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
作為我來說,我並不是什麼心理學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心理諮詢師。在諮詢師身份之外,我更和朋友你一樣是一個普通人。
是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身份,但無論我們其他的身份有多麼高大上,最根本身份是相同的和不變的。那麼,意思就是心理學家或心理工作者未必就能經營好家庭,非心理學家或心理工作者經營好家庭的例子也非常多。
那麼,在這裡請允許我用一個普通人而非心理諮詢師的身份來講講我的一些看法。
未來我們會遇到什麼,確實是不確定的。但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會經歷一些自己覺得是好的事情,也會經歷自認為不好的事情。婚姻是同樣,家庭也是同樣。
戀愛是甜蜜的,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用太考慮柴米油鹽,支撐我們的就是對對方的感情。而當我們進入婚姻之後,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兩個不同的人,真切的生活在一起。生活中細節方面的不同和各自身上的缺點開始展露出來;雙方家長對新婚家庭的關注;一方與對方家長之間關係的建立等方面,都給新婚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可以說,結婚前幾年吵架打鬧會經常出現,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說婚姻中要包容對方,有時候也主要針對前幾年的磨合期。
對於婚姻我們都有自己的期待,會覺得婚後生活應該會很美好,對方很關心我,很愛我之類的。這是我們自己的期待。但到了現實生活中,這種期待未必會出現。因為生活會按照它自己的既定規律來前進,而不是按照我自己心中所想去前進。那麼,在這個時候客觀理智的認知自己在結婚後會遇到什麼,以及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必要的了。
是的,婚姻在各個階段有主要任務,就像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任務需要去完成一樣。但從社會現狀來說,很多朋友在不知道婚姻為何物,自己會面對什麼,需要解決什麼,可以怎麼做的前提下就結婚了。在不知道怎麼陪伴引導孩子的時候,就有了子女。我們在高考的時候還有大致的考試範圍,但這時候我們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投身進這段經歷了。這很勇敢,但有時候也是在賭。很多婚前挺好或者說未生孩子的時候挺好,婚後或有了孩子之後就開始逐漸惡化的例子在我們的周圍。我們抱著對感情和美好婚姻生活的憧憬投身到婚姻中,結果等著我們的是這些,我想每個人都不樂意看到這樣的果。是否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生活不會按照我們所想去發展呢。
生活是有自己的規律的。我們在瞭解一些規律,瞭解婚姻和家庭之後,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忙亂,甚至可以提前做準備預防問題的出現。
那麼,婚姻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的呢?我們會想到愛情,是的,這是大家都會想到的,滿足大眾幻想的答案。但從實際來說,婚姻是建立在雙方某些需要能夠達成共識和互相滿足的基礎上。比如,雙方都被家裡逼著結婚,實在沒辦法,結婚了,裡面有比較少的情感因素;又如,我貪圖你的錢財,我選擇和你結婚。這裡的共識和互相滿足,有時候並不是明面上的共識,而是在我這裡我覺得你能滿足我對美貌,享樂,金錢,感情,關愛,安全感等方面的需要,而你同樣也能在我身上獲得一些滿足。我願意付出我的這一部分去換取我想要的,你也同樣。那麼,這就有了婚姻產生的基礎。當然,這麼說確實和電影電視詩歌裡宣揚的婚姻不同,但是有些現實雖然殘酷,但確是我們需要承認和麵對的。
雖然裡面有一些大家可能覺得低俗的東西(我們覺得低俗,但其本身是無屬性的),但是這只是剛開始。進入婚姻後,我們自然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互相滿足各自更高更積極的需求。畢竟,沒有感情而結婚,婚後卻越來越濃的例子也很多。
一般情況下,婚姻由兩個獨立的個體來組成,是兩個獨立個體的交集,也事關三個家庭。
在這裡提到的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情況,就是我們雙方都比較獨立,能夠各自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有一定的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樣我帶給家庭,帶給對方的負面就少,就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狀態去和對方做一些能夠提升互相理解,能夠緊密聯絡,能夠促進感情等有利於婚姻存續的事情和活動。當然,有些朋友結婚的初衷包含了對方能夠幫我解決一些問題。在這裡就要分開來看,上面只是一個理想中的情況,並不是自己就一定要完全獨立的解決自己的問題,對方也確實有責任給自己一定的幫助,但是如果能夠摒棄絕對的依賴,也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而這裡,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婚姻的存續有很多種形式,大家尊重自己的需求就好。互補型婚姻也確實存在。我在這裡主要反對的是過度依賴,畢竟一旦婚姻走不下去,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面對和繼續。
