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毅恆1314

    儒學中心思想是以“仁”為本,倡導“忠”“恕”。提出修身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要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立身行事之準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樂山樂水”揭示了人與自然交相感通的規律,從而提升了自我之性靈。對藝術而言,這種動靜規律更成為人們創作與欣賞的內在精神動力。孟子繼承了孔子衣缽,他曾雲:“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實這種“氣”就是至大,至正,至剛之氣,它充盈於天地萬物之間,是“士人”所必須具備的內在精神氣質,那麼這種精神必然反映在藝術之中,進而有了“氣韻生動”、“書以韻勝”、“書卷氣”等等的藝術審美標準。

    道學是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一,何為道?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為之曰道,強為之曰大。”《周易》雲:“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萬物皆稟天地之氣而生。”萬物之中自然包括藝術。

    老子云:“道法自然”,認為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這裡的自然不僅僅指客觀能見的萬事萬物,而是指一種不以人之意志為轉移的完全自由的,天然的狀態。

    莊子將老子的學說進一步引入審美和藝術領域,提出“遊心於物”,“乘物以遊心”,“身與物化”,“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等,無不闡釋我與萬物為一的審美境界,這勢必影響了藝術的發展方向,因此,中國書畫藝術推崇“心師造化”,“肇於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物我兩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 2 # 盧秀輝侃侃詩書畫印

    有關中國藝術審美中的哲學問題(節選)

    .

    .

    知識分子都有一個基本的哲學觀。從前的中國知識分子,兩種哲學思潮始終佔主流。一是儒家學說,自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獨尊儒術”後,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董仲舒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用“五常”仁、義、禮、智、信,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並把這些思想貫穿於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體系中。“三綱五常”及其“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然而,儒家的學說中缺乏民主思想,有的是集權、服從,沒有民主權。從官方正統的統治手段看,連最萌芽的低階民主都不存在,這就使中國的政治總是置於一個高度的集權化。

    中國的文官選舉制度“科舉制度”,更是把儒家思想作為主要的考試內容,從隋朝大業元年(六O五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一九O五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儒家思想佔據了統治階級的思想領域,在中國,這一思想從不受學術界的置疑,這種在政治上培養愚民的做法,一直是官方追捧的政治手段。科舉制度出現前的中國,用的是“察舉制”,中國的人情社會其毒源於此,“察舉制”使中國社會越來越人情化,越來越不公平化。現代中國的特色之一,就是講人情。不講人情的人,就是不講人性的人,不講人性的,在中西方的人際交往中,都是不能與之相交往還的。科舉制度相對於察舉制,是一種進步,但是,在扼殺最初的民主上,無疑是罪魁禍首。至清末,面對西方列強的優越的政治制度,科舉制終於壽終正寢。

    有一點,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制度的好壞,不能是否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大方向,是中國社會架構的主心骨,對和諧社會的發展,對中國“永不稱霸”的思想奠定了強大的理論基礎。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對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產生負面的歧義。

    中國是個知識分子思想高度活躍的國家,自古以來,皆為如此。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學術上的極大的自由、極大的繁榮時期。形成了春秋(公元前七七O ~公元前 四七六 年 ) 、戰國 ( 公元前 四七五 ~公元前 二二一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其中, 道家思想引起了在野的知識分子的極大的共鳴。

    道家思想創始人李耳把“道”抽象化,概括為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天命”的絕對權威。這就對以“三綱五常”為正統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嚴肅的挑戰。道家的哲學裡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政治上提倡“無為而治”。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至莊子,道家思想更講究一切道法自然,不可強求,與儒家思想相反。這樣的思想與“受命於天”的官方論調發生了衝突。但有意思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在這兩種相悖的哲學思維上,能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居廟堂,則講儒術;退江湖,則論莊子。這兩種思維也把中國的文化推向了一個互為補充的關係。其中,最有意思的著作就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成書於公元五O一年~五O二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十卷,五十篇(原分上、下部,各二十五篇),以孔子哲學思想為基礎,兼採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緻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鑑賞的美學規律。

    從《文心雕龍》可見,雖講文學,則用於文藝,遠在六朝,劉勰在審美上就出現了兩種思想的較量,出現了糾結。其立論源於儒家,他說:“徵之周孔,文有師焉”,“徵聖立言,則文其庶矣”。但是,在審美上他則傾向於道家思想:“《易》之《文系》,聖人之妙思也。序《幹》四德,則八句相銜;龍虎類感,則字字相儷;乾坤易簡,則宛轉相承;日月往來,則隔行懸合;雖句字或殊,而偶意一也”。

    基本上,劉勰的審美思路決定了中國文人的大方向。比如,才高中國文明史的蘇軾,在思想上,以保守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現,在藝術上則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的道家思想,“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認為作文應達到“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師民書》)的藝術境界。

    這種思想延續到了上個世紀的初期,必然在西方文明衝擊下,發生了大碰撞,結果,新時期就若干中國文化問題的討論,濫觴成了新文化運動。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援、主張白話文運動,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而藝術界,陳獨秀與呂澂在《新青年》以通訊的方式,陳、呂均用《美術革命》為題目(發表於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拉開了一場對中國畫的徹底之否決的空前的大討論,是此大討論,是上個世紀中國美術史、文化史有關中國畫前途的第一次大討論,其影響之大,一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葉

