也是十分仰慕,關於賽麗斯(綺羅之邦)的各種各樣傳聞把中國說成了遍地神仙的人間仙境。
但是,即使華夏和羅馬這麼互相吹捧,但是雙方一次官方互動都沒有。全是靠勞動人民們自己相互打交道。中國這邊除漢桓帝延熹九年,有羅馬商人冒充帝國使節前來打秋風;吳大帝黃龍元年來自亞歷山大的羅馬商人秦論經交趾來到金陵,在吳地七八年間掙了大錢;晉武帝太康年間,據說又有羅馬帝國的“使節”來訪……
無獨有偶,羅馬城中也出現過來自中國的使臣,但是,也都是些膽大心細的冒險家們冒充的。
前年,在倫敦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兩具“女性”遺骸,曾被炒作為“最早移民英國的華人”,但事實上這兩具遺骸生前皆是長於北非的東南歐裔血統。但是隨葬的這個象牙雕的小飾物,卻有可能是來自中國的奢侈品。也就是說這次考古即使是不能證實華人移民到了羅馬,但卻可以證明二者之間繁榮的貿易往來。目前唯一一具疑似華人的遺骸是八年前在義大利瓦納立發現的,這個人曾經生活在二世紀的羅馬帝國。
回覆列表
不能說明的,只能說明中國和羅馬有交流,而且不一定是直接交流,是間接交流,中國其實發現過大量羅馬金幣和銀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