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之心老師談健身
-
2 # 運動醫學楊渝平大夫
這個說法從大體上來說是不靠譜的,人在運動的時候,尤其是運動量大的時候必須要補水,不補水人通過出汗會把水和電解質帶走,很快就會出現,尤其是大運動量很快出現電解質,水電解質的失衡,肯定會影響到肌肉的收縮。 適當的補水甚至補一些電解質,會對運動功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是補水補過了,或者是補水量太大,或者是不恰當的時候補水,當然也會起一定的副作用,當然這種副作用應該不太大。
除此之外,能夠影響速度的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運動或者比賽前喝水喝的太多,腸胃造成不適,身體不舒服了自然會影響跑步的速度。
那麼除了上面的那種可能,鍛鍊是攝入水分影響運動員速度,個人認為是沒什麼科學依據的。
在運動過程中攝入水分肯定會影響運動員的速度:那怕是耐力賽車手等,只要用吸管吸水就能喝的,都會對運動的節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速度!高水平的運動比賽,運動員的成績差別是非常微小的,一點點的失誤帶來的就是名次的下降。所以這些運動員喝水都是選擇在運動節奏容易穩定保持的地方進行,比如在平直的路上、前後沒有干擾的時候。馬拉松等運動員同樣如此,喝水就意味著運動節奏被打亂,就得重新去調整,運動的速度自然就會受到影響了。
但是,如馬拉松、拉力賽、腳踏車公路賽等長時間、高強度的比賽專案,如果不喝水,運動成績的下降會更加的明顯,出汗導致的脫水會使運動員在後期、甚至運動的中段就由於體溫過高、血液粘稠等原因而無法繼續運動,或者導致大腦的思維出現延誤,影響線路的判斷和動作的完成,帶來更大的損失。
所以運動員就會“兩者權衡取其輕”,選擇在途中合理的補充水分和糖分,因為大家都要補充,所以由於喝水導致的速度損失就彼此抵消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要看誰的調整能力更好,就相對快一些了。有時一次喝水導致的節奏紊亂會導致幾秒鐘的時間損失,這個損失如果被對手利用上了,很有可能就沒有再要回來的機會了。這個在F1賽車中的進站換胎過程得到很好的放大:配合良好的一次換胎能解釋1秒多的時間,這個時間需要車手在賽道上跑好幾圈才有可能追回來!
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是否喝水、喝多少的水,會根據運動需要持續的時間、出汗量、個人抵抗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的。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喝水也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次喝水太多,胃部就會有明顯是不適感,甚至出現反胃等嚴重情況,對運動成績的影響會更加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