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梁哥
-
2 # 勇敢的蝸牛哥
現在農村空心化很嚴重,大部分村莊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家裡,一到晚上稀稀拉拉幾點燈火,還好現在國家都給裝了路燈,給夜晚增加不少亮度,也大大的方便了農村人,
農村老人留守生活其實是很幸苦和孤獨的,子女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己在外地打工,一年只有一兩才能回家,都不容易,雖然現在交通發達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了,但是路途遙遠,車程費用開銷大,所以大部分外地打工還是捨不得的,
農村老人生活比較節儉,他們生活比較簡單,但吃的喝的幾乎都天然綠色食品,這是城裡人有錢也不常及的,農村山青水綠,是好地方。
-
3 # 最傻最傻的人
現在農村人大量外出打工,農村大量水利和交通條件差的田地荒蕪,雜草叢生。很少砍樹砍柴,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強,顯得一片山青水秀,雜草叢生,綠樹成蔭景象。在家裡剩下的老人,小孩,吃著自己種的蔬菜瓜果,自家養的雞鴨魚綠色食品,過著清淨,寂寞孤單的日子。這種清淨環保的地方以及綠色食品對老人的身體健康和長壽有很大的好處。
不好的情況有好幾種,第一種是老人的心理缺乏安慰,孤獨寂寞感重,兒女長期在城裡打工上班,一年難得回來一次兩次的,有的甚至幾年難得回來一次。平時有點大病小病的,只能自己照顧自己,精神生活平淡簡單。平時缺乏年輕人照顧,發生病情隱患大。
第二,種田地收入低,根本不賺錢,經濟困難,受苦受累的日子過多了,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再加上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差了,勞動力也弱了,種不了多少田地,當然收入少了。兒女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拼命打拼去城裡買房買車,想成為城裡人脫離農村,很少能給父母錢用,為了能在城裡買房買車,有的還把父母的一輩子積蓄都花在買房子上面了。
第三,就是隔代教育引起的問題,也影響著小孩子的思想,意識,和事物的發展認識。老人在家做著繁重的農活,還要負擔著扶養照管小孩的任務,苦不堪言,沒辦法,一切為了兒女子孫後輩!
還有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上漲,親戚朋友之間的隨禮,水漲船高,天價彩禮,天價城裡房子,虛榮心,攀比心等,讓農村人顯得無奈無助!
-
4 # 鄉村王曉胖
農村年輕人出去打工,都是嚮往更好的生活,80年代初的城鎮戶口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那時候很多人都往城市裡擠。
再就是農村沒有什麼就業機會,除了種地還是種地,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人願意在農村種地,還有幾個年輕人會種地?
現在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不但是老人生活質量不行,留守兒童也是個大問題。不是不想陪在家人旁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與心累!
現在很多年輕人買屋子往往是兩代人的積蓄都不夠,所以打工就成了很對人的選擇,(種地真心傷不起)
-
5 # 農村壯的
1:年輕人被生活所逼,出去相對收入高。2:農村老人也閒不住,在家種種地。3:有兒有女也不能天天在家陪著。4:老人想的開,打打牌,跳跳舞,提提心勁。我見過的農村老人,兒女不經常在身邊,他們有時候去看看孩子們。在家老人經常早起散散步,上午逛逛地,下午打打牌。有事沒事趕個集,散散心。真的挺不錯。這是個例,大部分還是勞心勞力為孩子著想。要是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都能過上我見過的那對老人就好了!
