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徒工到相聲大師,他走過了傳奇的一生;師承侯寶林,他開啟了輝煌的相聲時代;從藝50載,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後一位相聲大師。
2006年12月20日10時29分北京安貞醫院。“他是今天(當時)早晨十點鐘,在十點鐘的時候在家中心臟病突發,然後基本上…、去世了。”馬季:祖籍天津寶坻,1934年生於北京,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1985年,全國十大笑星。2000年,中國相聲網“誰對中國相聲貢獻最大”評選榮登榜首。2006年,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2006年12月20日上午,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在家中病逝,享年72歲。
2006年12月14日,就在馬季去世的前六天,他還在家中接受了他們的採訪。“一般呢,一般九點鐘都有這個MBA,自己是不落,這兩不誤。開著這電視,MBA這兒放著,我這兒寫字,寫著寫著不時回過頭看看這個,挺好的”。“確實是鍛鍊我們年輕的這一批,你看上海景點,小朋友唱的,十八歲、十七歲、二十歲。”“我使你電話試試行嗎,幹嗎,你找誰,我找李蓮英,我問問他有這麼好的東西咱說宮裡怎麼不給我安一個”,“從慈禧的角度來想”,“啊”,“一個一個點都有”。
1934年馬季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商人之家,原名馬樹槐,父親去世後家境陡落,母親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艱難度日。馬季他記得(父親的喪事)辦完了之後,唯一的繼承的一個遺產就是這麼大木箱子,一木箱子黑肥皂,胰子,他們叫胰子。清末民初的北方曲藝發展蔚然成風,相聲也在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裡逐漸走向成熟,由相聲前輩常連安創辦的啟明茶社更是享譽京城,張壽臣、劉德智、劉寶瑞等數十位相聲名家先後在啟明登臺獻藝;而在馬季就讀的班級有位名叫吳常(長)坤的同學經常到啟明幫忙做事,在他的幫助下喜歡聽相聲的小馬季每次都能在啟明搞到一個免費的座位。讓他白聽,這樣帶著他去了好多次,沒想到當時聽相聲、愛好的這種程度就跟抽菸一樣上癮。然而貧困的家境使得馬季被迫輟學,為了維持生計,母親把他送到店鋪去當學徒,兄妹三人從此天各一方。1947年,14歲的馬季隻身一人來到上海在宏德織造廠度過了一段孤獨的學徒時光。到晚上了,都回家了,沒有人,就幾個學徒工,那正好有一個收音機,開啟收音機能聽到劉寶瑞的相聲。
全國解放後,馬季回到北京,在新華書店當上了一名賣書員,而他心底那個被封存了許久的相聲夢又開始復甦了。去迎秋茶社聽相聲成為馬季平日裡最大的愛好,1956年他參加了全國職工業餘曲藝匯演,年僅22歲的馬季並沒有意識到這次匯演將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給他選的一個節目是什麼呢,是北京市業餘作者董鳳桐、北京郵局的,董鳳桐寫的叫《都不怨我》這個段子,當時他們也沒有選擇權利,他們也嫩得很。馬季最主要的對手是兩位來自天津的演員,在上一輪比賽中他們獲得了很高的分數,到了第二場情況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兩個演員又上來了,翻場他們沒有做充足準備,不是新段子,是一個傳統的專業演員常用的這樣的段子,難免帶著一些俗氣的東西。這小段一演,相反地把這大段精彩的這個感覺給它削弱了一些。