  • 3 # 魯中居士

    若單純從人的思想發展歷程看,是(文字)符號影響了人的思想!符號多了,組合排列了,就文明瞭,然後逐漸升華成文學、文章、文化。

  • 4 # 師範小王子

    儒家的中庸之道大概就是追求的大眾化吧。要做到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也確實難為藝術家。道家的天人合一,仙風道骨,得自然之妙有確實難一些,這需要靈性。藝術家雖趨之若鶩,但也實在說不明道不清。自然界萬態紛呈,這可不是大眾化所能代表的,道家的思想比較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異彩紛呈比較符合藝術創作的特性。不過這也會招惹儒生們吹毛求疵。

  • 5 # 王廙

    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陰陽,以及儒道佛的審美,都對書法有很深的影響。

    書法史是幾個人的歷史,而這些人都是文化的巨人,他們把文化賦予了書法。

    我們說傳統帖學代表有二王一脈,其中對王羲之的評價就有一句很中庸的名言“不激不厲。風規自遠”不要鼓努為力,不要過於激烈,要平和,這樣才可以接近真,進而寧靜致遠。

    所謂中和就是相容眾美,高山不辭細壤,大海不拒涓流,要同時存在,要和而不同。

    就拿羲之的楷書來講,所用的造字工具即是周易的九宮格,結字圍繞中宮,中宮收緊,八面拱心。二三之數。這都體現了中庸思想,體現了象和數的關係。具體例證可以參照智永千字文,以及羲之的小楷作品。

    還有陰陽思想,說白了是一對反義詞,我們小學就懂得。比如說字的上下,左右,內外,剛柔,方圓,粗細,快慢,參差,正側,奇正,黑白,虛實,向背,長短,疾澀等等。

    還有書法的審美,講究平淡,精微,清虛,混元,中正,等等都和儒道有關。

    向來儒釋道三家一體,以道統,以儒進,以佛退。總之這些文化交融在一起,彼此共通融匯。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文以載道

    書法體現了很多文化的東西,說到底就是那些承載文化的先賢,把文化賦予了書法,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也就在這裡。

    熊秉明說書法是文化核心的核心,意義就在於此。

  • 6 # S書畫頻道

    中國的書法是從距今五千年前的文字演變而來的,這裡我必須要說明的是,“書法”和“文字”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文字”只是代表文化的一個符號,而“書法”則是代表的一種藝術,當然都是文化,它們的關係也密不可分,所以在講“書法”之前,我們必須要把“文字”這塊搞明白,當然具體內容我就不細說了,我們只是把時間這塊把它理清就好。

    我們的文字從殷商時期就開始了,距今巳有4000多年的歷史,多以篆文刻於石或骨和竹片等物件之上,而“書法”的成熟期在東晉時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之久,從4000年到2400年,其間已經歷了1600多年的變化,這一千多年的時間,對於文化的發展和成熟必定經歷了不少過程。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化特點主要是傳承儒家學派,也就是孔子的文化思想,這其中,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必然也要受到孔子的文化影響,而孔子的文化特點主要講“德”,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在書法中很容易就能體現出來,不是有句話叫“字如其人”嗎,因此,看一個人的字就大致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性格與品行,“書法”是由“字”中昇華而來,它不但承載著中華文字的功能,也體現出一種“美”的文化追求。這裡,請大家不要忽略了書法二字中有個“法”字,別小看這個“法”字,可以說它承載的意義極其深廣,道家都講一個“法”字,而這個“法”字正是道家所要追求的意義,其“道法自然”,其意是我們不能違背宇宙法則,規規矩矩做人做事,正好迎合了儒家學派的“德”的思想。有“德”有“法”,正是我們華夏文化儒家與道家的完美結合,那你說書法要是沒有儒家與道家的影響那能行嗎?

  • 7 # 芥藏山房

    熊秉明先生將書法的境界依次分為“技、藝、道”三個層次。

    在道的層次,涉及到書家對自然萬物乃至生命終極的發現和感悟,是人書合一的境界。

    儒釋道,是國學的核心內容,對中國書法同樣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以二王對代表的晉代書風,其間充滿著道家思想,李白“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一句,讚的就是王羲之的道家風範;唐代虞世南書法溫潤如玉,合乎儒家“君子藏器”的理念,而顏真卿、柳公權正氣凜然,同樣是“正直”的儒家精神;宋代以蘇黃米蔡為代表的尚意書風,也是文人風雅的氣質寄託;明清以來,涉及到明與滿清的民族衝突,對於正統文人如八大山人、傅山等人來說,文人氣節格外重要,這是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的結果。

    歷代書論中,常有由儒釋道而及書法,自列舉幾例如下。

    類似儒家者: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軍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不可以為書。 ——劉熙載《藝概》類似道家者: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蔡襄《宋端明殿學士蔡忠公文集》夫字以神情為精魄,神若不如,則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層,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神,心之用也。——李世民《指意》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蔡邕《石室神授筆勢》類似釋家者:至於字,外匠成風之妙,筆端透具眼之禪,蓋不可得而傳也。觀其胸中,空洞無物,亦如此齋焉四達。獨有忠義數百年之氣象,引筆著紙,與心俱化。——趙秉文《跋東坡四達齋銘》書法猶釋氏心印,發於心源,成於了悟。——唐人論書

    董其昌自號“畫禪室”,其書風合於道,有一股勃勃仙氣。

    虞世南書法書法則“君子藏器”,溫潤如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的承包田棄荒後被村裡轉包給別人,還能要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