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首先,要斷句正確這個是關鍵。斷句錯誤就步步錯誤。正確的斷句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空虛之道,可道是科學之道,非常道是超越科學的價值之道。道的本質是真,可道的內容是善,非常道的體現是美。

    真、善,美是道的思想格局。其中,真是根基,善是規律,美是生命。真因為空虛是不可以說的道,善因為是能量形成規律是可以說的道,非常道是超越規律的變化之道,是無法說清楚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的三個層次,三種表現形式。道,在宇宙之前,可道在時空之中,非常道是引導萬物向前發展的價值觀。

    打一個比方:

    一個包子2塊錢,4個包子8塊錢。給老闆10塊錢,老闆找了我2塊錢。這是一道不需要計算地數學題。

    10-8=2是數學的公式,包子(能量)2塊錢一個是根據市場的制定的一個相對的價格。

    客觀的規則是空虛的道。放之四海而皆準。你用它,它就是標準,你不用它,它就是一種存在。

    數學公式如果沒有加上物質的能量,永遠是空虛和沒有一樣,數學只要加上物質的物理公式,那麼,就是可以執行的科學之道,規律之道,也就是可以說的“可道”。

    包子吃飽肚子,產生新的能量,創造出新的價值,被創造的價值就是“非常道”。

    空虛沒有意義的道,使用有規律的道,創造有價值有生命意義的道,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真實的意思。

  • 2 # 今古雜壇

    "道可道,非常道"出自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呢?

    道這個東西,人雖然可以感覺到其存在,但卻無法完全去了解它,所以就無法用語言去準確描述它。(也可這樣理解:真理是無比深奧的,人類無法窺悉真理的全貌)。

    應該說,這是一種比較主流的解讀,並無創見。

    有人對這個譯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在春秋時期,通常用“曰”來表示說,直到唐朝,“道”字才具有說的意思。因此,“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二個“道”字不是說的意思,把“道可道”譯成“道是可以說出來的”也是不對的。

    其實,把“道可道,非常道”譯成“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或相近的意思),並不是把第二個“道”字譯成“說”的意思。在這裡,第一個“道”是名詞,第二個“道”是動詞,理解為求道、探究的意思(而不是“說”的意思)。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如果是可以被(人類)探究得到的,那麼就不是真正的道。

    但是一些口語化的譯文中,常常見到“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和“可以用言語去表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這類譯文。這類譯文也沒有錯。因為,“道”沒有被人類所探究得到,所以人類也就無法用語言把“道”準確說出來。

    再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譯文:“道”是可以用道路的道來指代的,但這個道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道路。

    這裡面的意思,只是描述老子借用道路的“道”字來為他的理論起名,而沒有說明“道”是不可認識的這一重要屬性,所以上面這個譯文是錯的。

    我覺得,要理解“道”,首先要理解“道”是不可認識的這一屬性。這也是老子把“道可道,非常道”放在全篇首章首句的深意。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哲學家康德。康德試圖在經驗論與唯理論之間找到調和的方法。

    在康德的認識論體系中,他把認識的物件劃分為現象與“自在之物”兩類。人類無法認識現象之外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包括:靈魂、世界和上帝。

    顯然,老子的“道”,是歸為“自在之物”這一類的,因此是不可認識的。

    既然“自在之物”是不可認識的,那麼,我們是怎麼感知到它的存在呢?主要是依賴於因果推理。但其實,無論是老子還是康德,都無法用毫無破綻的推理來加以論證。

  • 3 # 上善若水0821

    對《道德經》中“道”的解讀

    《道德經》中,通篇在敘說“道”。那麼,“道”的含義是什麼呢,我們怎麼來理解“道”呢。

    如同我們生活中的“道路”,大家沿著、順著、朝著“道路”的前方,步行走路、或駕車前行,就可以順利的抵達目的地。也就是說,“道路”,可以讓我們避免溝坎,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阻礙,可以引導我們順利抵達。

    而《道德經》中的“道”,原則上就是指我們精神世界中的“道路”。老子在2500多年前,用“道”來表述精神世界中,順利前行的方式、方法、規律、原則等。相對來說,現實中的“道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比較容易理解與接受。而精神世界中的“道”,比較抽象、比較模糊,看不見、摸不著。因此,在理解、接納過程中,往往會有一定的難度。