天津代表團的失利讓信心已經開始動搖的馬季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一翻場就來這個,底下觀眾非常突然、好,又幹淨又利索,嗬、想像不到,得一個好,也許這一等獎這裡頭有很大的成分。比賽當中有一個人默默地站在後臺觀注著馬季的一舉一動,他就是侯寶林。侯寶林是二十世紀中國相聲界最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大師,在後臺他找到了還是新華書店店員的馬季。來,馬樹槐(馬季)、馬樹槐,怎麼樣,你這個不錯,反響都不錯,幹專業你幹不幹。自己說侯先生,我從來沒想過這事兒。幹專業,我培養你,你考慮考慮。與此同時另一位相聲大師劉寶瑞也相中了馬季。幹專業吧,跟我學。你想吃果子、吃水果,他老話,吃果子你得到果子行來,處處都能學到東西,我對你負責,我教給你,更直接了當。在侯寶林的引薦下,1956年馬季調入了中國廣播說唱團、正式成為一名專業的相聲演員。侯先生跟別人說過,這是一塊出土的玉石,看你怎麼對待他,要找大師去雕他,他是個無價之寶;要找小作坊那麼雕雕也許不成材了。你們交給我,我三年我把他培養出來。剛剛進入專業相聲領域的馬季就同時受到了四位相聲名家的賞識,這場師徒之爭在相聲界轟動一時,為此說唱團專門成立了藝委會研究馬季拜師的問題。最後談呢,談出這麼一主意來,都是他的老師。我們指定責任老師是侯寶林,我們告訴這個孩子誰都去學。侯寶林說:“還有的時候三個人的相聲,像我帶著我的徒弟馬季三個人說,三個人說就他不會、我們得現教,教好了、還得讓他演這好的角色。我們倆個老的演員呢在前面給他扶著他演。”他偷偷地他找了侯先生的這樣的《賣布頭》的錄音帶,他天天聽,他們一下班之後他就聽,聽了他自己就、就熟悉它。有一次團裡領導安排演出,他說、馬季咱們在星期六在長安戲院有一場傳統節目公演,你有節目嗎,自己說我有。你演哪個,我演《賣布頭》。《賣布頭》啊,好。他們這個領導他就記下來了。得知馬季耍出演《賣布頭》,侯寶林大吃一驚,他當即找來了馬季。唉呀,你這個膽子可太大了,沒學會走路你就跑啊,他說了自己這樣的話。你說我現在我要給你說、拆散了,我重新給你組合,恐怕明兒這演出你受影響。你這、唉呀,明兒早上上我家去,就是給自己歸置歸置(指導),自己就去了。
長安戲院的這次公演,是馬季成為專業相聲演員後的首次登臺。表演的又是他偷偷學來的相聲段子,作為師傅、侯寶林難免會擔心徒弟的臨場表現。侯先生的習慣呢,凡是這樣的公演他有時間、他的時間掌握得比較準,他快上場之前的一個節目、他到了,往往是這樣,今天因為有這麼個馬季要說這《賣布頭》,沒開場他就來了。郭全寶給他捧,郭全寶一斜眼看見了,你沉住了氣啊,你師傅在旁邊盯著你。自己沒害怕,因為什麼呢,自己這個基礎比較紮實,自己作為偷學也好,那自己是真練,自己起碼有90%的把握,再加上呢,自己有一個殺手鐧是侯先生不知道的。馬季他就把衚衕裡學的一個叫賣聲、賣豌豆的揉到這裡頭了,自己說它是一種音樂,你不信自己哼哼一個做小買賣吆喝,自己給你譜成譜子,他一句、捧哏的一句…。嘿,效果響極了,它比較新鮮,一點兒齎兒都沒打。下來之後,侯先生高興,以後注點兒意啊,那什麼,這中間這不錯,下回我要出書把這段就擱在裡頭了啊,自己說您擱裡頭這應該的。四位大師的悉心調教、再加上自己平日的勤學苦練,很快馬季就在相聲界嶄露頭角,他創作的《英雄小八路》、《登山英雄贊》、《找舅舅》等作品相繼問世、反映不俗,也迅速為他打開了知名度。唐傑忠說:“當時的馬季(20世紀)50年代以後就已經倍受群眾歡迎了,歡迎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都歡迎到他自己都不知道,不是、自己都不明白怎麼回事,就上臺了、讓觀眾的歡迎、熱熱的掌聲把自己緊張得都忘了詞了。”姜昆說:“那時候雖然不叫大腕明星,但是在自己腦子裡頭的這個印象呢,一下子看,哎呦、就像偉人一樣,包括侯寶林吶、包括馬季呀、包括郭全寶啊、包括郝愛民,那麼在他們當時心目中的地位就真是像一座一座山一樣的”。
