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威吶解析

    目前的潛艇大部分採用單螺旋槳推進,但是,對於部分大型的核潛艇也有采用雙槳推進的設計。個人認為,採用雙槳推進的核潛艇並非是出於提高速度和靈活性的目的,而主要是由於核動力系統整體設計技術的侷限性,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折中手段。

    首先,對於常規動力潛艇,目前在役的潛艇基本都是採用單槳推進,比較典型的包括德國214級、俄羅斯基洛級以及中國的039級等。對於排水量相對較小的常規潛艇,目前的常規動力系統已非常成熟(主要是柴油機,或者柴油機+AIP),單槳推進最大可以使得潛艇水下速度超過20節的水平,足夠滿足其任務需求。

    南韓(受德國許可)生產的214級潛艇

    俄羅斯基洛級潛艇

    中國039級改進型潛艇

    對於核潛艇,目前的主流方案也是採用單槳推進設計,或者說新一代的核潛艇(包括攻擊性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都是採用單槳設計,包括英國的機敏級核潛艇、俄羅斯北德文斯克級核潛艇以及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等。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

    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但是,也有才有雙槳設計的大型核潛艇,最有明確的兩個代表都來自俄羅斯(確切的說是前蘇聯設計的):颱風級核潛艇和奧斯卡級和潛艇。這兩款核潛艇動力系統都才有雙堆、雙槳的設計。根本的原因是需要攜帶塊頭很大的武器(分別裝載P-39型潛射洲際導彈和SS-N-19導彈巡航導彈),艇體也隨之需要增大,為保持一定的速度要求,單堆單槳無法滿足動力需求的情況下只能採用雙堆雙槳的設計。

    颱風級核潛艇

    奧斯卡級核潛艇意外沉沒的“庫爾斯克號”為奧斯卡II級“颱風”與“奧斯卡”的直觀對比

    單純從技術要求來講,雙槳驅動存在一定的劣勢,包括動力結構複雜、發生故障機率高;兩套驅動、變速機構增大了噪音源;核動力設施維護難度、工作量增大等等。雙槳推進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提高機動性,但是相對於帶來的其他影響,則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目前提高潛艇機動性和靈活性,主要是透過艇體工藝設計、多樣化的控制方式等方面進行,而且,潛艇的最大優勢是其隱蔽性,相對目前的反潛武器的速度來講,提升機動性也不是那麼有效,進一步提高靜音效能、探測效能從而增強隱蔽性應是關注的重點。

  • 2 # 波妞喜歡宗介3

    潛艇如狙擊手一般,是一個潛伏者。潛艇的作用是隱蔽偷襲,所以如果兩邊加上螺旋槳,噪聲水的波動被發現的機率都大大增加,每一種武器都有其專有的特點,如果只追求速度那和快艇有和區別。

  • 3 # 星輝650

    胸鰭向量助力,

    發達國家解決海底斷崖的一種安全設計,

    尤其是在無軸泵時代,

    貼腮貼鰭有助於提供靈活的浮升力和轉向力,

    有助於水底靈活轉小彎躲避魚雷,

    有助於快速反應,應對海底斷崖掉深,

    是先進的設計。

  • 4 # 袁夢爺也

    挺好的主意。使動力輸出源多了兩個,在戰時還是有好處的,萬一後面的那個螺旋槳壞了,其它的螺旋槳依然可以用,不會影響潛艇的航行。就是動力輸出源上多了兩個,製造起來麻煩了不少,得增加製造成本啊。還有就是潛艇進港的問題怎麼解決。現在的潛艇進港方式都是潛艇橫向靠岸,和岸線平行。有了這兩個左右螺旋槳,就不能橫向靠岸了,只能用潛艇的頭部靠岸。否則不大的晃動也會損壞潛艇一邊的螺旋槳。而潛艇的頭部是圓形的,停靠時會離岸較遠,而潛艇的出入口一般都在潛艇中部,橫向靠岸後離碼頭很近,幾乎不用跳板便可上岸。從出口走到潛艇的頭部再上岸,離出入口太遠了,而且也有危險,特別是冬季,行走在潛艇表面是極易落入海中的。加上潛艇靠岸後有許多的物資需要上艇(潛艇上艇的物資因進出口太窄小,不能使用機械,全靠人力搬運)艇上進口離岸遠了,物資上艇將十分的困難。這些問題潛艇的設計者在設計之前就會考慮到的。要能增加左右兩個螺旋槳,早就實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王者榮耀,你被隊友坑哭過麼?坑的最慘的一次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