    但是,在現實中,“道”是客觀存在的。如同人的思想、人的追求、人的願望等,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永遠伴隨著人類的思維活動中。也類似於電腦中的軟體,我們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卻客觀存在著。《道德經》中的“道”,是對人類精神世界中,規律性的思維、規律性的方法、規律性的策略,進行梳理、歸納、引導的結果。物質世界的“道路”,是依靠眼睛觀察,來選擇並前行的,而精神世界的“道”,是依靠思考、感覺、感悟、體驗,來選擇並前行的。

    通過《道德經》對“道”的闡述、敘說,大家可以知道了、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說、如何做,是符合“道”的,而如何說、如何做,是不符合“道”的。符合“道”的言行、做法,就如同大家走在寬敞、平坦的“道路”上,可以比較輕鬆、比較順暢的抵達目的地。而不符合“道”的言行、做法,就如同走在雜草泥濘、多溝多坎的荒野中,往往前行中會困難重重,也很難抵達目的地了。

    在《道德經》中,通篇都在圍繞著“道”,來告訴大家應該說什麼、不應該說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篇都在提醒大家,遵循“道”的原則、規律,就等同於沿著平坦“道路”前行,結果一定是理想的、順暢的,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而不遵循“道”的原則、規律,就等同於背離、捨棄“道路”前行,往往因泥濘、多溝多坎、困難重重,結果是十分艱難的、事倍功半的,是無法預料、前途未卜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道德經》中的“道”,就是指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道路”,是人類對精神世界發展規律的認知、梳理與歸納,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精髓與結晶。

    我們這樣來解讀一下“道”,大家可以理解與接受嗎。

  • 4 # 已會答

    這句話出自 道德經 第一章,內容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作者老子,他將這一句放在這一章的開頭,從現代文角度來看,可以成為意義上的“豬頭”。

    這一章是引言,其意義在現代詮釋中是有爭議的。個人的看法是:道這種東西,既可以言說,又難以明瞭。既可以用常人的思想去理解,又可以用富含哲理的思維去理解。按照我的理解,第一個道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一個名詞。第二個道是一種表達方式,是一個動詞。就是說啊,生活這種東西,可以慢慢道來,細細品味。而另一種理解是哲學的理解,這個理解,很多大師都難以去形容它表達的哲理,且如今的詮釋也存在爭議。可以因人而異去理解它,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和理解能力的不一樣,所以,一句話尤其是古人對於天文地理生活的表達就讓我們有萬般解釋和理解。也許作者當時也不清楚自己在表達什麼,但又冥冥之中在理解些什麼,那種微妙的感覺,只有作者自己可以體會,而我們究其原因時達不到作者的那個狀態,因此理解不了他所想表達的含義。只能按照一些歷史文物,去推敲他的意思。

    “非常道”,即十分滿意,願意和人說道說道。或者說,這種思想已經到了一個頂端,也或者說這樣的生活狀態值得寫一些文字來記錄。

    思來想去,竟被自己搞糊塗了,不敢妄言,其中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哈哈,希望有幫助。

  • 5 # 蓋天宣夜說

    “道可道,非常道”?現代來理解就是,地球的原始大陸板塊“道可道”,也不是能夠常恆永久的存在而不改變。如今海闊天空地球上的大陸板塊“非常道”?就是由四分五裂的“道可道”形成而來

  • 6 # 音形世界

    我來試譯一下就好理解了:道是可以用語言表述的,(但今天我所要講述的不僅是常道更重要的是)非常道。這句話開宗明義:說明道德經的內容大致包含兩層:一是自然之道(即常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自然科學;二是人文之道(即非常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哲學社會科學。接著老子談到名可名,非常名。在這裡"名"的本義是指文字,在此借指"德",引申為被文字記載的人文歷史或稱精神文明。很顯然如果首句是講道講物質文明,那麼次句即講德講精神文明。用今天的話說:德是可以通過文字記載來發揚光大的(但今天我所要撰寫的不僅是常德,更重要的是)非常德(即人類文明程序中共同需要的美德)。整部道德經就是圍繞這兩句話講的。首章先總起講宇宙萬物的總規律(眾妙之門)(自然之道+人文之道)。其餘八十章都是從不同角度(自然,政治 、經濟、軍事、應急、數學、物理、化學、稅賦、養生等)講述了兩個文明建設的構想。從柔以穿堅到茫茫宇宙,從治國理政到村鎮建設,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包羅永珍。不僅充分地論證了大道科學的原理及其應用,且充分展示了老子關注人類前途和命運的偉大情懷以及中華民族中古文明的巨大成就!一一詳細情況請參見張暱施《太上真言譯點》