由學徒工到相聲大師,他走過了傳奇的一生;師承侯寶林,他開啟了輝煌的相聲時代;從藝50載,他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後一位相聲大師。
2006年12月20日10時29分北京安貞醫院。“他是今天(當時)早晨十點鐘,在十點鐘的時候在家中心臟病突發,然後基本上…、去世了。”馬季:祖籍天津寶坻,1934年生於北京,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1985年,全國十大笑星。2000年,中國相聲網“誰對中國相聲貢獻最大”評選榮登榜首。2006年,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2006年12月20日上午,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在家中病逝,享年72歲。
2006年12月14日,就在馬季去世的前六天,他還在家中接受了他們的採訪。“一般呢,一般九點鐘都有這個MBA,自己是不落,這兩不誤。開著這電視,MBA這兒放著,我這兒寫字,寫著寫著不時回過頭看看這個,挺好的”。“確實是鍛鍊我們年輕的這一批,你看上海景點,小朋友唱的,十八歲、十七歲、二十歲。”“我使你電話試試行嗎,幹嗎,你找誰,我找李蓮英,我問問他有這麼好的東西咱說宮裡怎麼不給我安一個”,“從慈禧的角度來想”,“啊”,“一個一個點都有”。
1934年馬季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商人之家,原名馬樹槐,父親去世後家境陡落,母親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艱難度日。馬季他記得(父親的喪事)辦完了之後,唯一的繼承的一個遺產就是這麼大木箱子,一木箱子黑肥皂,胰子,他們叫胰子。清末民初的北方曲藝發展蔚然成風,相聲也在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裡逐漸走向成熟,由相聲前輩常連安創辦的啟明茶社更是享譽京城,張壽臣、劉德智、劉寶瑞等數十位相聲名家先後在啟明登臺獻藝;而在馬季就讀的班級有位名叫吳常(長)坤的同學經常到啟明幫忙做事,在他的幫助下喜歡聽相聲的小馬季每次都能在啟明搞到一個免費的座位。讓他白聽,這樣帶著他去了好多次,沒想到當時聽相聲、愛好的這種程度就跟抽菸一樣上癮。然而貧困的家境使得馬季被迫輟學,為了維持生計,母親把他送到店鋪去當學徒,兄妹三人從此天各一方。1947年,14歲的馬季隻身一人來到上海在宏德織造廠度過了一段孤獨的學徒時光。到晚上了,都回家了,沒有人,就幾個學徒工,那正好有一個收音機,開啟收音機能聽到劉寶瑞的相聲。
全國解放後,馬季回到北京,在新華書店當上了一名賣書員,而他心底那個被封存了許久的相聲夢又開始復甦了。去迎秋茶社聽相聲成為馬季平日裡最大的愛好,1956年他參加了全國職工業餘曲藝匯演,年僅22歲的馬季並沒有意識到這次匯演將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給他選的一個節目是什麼呢,是北京市業餘作者董鳳桐、北京郵局的,董鳳桐寫的叫《都不怨我》這個段子,當時他們也沒有選擇權利,他們也嫩得很。馬季最主要的對手是兩位來自天津的演員,在上一輪比賽中他們獲得了很高的分數,到了第二場情況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兩個演員又上來了,翻場他們沒有做充足準備,不是新段子,是一個傳統的專業演員常用的這樣的段子,難免帶著一些俗氣的東西。這小段一演,相反地把這大段精彩的這個感覺給它削弱了一些。天津代表團的失利讓信心已經開始動搖的馬季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一翻場就來這個,底下觀眾非常突然、好,又幹淨又利索,嗬、想像不到,得一個好,也許這一等獎這裡頭有很大的成分。