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尚語

    從外觀方面來說,這種建築材料和農村文化融合思維概念,在前期的設計領域主要是建築設計。一個好的設計師就是透過不同手法讓概念性的建築材料把它自身的靈魂體現出來。農村文化主要是樸實、低調、貼近,可以在建築材料顏色上體現;農村建築形式透過建築材料的仿造融合在現代建築外形裡。

  • 2 # 農網小李子

    建築趨同,“千樓一面”的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全球化以及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當下,建築設計創新力度較為薄弱,尤其是住宅建築群趨同的現象越來越顯著,地域文化特色嚴重缺失。而廣西地區的地域文化是該地區建築特色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如何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基礎上,發揮建築設計與當地文化融合的優勢作用,需要建築設計者們發揮重要作用。以廣西民俗博物館為例,這座以廣西民族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館藏豐富,對廣西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了豐富展示。廣西民俗博物館的外觀主體大樓是銅鼓狀的,而銅鼓是廣西民族文物中一個具有地域特色與民族風俗的典型代表物品。整個博物館以銅鼓造型為主,兩邊走廊也裝飾以銅鼓鼓面,將廣西壯族的銅鼓文化以建築設計有效的結合到了一起。博物館展廳內部則羅列少數民族銀飾文物,織染繡品,彙集了廣西工藝大師的精湛手工技藝,這是建築與廣西當地傳統文化融合與發展的一個特色代表。建築文化分割槽與民族、人口等人文地理因素密切相關,但是並不能呈現完全意義對應的關係。其中 ,在各民族、文化交接以及邊緣地帶,建築文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眾多壯族是廣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也是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民俗文化豐富。現代建築模式可以以民俗文化為出發點,大興發展民俗旅遊,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館、瑤族風情園等建築樣式,將廣西傳統文化納入到建築設計中,豐富現代建築理念層次,創新建築模式。

    受當地生態環境與傳統文化的影響,建築設計、風格、規劃格局千差萬別。當前,建築趨同現象嚴重,為減少此類現象,建築應與當地傳統文化的融合,與人文地理的融合,充分考慮人文地理、傳統文化等的影響。並與現代建築理念相結合,注重建築設計的前瞻性與先進性,以達到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 3 # 郎山牧羊人

    鄉村建築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鄉村振興的發展,各地都發布了鄉村建設的文化綱領,大都在強調特色傳統文化。

    民居代表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老百姓的經濟條件。幾百年前,統治者可以憑藉強大的支配資源的權利將雲南的木材運回來建造宮殿。而一般的百姓建民居來說,還得就近取材,村裡有石頭的就壘石頭,村裡木材多的就做木房子,實在沒有的就夯土或打地洞。當時除了等級上的規定,並沒有規定建築的風格,但現在看幾百年前的古村落會發現整個一個村材料基本都一樣的嘛,就那麼幾種,就是這個原因。而且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特別和諧,因為材料就來自當地,只有那麼兩種自然材料,當然和諧了,想不和諧都難。青山環抱中的木建築村落、石頭山下的石頭房子、黃土高原上的土牆。

    隨著社會的進步,建築材料的革新,民居建築和城市一樣大都是鋼筋水泥,這也是時代的烙印,老百姓建造房屋大都是模仿,居住排在第一位,材料易得,人工少,很少會考慮文化因素,這是很現實的。

    將文化融入到民居當中,這需要國家政府相關的頂層設計,提出相關思路,這方面各地在推進,但是效果不明顯。同時需要設計者、建造師擁有系統的文化認知,同時對於自然環境、時代發展具有獨特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這是一個建造設計師的綜合素養。

    透過設計師的理解,綜合現代材料以及當地環境特點,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建造富有當地特色、美觀、舒適的民居。

    個人理解,多多指教。

  • 4 # 山裡光頭哥

    農村的房子相對比較大,現在農村房子都是洋房別墅,忽略了房子基本功能,房子要住的舒適,還是就地取材,用毛竹,木材構造,小瓦片,來構造院牆,黑白灰最好。

  • 5 # 設計群網

    農耕文化其實就包含建房子的方式,建房子的過程,這些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種。一個農民怎樣用自己祖傳下來的方式,把房子蓋起來?這些方式都應該保留。如果說都變成貼瓷磚,都弄成鋼筋混凝土,我覺得不對也不合適,即使將來有財力能這麼做了,也應該有意識的保留傳統磚的建築做法。

    再一個就是材料,需要因地制宜取自於大地,用完以後讓它又能夠迴歸大地。至於這個磚也好,怎麼壘牆也好,用途也好,我們可以開發,怎麼讓這個土料更加堅固一些。其實混凝土也是這麼演化過來的,包括磚也一樣,用完以後慢慢風化了,迴歸大地再變成土了。讓土地和建築材料能形成一種迴圈,而不是用完以後很難消化,建築垃圾越來越多,這個肯定是問題。

    材料有現代的材料,瓷磚等工業產品,是不是全用?該用的地方用,不該用的地方可以結合當地的材料。每一個地區都有它適合當地的材料。靠海邊兒的需要什麼樣的?靠山的是什麼樣的?平原的是什麼樣的?其實當地都有地方材料,這個本地材料不能丟,可以開發各種各樣的新做法,各種各樣的形式,把它和現代材料、和其他材料相結合。所以這個材料裡邊有很多很多可以開發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更美,從視覺上、使用上、感受上都可以做的很好。

    至於怎麼做,我還是建議大家多到農村去考察。我做惠營房村庭院設計和村民活動中心設計競賽的評委時,就瞭解到有學校為了更好的完成競賽設計,組織學生到村裡去做現場調研,這樣就很好,這就能更深入地瞭解鄉村裡的一些做法。

    在鄉村裡你可以看鄉村施工隊怎麼做?誰家蓋房子,你去看一看他用什麼材料,怎麼施工的,以前怎麼做?現在的做法有哪些改變?在這個基礎上哪些地方他可能做的不太好,你慢慢跟他溝通,這樣做行不行,那樣做行不行?然後在這個探討當中,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可能是比較高效的,也可能是更環保、更美觀、更有創意的。這裡邊可以做的很多,但是你的基礎就是要先到農村去,瞭解人家現在怎麼做,在這個基礎上你再去改進。

    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他老跑工地,最後發現了清水混凝土這樣一個方式,他又做了改進,這樣他做的混凝土就跟別人的混凝土不一樣了,他就一直用這個方式,最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獨有的清水混凝土材料。

    總之在材料上有很多創新開發的可能性,只不過需要大家深入的去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你自己的一個表達手法,材料是建築表達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闆辦公室有哪些痛點?如何利用智慧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