-
6 # 亮腦門的農業科技情緣
這種情況現在是比較普遍的,也是經濟規律使然,社會干預或行政干預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延緩卻不能扭轉。在此形勢下,需要順勢而為。一要搞好對老人的關懷。村級黨組織和村委會要搭建平臺,組織好健身、文化和家政、子女教育等活動,關鍵要擺脫說教,潤物無聲,深入人心,增強吸引力。二要發揮村裡有影響力和親和力的人群的作用,給其提供一定的裝置或資料,適當加強他們的培訓,使其發揮引領作用。三要開展孝親活動評選,對關愛老人的子女予以輿論支援和物資獎勵,樹立良好風氣。四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發揮親朋鄉鄰的作用,保證其完成學習學業,特別是心理健康成長。
-
7 # 李育識520
我就是農村老人,年輕人不去打工,在農村日子是不好過的。象我們老人也沒什麼,以習慣了。打工改變了家庭,改變了農村。
-
8 # 城鄉的煙火味
感謝邀請,現在目前農村普遍的生活狀況都是,年輕人外出打工,父母在家種地看孩子,所以也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兒童!年輕人想著外出打工多掙點錢補貼家用,但是掙錢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不能在老人身邊照顧老人,照顧孩子!這是年輕人的無奈之處啊!留守的老人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想著為孩子多做一些事,有病不給孩子說,甚至有的老人有病都不去看,就是為了省錢!老人們都會在家養一些公雞母雞,母雞蛋給在家的孫子孫女吃,以保證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還有的是為了給城市打拼的孩子攢著,等孩子回老家了全部給孩子帶走!農村的留守老人,都特別的節儉,都不去買菜,因為農村都有閒置的地方,留守老人都會在自家菜園種點菜,茄子,豆角黃瓜,辣椒等蔬菜,一是老人只需要買點種子種上就行,易於管理,二是省錢,農村有的地方買菜不像城市那麼方便,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支。三是老人種點菜待到瓜果滿園的時候孩子回家了也可以給孩子摘點菜讓孩子帶走,因為畢竟自己種的是綠色無公害的,吃起來放心吧!老人都是煞費苦心的為孩子著想啊,養大了兒子還要看孫子孫女,自己一生不捨吃喝,辛苦至極!有空的時候都多回家看看老人吧,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希望大家及時行孝。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身體安康,度過幸福的晚年!
-
9 # 並非很重要角色
不怕留守和孤獨,但怕被遺忘
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離開家鄉到城裡打工,留下了一個人盯著家的孤獨姿態,這個特殊而巨大的群體被稱為“看家老人”。 農村留守老人不僅在地裡勞動,還擔負著養孫的責任。 老人們一邊默默辛苦,一邊苦於對小盆友的思念和孤獨感。 我們一改變主意,心就碎了。 他每天看得很遠,希望小盆友什麼時候能回家。 現在的他們可能是從此往後的你,所以有更多在一起的時間吧。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各兒。
《目送》裡有一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出發即是回家,但是記得早點回家。
他們已經沒有多久的年歲等你回家了。
-
10 # 快樂的火車
我就是你說的那個在外打工的人,但是我已經不年輕了。我四十出頭,單身漢一個。為了生活,我選擇出來打工賺點錢,一個是為了自己,另一個是為老人吧。但是,忠孝不能兩全,讓老人吃苦啦。
一,我家周圍鄰居基本都是老人。年輕人大都不在家,小孩也少,都被年輕父母帶走了。先說說我家,就父母老兩口在家,我一年回去兩趟。老父親一天都閒不住,七十歲了,仍然種地,十畝大苞米。又包了一畝菜地,再加上自己家的園子。夏天,天天去市場賣菜,我母親在家做後勤。我能做的就是經常給家裡打打電話、影片,一個是報平安,一個看看家裡的情況,主要看看老人的身體情況。現在老人的身體很好,我還能再外面幹兩年。
二、前院鄰居的故事這家我叫叔,一輩子也沒打過工,現在六十了,家裡經濟扛不住了,選擇出去打工。一年回來一次,據說走的時候,旱菸就帶了十斤。為啥經濟扛不住了,點背,幹啥啥賠錢。
1、年輕的時候,在家院子裡挖坑養魚,結果,魚有土腥味,賠了。
2、包山場,就是開山,買石頭,賠了。
3、養豬,趕上豬瘟賠了,等價格上來了,他不養了。
你說,做個農民難不難?
回覆列表
現在農村好多年輕人離開戶籍地進入城鎮務工或經商或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而在家留守的父母,這些農村留守老人,很多人生活特別簡樸艱難,居住環境差;或承擔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或擔負著撫養、教育孫輩的重任;甚至遭遇排斥,閒暇時無處可去。
面臨困難
在新農村建設中,隨著子女紛紛外出務工,農村留守老人群體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
1、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隱患多。
3、對隔代教育造成心理負擔重。
4、精神缺少慰藉。
慢慢地對他們說話,表現出自己對老人的真心和愛意;因為,大多數老人出現感覺功能退化,聽力和說話能力都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與他人的溝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