  • 7 # 實在是看不慣了

    看了很多解釋,都是你不說我還清楚,你越說我越糊塗。包括很多知名學者教授都是望文生義,毫無依據。所作解釋也不具有任何現實指導意義。

    簡單的說,第一個道,代表世界的本源和發展法則。

    可道,就明確表示這個世界的本源和規律是可以探索的。正如人走路一樣,到了哪裡,自然就會形成一條可以走的路來。要走出一條路來不容易。人類只有到了近代,才比較可靠的通過科學手段擴充套件認識的範圍。在遠古時候,人類往往是沒有這種自信的。所以各種神和上帝的觀念盛行,認為世界是神祕的不是人可以認知的。而老子開篇就直截了當說了,世界是可以認知的。有了這個基調,所以中國文化是最不被宗教思想迷惑的,敢於和自然鬥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真正表現老子高明之處正在第三句,非常道。意思是說,雖然你可以找到一定情況下的規律和法則,但是這些規律不是恆常不變永遠有效的真理。所以不能執著於已有的規律,而是碰到新的情況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還是以道路為例,地形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路的方向一定要一直變,才能通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這樣的層次上理解,一方面面對問題要自信可以解決,一方面要謙卑,不要簡單以以前的老經驗來套用,事情就會圓滿。這才是老子要傳遞的最核心的智慧,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 8 # 白玉蟬笈

    大家知道,古人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一旦在不同的位置加上標點符號,意義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句話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分為三種斷句方式:

    一、道可道,非常道。

    這是大家最常見到的一種。這個“道”是什麼呢?“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百姓日用而不知”,它是天地間最原始的那種東西,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但卻很難形象地用言語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一說出來,就已經偏離那個真正的“道”了。所以老子寫這部經的時候,也是很為難的,明知道這樣,但還是要寫,文以載道嘛!起碼讓我們對“道”有個大概的瞭解。

    所以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道”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德經》裡面講的雖然都是“道”,但那些都代表不了“道”,我們不要執著表面的文字,要透過文字,用心去感悟那個真正的“道”。

    二、道可,道非,常道。

    這樣一斷句,就又是一種意思了。就是說,好也可以,壞也可以,怎麼都可以;對也對,錯也對,怎麼都對,這就常道。

    在大自然中,除了我們人類,其他動物、植物、礦物等等一切萬物,它們都是沒有“好壞對錯”這個觀念的,這才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下雨吧,下雨到底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這能說清嗎?說不清的。雨水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我們人類主觀強加給它的分別而已。乾旱的時候,下點雨,我們就覺它很好;如果在暴雨季節還不停地下雨,導致洪澇災害,我們就覺得雨不好了,這都是站在我們人類自身的角度看問題的,所以這不是“道”。

    真正的“道”,就在自然之中,它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那我們現實生活中呢?照樣離不開“道”,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現在我們認為對的、好的,過上幾十年、幾百年,可能就變成錯的、壞的了,此一時彼一時嘛!這就是社會的常態。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三、道,可道,非常道。

    這樣斷句,又是另外一種含義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道分為兩部分,一種是可以用言語說出來的“常道”,還有一種是“非常道”。“道”其中的一部分,是我們可以體驗到的,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但另外一部分,不但文字表達不出來,甚至我們想都想不出來,根本體驗不到,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

    所以老子說“道”是玄之又玄,我們根本琢磨不透,我們人類也只能認識“道”的一部分。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明白,《道德經》中所講的,就是這部分“常道”,而不是全部的“道”。

    以上這是最基本的三種斷句方式,還有其他種,就不一一分享了。總而言之,這句話可以有多種解釋,也都能解釋得通,究竟哪個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9 # 夏陌初識2