比賽當中有一個人默默地站在後臺觀注著馬季的一舉一動,他就是侯寶林。侯寶林是二十世紀中國相聲界最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大師,在後臺他找到了還是新華書店店員的馬季。來,馬樹槐(馬季)、馬樹槐,怎麼樣,你這個不錯,反響都不錯,幹專業你幹不幹。自己說侯先生,我從來沒想過這事兒。幹專業,我培養你,你考慮考慮。與此同時另一位相聲大師劉寶瑞也相中了馬季。幹專業吧,跟我學。你想吃果子、吃水果,他老話,吃果子你得到果子行來,處處都能學到東西,我對你負責,我教給你,更直接了當。在侯寶林的引薦下,1956年馬季調入了中國廣播說唱團、正式成為一名專業的相聲演員。侯先生跟別人說過,這是一塊出土的玉石,看你怎麼對待他,要找大師去雕他,他是個無價之寶;要找小作坊那麼雕雕也許不成材了。你們交給我,我三年我把他培養出來。剛剛進入專業相聲領域的馬季就同時受到了四位相聲名家的賞識,這場師徒之爭在相聲界轟動一時,為此說唱團專門成立了藝委會研究馬季拜師的問題。最後談呢,談出這麼一主意來,都是他的老師。我們指定責任老師是侯寶林,我們告訴這個孩子誰都去學。侯寶林說:“還有的時候三個人的相聲,像我帶著我的徒弟馬季三個人說,三個人說就他不會、我們得現教,教好了、還得讓他演這好的角色。我們倆個老的演員呢在前面給他扶著他演。”他偷偷地他找了侯先生的這樣的《賣布頭》的錄音帶,他天天聽,他們一下班之後他就聽,聽了他自己就、就熟悉它。有一次團裡領導安排演出,他說、馬季咱們在星期六在長安戲院有一場傳統節目公演,你有節目嗎,自己說我有。你演哪個,我演《賣布頭》。《賣布頭》啊,好。他們這個領導他就記下來了。得知馬季耍出演《賣布頭》,侯寶林大吃一驚,他當即找來了馬季。唉呀,你這個膽子可太大了,沒學會走路你就跑啊,他說了自己這樣的話。你說我現在我要給你說、拆散了,我重新給你組合,恐怕明兒這演出你受影響。你這、唉呀,明兒早上上我家去,就是給自己歸置歸置(指導),自己就去了。
長安戲院的這次公演,是馬季成為專業相聲演員後的首次登臺。表演的又是他偷偷學來的相聲段子,作為師傅、侯寶林難免會擔心徒弟的臨場表現。侯先生的習慣呢,凡是這樣的公演他有時間、他的時間掌握得比較準,他快上場之前的一個節目、他到了,往往是這樣,今天因為有這麼個馬季要說這《賣布頭》,沒開場他就來了。郭全寶給他捧,郭全寶一斜眼看見了,你沉住了氣啊,你師傅在旁邊盯著你。自己沒害怕,因為什麼呢,自己這個基礎比較紮實,自己作為偷學也好,那自己是真練,自己起碼有90%的把握,再加上呢,自己有一個殺手鐧是侯先生不知道的。馬季他就把衚衕裡學的一個叫賣聲、賣豌豆的揉到這裡頭了,自己說它是一種音樂,你不信自己哼哼一個做小買賣吆喝,自己給你譜成譜子,他一句、捧哏的一句…。嘿,效果響極了,它比較新鮮,一點兒齎兒都沒打。下來之後,侯先生高興,以後注點兒意啊,那什麼,這中間這不錯,下回我要出書把這段就擱在裡頭了啊,自己說您擱裡頭這應該的。四位大師的悉心調教、再加上自己平日的勤學苦練,很快馬季就在相聲界嶄露頭角,他創作的《英雄小八路》、《登山英雄贊》、《找舅舅》等作品相繼問世、反映不俗,也迅速為他打開了知名度。唐傑忠說:“當時的馬季(20世紀)50年代以後就已經倍受群眾歡迎了,歡迎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都歡迎到他自己都不知道,不是、自己都不明白怎麼回事,就上臺了、讓觀眾的歡迎、熱熱的掌聲把自己緊張得都忘了詞了。”姜昆說:“那時候雖然不叫大腕明星,但是在自己腦子裡頭的這個印象呢,一下子看,哎呦、就像偉人一樣,包括侯寶林吶、包括馬季呀、包括郭全寶啊、包括郝愛民,那麼在他們當時心目中的地位就真是像一座一座山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