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衣人MIB

    從名氣來講,列昂諾夫可以說是蘇聯航天時代宇航員裡僅次於尤里·加加林的存在;而從貢獻來講,他不僅個人航天成就斐然,也為整個人類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人類首次航天出艙行走

    1965 年 3 月 18 日,蘇聯首批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乘坐蘇聯上升二號火箭和飛船升入太空,他隨後實現了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壯舉:首次太空出艙行走。

    當時蘇美太空競賽達到巔峰,美國由於阿波羅登月專案的存在拿到的經費達到歷史之最,佔聯邦預算的比例是今天的 10 倍以上。蘇聯也壓力很大,在登月火箭研製方面嚴重滯後,亟需扳回一城,上升號的存在和列昂諾夫的升空,都冒了極大風險。

    例如,上升號火箭和飛船是不帶逃逸塔的。這在現在看來不可思議,因為這意味著如果發射和前期準備階段出任何問題,宇航員沒有任何逃生方式,必死。艙外服的設計,到底如何,也亟待真實檢驗。

    以現在的技術看來,他持續 12 分 9 秒的出艙行走基本就在做這樣一個事情:“人出去了,能否活著?”

    還好發射成功。蘇聯人十分大膽,竟然決定直播這次出艙過程!於是全世界的觀眾,看到了列昂諾夫“漂浮”在蔚藍地球背景上的美麗場景。

    但很快問題來了,由於艙外服的設計問題,它在真空中開始膨脹。這導致一個極其嚴重的後果:列昂諾夫根本無法返回飛船,他已經“腫”起來了。

    蘇聯電視臺也順勢把直播切換成了舞蹈劇,但所有觀眾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可以想像那種情況下人有多緊張,後來列昂諾夫做了一個極其冒險的決定:他開始將氧氣從艙外服中排出去。這樣會減少膨脹,但代價是他也在缺氧,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基本就全完了。

    最終,他非常幸運完成了這一步,成功返回飛船。

    但後續的問題接踵而至,飛船內先是空氣控制裝備出問題導致氧氣含量暴增、二人險些醉氧昏迷。返回過程中飛船導航控制裝備又出了重大問題,導致著陸地點距離原計劃差出 386 千米!降落傘還掛在了樹上!

    禍不單行,艙內空調裝置還開始放冷氣,那裡可是西伯利亞大冰原!通訊裝置也壞了,二人完全失聯。只能出艙躲在外面,按照他的說法:“整夜都能聽見狼叫,不被凍死已經是奇蹟”。

    蘇聯這邊也非常著急,軍隊開始大規模搜尋。最後在一個蘇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偶然發現中,終於找到了倆人的痕跡。直到 3 月 20 日,才終於把兩人救出。

    救出去的過程也有一個細節:由於降落地點是密林,直升機無法抵達,他們是藉助軍方提供的滑雪板,“滑雪”出去的。

    事後,列昂諾夫獲得的榮譽和尊敬完全不亞於加加林,成為民族英雄。上升系列暴露出了眾多問題,整個專案也就此終結。

    2.極其不幸,也極其幸運

    出艙行走的成功震撼了世人,也極大提升了蘇聯載人航天事業的信心,此時已經萬事俱備只欠火箭了,列昂諾夫也被選作了第一批進行環月測試任務的蘇聯宇航員。

    當然,事後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前蘇聯的登月火箭 N1 由於重大設計缺陷問題,連續發生了四次嚴重的發射爆炸,從未成功。

    威力之大,這四次可以排進人類製造的最強單次非核人工爆炸榜單之上。

    毫無疑問,列昂諾夫遺憾地永久失去了登月的機會。

    1971 年,蘇聯已經發射了人類首個空間站禮炮一號,需要進行載人任務與之對接。作為元老級人物,列昂諾夫也奉命執行這次聯盟 11 號任務。

    但遺憾在於,他的隊友嚴重生病,導致他們在發射任務前夕被替換。

    但更遺憾在於,聯盟 11 號成為蘇聯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載人航天災難:返回地球過程中發生了漏氣事故,三名宇航員全部犧牲。

    3.聯盟 - 阿波羅測試任務

    在為阿波羅登月任務花費了海量的金錢後,美華人終於踏上月球。但此時蘇聯和美國發現,二者都沒透過載人航天發現應有的回報,資金驟減,有限的錢投資到新一代航天專案中:太空梭、太陽系探測、空間站等。同時兩國面臨的國內外壓力都很大,軍費開支驟然增加,蘇聯顯然更慘,不願意繼續競爭花冤枉錢。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蘇美領導人互訪等一系列事件,雙方決定停止航天方面的軍備競賽,握手言和,共同開發太空。

    聯盟和阿波羅都是很成熟的計劃,且阿波羅還剩著現成的備份飛船(阿波羅 18 號),聯盟更是批次生產,雙方成本低還能表個態度,多好啊。

    1975 年 7 月 17 日,在美方三位宇航員、蘇方兩位宇航員的操作下,阿波羅 18 號飛船和聯盟 19 號飛船在地表 200 公里的高度上成功對接成功,在 1 天 23 小時的飛行後,二者隨後各自返回地球。

    在開啟艙門的那一刻,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與美國宇航員托馬斯·斯坦福德緊握雙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刻之一,標誌著太空競賽的結束,兩個超級大國開始了和平利用太空程序的可能性。

    雖然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小的一次載人航天計劃,僅一次任務,但這次合作奠定的基礎還是開啟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後來的俄羅斯也和美國就自然而然走上了合作開發太空的道路,最典型的就是後來的太空梭 - 和平號計劃。

    在 1986-2001 的 15 年間,美國的太空梭曾經 11 次造訪和平號空間站,雙方宇航員收穫了大量科研成果,彼時二者結合的畫面也成為航天曆史上的經典圖片。

    這種良好的合作關係後來一直延續下去,直到今天。

    後續俄羅斯計劃發展的和平號二代與美國計劃的自由號空間站方案一拍即和,雙方直接握手同意雙方共建一個空間站,同時接受世界上主要國家加入的申請,這個方案便是自 1998 年執行到今天的國際空間站。

    4.安詳的幕後和晚年生活

    列昂諾夫收穫了包括兩枚蘇聯英雄勳章在內的無數榮譽稱號。在完成了一系列壯舉後,他選擇退居幕後,專心從事宇航員訓練工作。同時,他也作為航天大使,見證了無數國際航天合作。

    在他日常生活中,他也熱愛畫油畫,例如這個經典的作品《Near The Moon》。

    毫無疑問,如果列昂諾夫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他畫的這幅畫中場景。

    2019 年 10 月 11 日,這一見證了整個人類航天從 0 開始波瀾壯闊歷史的 85 歲英雄,悄然離去,希望他魂歸月球,親眼看看他此生唯一的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情六慾受基困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