    “道”從首從辵,“首”的本義是頭,象徵萬物之初始。“首”和“頁”都代表頭部,皆從“八”,“八”或指頭上的毛髮。“首”字從倒八,八在上也;“頁”字從八,八在下也。“首”上之八,或為幼兒稀疏的頭髮;“頁”下之八或為剛成年男子稀疏的鬍子。胎兒的頭部最先發育,佔到整個胎體的一半,故以胎兒的頭部借代胎兒。胎兒的頭部有稀疏的頭髮,故“首”應指胎兒或幼兒的頭部。人之初為胎兒,胎兒是人先天的最初形態,引申而泛指事物的最原始的狀態。“辵”與行走有關,表示運動變化。故“道”的本義就是指事物的原始狀態及其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強調事物的原始及自然屬性。“道”作為一個哲學概念,最初見於《周易》和《道德經》。中國古老哲學用“太極”來表達“道”的概念。《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道”與“太極”是相通的。“太極”就是孕育了陰陽的萬物之母。所謂“兩儀”就是指陰陽,陰陽生於太極。《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就是指陰陽,陰陽皆一畫也。陰陽生則天地立,所謂一畫開天地也。《易·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因為“道”就是孕育了陰陽的“太極”。然道又分“恆道”和“非恆道”,上面所論述的純自然之道就是“恆道”。《禮記·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所謂“率性”就是順從本性,不假人為的思索。三思而後行則失之本性矣。天有道,而人法之。人法天道而用於人類社會,即為“人道”。“人道”法自然之道而有了社會屬性,人類社會是大自然中最活躍的因素,具有很強的人為性,故其道就不再是純自然之道,這種道就是“非恆道”。《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法再法,人為因素增多,終成“非恆道”矣。如帝王的統治之道,雖效法乎天地自然之道,卻摻雜了更多的人為因素,故其道會隨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故非恆道。

  • 10 # 進化人跟我來

    進化者如是說

    序說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篇開宗明義告訴人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是不可言說的,可以言說的就不是恆久不變的大道了。同樣,道也是不可命名的,可以命名的就不是能涵蓋一切的名稱了。

    關於這一點歷代解老者都作了精闢的論述。我是一個淺顯的人,只能在這裡談談我對此的淺顯的理解。

    語言學上有這樣一對概念:“內涵”和“外延”。內涵表示的是事物的內在意義,外延表現的是事物名稱所包括的範圍。他們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隨著內涵的增多,名詞的外延就會縮小。比如“白菜”和“蔬菜”這兩個概念。白菜是蔬菜的一種,其外延沒有“蔬菜”的大。但其內涵卻比“蔬菜”的多。如果“蔬菜”的外延擴大至“食物”,那麼食物的外延當然比蔬菜大,但是“蔬菜”的內涵和“食物”相比就多了。而其外延則相對小了。人類想要尋求一個涵蓋一切的常久不變的根本大道,這個道的外延便是幾乎無限大的,所以其內涵也必接近於無。也就是說,如果可以用一個概念來形容道,那麼這個道便因為有了內涵從而外延縮小便不再是涵蓋一切的大道了。也就是說如果道是一切,那麼你就不能說它是天,你就不能說它是馬。由於語言的這一侷限,道是無法用言語來說明的。所有試圖對道的描述都是不可能的,道是不可以言說的。但是道是可以把握和感受的。可以從道所衍生的萬物及其執行規律中來體會。所以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受這樣一個規律的制約,我在這裡想要說明的問題同樣只能是大道的一部分。如果因此而使人們誤解老子的道的本義,這是我所不願看到的。

      雖然老子說道是“微妙玄通”“玄之又玄”。當你修正自已的行為以接近道的時候,你自然會感受到道的存在“甚真”“有信”,這並不是故弄玄虛。進化程度低的生命是無法理解進化程度高的生命眼中的世界的。正如莊子說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這種現象在人類中仍然存在。但我並不是說作為同一屬同一種的人與人之間存在生物學意義上進化程度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象鏡子與鏡子之間的差異一樣,同樣是鏡子,其本身是沒有差異的。差別就在於蒙在鏡子上的灰塵。灰塵越多,鏡子對世界的映象就越模糊,要想對世界有一個正確的清晰的映象,必須使鏡子上不沾染灰塵。人也一樣,人受到七情六慾、財色名利的干擾,就無法對自己和世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所以神秀和尚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人類中的曲士就是那些被利慾薰了心的人。若不去除心靈上的灰塵是無法體會道的高深與奧妙的。

    致虛極,守靜篤

  • 11 # 有話少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道德經一章》。

    道可道,前一個道為名詞,後一個道為動詞。非常道,道為名詞。

    名可名,前一個名為名詞,後一個名為動詞。非常名,名為名詞。

    常,意思為,永久,永恆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為,道可以言(說),不是永恆的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為,名可以言(說),不是永恆的名。

    道、名,言了、名了沒有?言了、名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既然言(說)了,則“非常道、非常名”。

    《道德經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是知者還是言者?《道德經》老子言了五千言,老子是言者。老子既然是言者,老子不知。

    自絕自棄。

  • 12 # 糖果果子呀

    怎麼理解“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道”能夠說出來,就不是真正的“道”。其實她的後面還有一句,“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如果“名”可以用言辭說出來,那麼就不是真正的“名”。

    現實意義,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如果一個道理能夠被別人講清楚,那就不是真正的道理,如果一個東西能夠被起名,那就不是正真的名字。

    說到這裡,很多人多會疑惑不解,那麼意思不就是說,我們聽到的道理都是假的嗎?我們平常的語言交流也都是空的?

    就果子看來,其實,這個只是符合某一些定律而已,畢竟凡事都是沒有絕對的。

    如果,沒有理解老子的這段話,反而斷章取義的話,危害會更大。就像有的神幻故事裡的一樣,有的人一心想要休閒,結果,入錯了門道,劍走偏鋒,反而得到了滿身的戾氣和魔道,最終未能修得正果。

    道可道非常道

    在古代漢語中,並不能夠斷句,因此,一個句子寫出來,我們是不知道它的原始斷句的,只能夠是後人來辨別,進行句讀。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的句讀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第二種是“道可,道非,常道。”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常見的是第一種。那麼果子,今天就來講一下第二種。

    意思就會變成“說好的地方,說壞的地方,經常說一下”。其實如果要是引申的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個的物件是“他人”,第二個的物件是“自己”。

    很明顯,老子的思想主張並不提倡大家像婦人一樣去嚼舌根,所以,如果是這樣斷句的話,一定要歸為自我反省這一類。

    小結

    “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深遠,不同而斷句效果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要讓讀者自己在生活中踐行、領悟。

    我是果子,期待與您在歷史長河中漫步~

  • 13 # 月白流蘇瑾瑟安年

    “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網上、書上、口頭上肯定都會有很多很直白的解釋,我想你也應該看過,是否依然覺得不能“真”的懂,或者說不能說服你,所以提問呢?

    這六字翻譯現代漢語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的“道”。

    六字中的第一個道字,就是《道德經》三字中的“道”的意思,道是萬物本源,包含演化萬物。

    六字中的第二個道字,是言語表達的意思。

    六字中的第三個道字,與第一個道字含義類似。

  • 14 # 廣慷Talk

    “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第一章的全文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

    六字中的第一個道字,就是《道德經》三字中的“道”的意思,道是萬物本源,包含演化萬物。

    六字中的第二個道字,是言語表達的意思。

    六字中的第三個道字,與第一個道字含義類似。

    重點根本不是這句話怎麼翻譯,而是為什麼說出口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永恆的道。

    所以早期文字都是模擬日月、動物、場景所“繪畫”出來的象形字。但是人和幾乎所有生靈,都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無形的東西的,比如邏輯、情緒、道德。

  • 15 # 上岸視界

    “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這六字翻譯現代漢語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的“道”。

    六字中的第一個道字,就是《道德經》三字中的“道”的意思,道是萬物本源,包含演化萬物。

    六字中的第二個道字,是言語表達的意思。

    六字中的第三個道字,與第一個道字含義類似。

    重點根本不是這句話怎麼翻譯,而是為什麼說出口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永恆的道。

    我們用所語言表達的東西,本質來講,都是外在的、有形的東西。漢字,是象形字。所謂“象”,就是“表象”,外在的,有形的形狀。所以早期文字都是模擬日月、動物、場景所“繪畫”出來的象形字。

    但是人和幾乎所有生靈,都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無形的東西的,比如邏輯、情緒、道德。那些這東西怎麼表達呢?我們稱之為“抽象”,抽取無形東西動作的痕跡為“象”,舉個不恰當但是直觀好懂的例子:風吹過樹枝,樹葉顫抖,就體現出了風,風就有“象”了。

    然而,樹葉顫抖不是風的本質。

    《道德經》裡有說過“大象無形”,同樣道教經典《清靜經》也說過“大道無形”。

    “道”就像風,風是無形的,“道”也是無形的,抽象的解釋是對的,但不可能永遠對。因為,並不是只要有樹葉動就一定是風,還可能是有人在搖樹幹。

    所以,用有形的象來“抽象”而產生的語言來描述的道,不是本真的道。

    悟道,在內不在外。外在之象有限,無法原本倒映出無限的內在之道。

  • 16 # 夢話春秋

    《老子》一書只有五千多言,但解釋多是鴻篇鉅著。《老子》開篇這句話,"道可道,非常道"雖然簡單,可是全書的關鍵所在,理解這句話,等於我們找到一把鑰匙,領著我們開啟這流傳兩千多年玄妙紅彤彤的大門。

    道可道,非常道,怎麼解釋呢?我個人理解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是規律。這世界萬物都有規律可循。一年分了四季,四季分了十二個月,一天分了十二時辰,這是天時的規律。地有方圓,有高低,有平窪,有山水,這是地道的規律。人有高矮胖瘦,有好壞善惡,有生老病死,有人做官就有抬轎,這是人道的規律。這個天,地,人三道亙古不變,萬千年運轉,這就是非常有規律的道。第二層,是玄遠。這條道非常地玄遠,不是一下就能看清的,他恍恍惚惚,若隱若現,彷彿密林中的小路一樣,人置身其中,找不出路,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裡,我們要去哪裡,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大聲呼喚,沒有人回答,只有這條玄遠的道在我們面前,彷彿有遠古的密碼,讓我們猜解答案,這條道是神秘的,也是非常玄遠的。第三層,是理想。這個道,是聖人先師的理想,也是追求。他希望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鄰國之聲,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個道像天一樣宏大,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生命都要效法自然,與自然共命運,同呼吸,然後無為,無慾,無知,無思,這就是最理想的道,也是非常之道。

  • 17 # 42度大叔

    道可道,非常道。

    現今對這句話多數把第二個道解釋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如果這麼解釋,那道是什麼呢?道為什麼不能說?既然道不可說,那現在眾多的解釋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更喜歡南懷瑾先生對於道的解釋。道有三層含義:1.道就是道路;2.道是法則和規律;3.形而上的道。

    那第二個道是說的意思嗎?大家都知道在論語記錄孔子語言時都是子曰,而非子道。而道用來表達說的意思,是從唐宋的白話小說開始的。

    所以可不可以這麼解釋這句話,規律與法則都是有路可走,可遵循的。但是當你掌握規律的時候,你面前的道路就不是原來的道路了。也就是告訴我們方法是有規律可循的,當你去運用規律,規律的運用和你面前的道路就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要掌握規律變化的規則。

    也是易經講的,易與不易啊,易是變 ,不易是不變。

  • 18 # 禪遊鏡花水月

    老子認為“道”雖可以遵循,是萬物的本體,但他是抽象的東西,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能言說的規律並不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所有這一切“道”是不可言說的。

  • 19 # 文螢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

    不知各位看到沒,上面這句話我沒有斷句,是因為古代本來就是沒斷句的。我們現在讀到的古書,都是經過以前學者斷的句,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讀到的古文是古人斷句者的一種理解方式,至於作者原意是什麼呢?也許也只有原作者才知道。

    關於這句:道可道非常道。我認為有兩種斷句:第一種:道可,道非,常道

    讀過《老子》的人都知道,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道經講的是世界的規律哲學,德經講的是治國、為人、處世的哲學。道可道非常道,此句位於道德經的第一章,屬於道經,是道德經的最開始一句,也是絕大部分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的一句。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斷句呢?以及這麼斷句的理由,和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請注意,在道經中,有 幾章都是講對立統一哲學的,最具代表型的就是接下來的第二章。把該句斷為:道可,道非,常道。也是依據此,也就是按學生時代的閱讀理解做題方式吧,結合全文!道就是天道,可以理解為世界執行的規律。“可”與“非”,就是一組對立的詞,如同《易經》裡面的吉、兇、悔、吝。“道可”,理解為道行得通,“道非”,理解為道行不通。“常道”,"常",可以理解為:一般的、恆定的、永恆的等。

    因此全句可以理解為,世界的客觀規律,行得通和行不通,都是世界普遍存在、永恆不變的規律。

    第二種:道可道,非常道此種斷句法,就是按照我們一直在讀的斷句法,雖不能完全肯定其斷句是否一定正確,是否一定是老子本人要表達的準確意思。但是,不可否認其存在的重要意義,既然存在且被絕大多數人認可(當然,可能對這種斷句法的質疑人數太少,或者說是基本沒人願意去深究和質疑其準確性),那麼就有其存在的意義,我想有一個原因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這種斷句法,更容易上口,因為古人讀書需要搖頭晃腦的唱讀,太拗口了就有點為難閱讀人了。

    按這種斷句法,可以理解為,講的出、講得通的客觀規律,就是普遍的、永恆存在的規律。

    以上是Panda君的兩種不同的理解,對於質疑常見斷句法,似乎有點挑戰權威的意思,但是,讀書人不就是應該要善於多角度思考,多角度分析,敢於質疑,敢於挑戰麼?當然,如果各位能夠提供相關資料,Panda君還是非常期望各位能夠幫忙指正。

  • 20 # 建工證書學堂

    首先要提醒一下,任何人關於老莊的問題的回答只要涉及了很神秘很玄乎的內容,基本上可以說是故弄玄虛了。

    “道可道,非常道”是現在市面上流行版本的第一章第一句。

    這句話就有人理解出現差異了,原因在於對第二個“道”字有不同的解釋。一般人都是拿現在這個字的意思來猜測古人的意思,就是:說話、道路、天道這第三種意思。現在通常解釋的是第二個道是說的意思

    但是,幾千年前的這個“道”字的意思,真是這個意思嗎?所以,分歧就開始產生了。這裡對古代的“道”到底合意暫不展開。

    我們現在先來看幾個名人關於這句話的註釋:

    河上公: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

    道是無形的,所以我們不能賦予其“名”。大概的意思是說,道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因為其是無形的,無法描述。

    俞樾說“常”通“尚”;尚,上也。

    胡適:老子以為萬有生於無,故把無看得比有重。因為無名先於有名,故說可道的道,不是上道。

    胡先生的意思和俞樾的意思一致的,大概的意思是道不能說,否則就不是上道了。

    馮友蘭:因為道無名,所以不可言說。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對於道有所言說,只好勉強給它某種代號。所以我們稱它為道,其實道根本不是名。

    馮先生的意思是現在這個“道”只是一種代號,但是又因為要描述,這種情況下才命名為“道”,其實是不可言說的,說出來的話就侷限了這個概念。

    因此我們可以就此總結一下,這句話的其中一個意思就是“道”不能去用言語表達,不能給予名,否則就限制了道的概念,就不是上道,就不全面了。

    簡言之:道不能說,說了就不是道了。

    結束語

    以上的翻譯說明僅僅是針對題主這麼斷句的情況下,才適用的。否則,一旦斷句不同,意思就又不一樣了。因為原始版本的道德經是沒有標點符號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道德經,都是現在人為的給斷句和斷章的

    題外話

    建議對哲學類文章的理解,不要鑽牛角尖。如果其中某一個字、某一句話不好理解,那就理解整段或者整篇的大概的方向性的意思,抓住了大方向,對我們人生就有很大的裨益了,沒必要糾結其中某一字某一句。

    因為我們研究哲學就是為了解決我們人生的一些問題,讓我們過的好一些,結果越看越頭大,越看越糾結,那麼我們這種行為本身就背離了哲學的意義。

    順其自然的理解就好。比如道德經,雖然有斷句斷章不一樣的情況,但是我們可以全文背誦下來,在全文熟悉的基礎上去理解道德經,你覺得怎麼理解順,就怎麼理解,真沒必要糾結於某個字某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我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區分LED開關電源是恆流和恆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