接著,我們就來看看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在這裡我們就只是簡單的把婚姻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前期新婚,兩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磨合;進一步加深關係;打造一個好的交流平臺;在能力範圍內疏通與對方父母的關係;當好對方與自己父母溝通的橋樑;瞭解自己的不足;重新審視自己對婚姻和家庭的理解。
中期婚姻,如果我們比較好的度過了磨合期,我們就可以視之為自己的婚姻進入了中期。在這個時候兩個人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加深理解;維護婚姻關係和夫妻感情;維護好交流平臺;共同進步;學習如何引導陪伴孩子成長,並實踐。
後期婚期,後期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時候,因為大部分家庭的注意力始終在子女身上。我們就以子女結婚為後期的分界線。在這個時候:幫助子女適應身份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幫助子女在新婚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包容接納尊重自己的兒媳女婿;注意與新婚家庭的界限,不要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保持與兒媳女婿父母的良好關係;在生活中繼續發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繼續維持好自己的婚姻。
在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有些跑題。問題中提到的是,家庭問題。那麼家庭問題分為對內和對外的問題,也大概包括相處問題,經濟問題,利益衝突,感情問題等方面。但是在這裡稍作停留,為什麼要強調家庭問題呢。如果我孤身一身,我就不遇到問題了呢,我當然也會遇到。所以我私自猜測,問題主要是指家庭內部問題。
對外的問題,在這裡就一言以蔽之——以合適途徑維護自己應該維護的權益。
那麼對內的話,從前期婚姻來說,兩個人在這個時候遇見矛盾出現問題的頻率比較高,但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比較護短,如果遇見問題我們就找家長,那無異於把問題複雜化。而在這個時候,考慮內部消化,內部解決是比較好的。而家庭內部問題,無論是哪個時期,都是以交流為最主要的解決手段,這裡的交流並不是用道理說服,而是在某個程度上達成共識。而在前期婚姻,如果我們選擇內部消化內部解決的話,其實就是在鍛鍊以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能力是指家庭能力而不是個人能力。當然,可能會有一些朋友不認同,明明我有道理為什麼我要退讓,如果家庭內部事事都要輪道理,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可能更偏向於與對方鬥爭,而不是共融共生。
但在不同時期,我們遇到的問題可能也不盡相同,孩子還沒結婚,自然不會遇到為他的婚姻擔憂的問題。那麼,也就是問題是發展的,我們自己也需要提高進步和發展。所以在中期乃至後期,提高自己共同進步,維護交流平臺,維護感情都是需要的。當然,後期也要注意弱化自己對孩子家庭的直接干預。
原生家庭對新生家庭的影響是存在的,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會影響新生家庭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夫妻個人又會對新生兒的成長有直接影響,那麼,這裡就成為了一種迴圈。我的父母給我的影響,會很容易透過我影響我的孩子。就好比生活中一些家族內部的家風傳承。如果我沒有被傳承一些好的東西,也不要氣餒,當我們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我們自然可以從自己出發做出改變,然後影響自己的孩子。那麼,提高自己共同進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寫在最後——
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這裡只是提到一些看法,離完全回答朋友你的問題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能夠引發一些思考就已足夠,並不具備任何指導性。
生活中總會遇到問題,這是正常的,畢竟生活從某種層面來說就是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要害怕問題的出現,解決問題能夠促使關係更緊密更進一步。而與問題和諧共生共存,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當然,當有些情況確實難以改變也難以共生共存的時候,放過自己也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力。
祝好
朋友你好。
作為我來說,我並不是什麼心理學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心理諮詢師。在諮詢師身份之外,我更和朋友你一樣是一個普通人。
是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身份,但無論我們其他的身份有多麼高大上,最根本身份是相同的和不變的。那麼,意思就是心理學家或心理工作者未必就能經營好家庭,非心理學家或心理工作者經營好家庭的例子也非常多。
那麼,在這裡請允許我用一個普通人而非心理諮詢師的身份來講講我的一些看法。
未來我們會遇到什麼,確實是不確定的。但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會經歷一些自己覺得是好的事情,也會經歷自認為不好的事情。婚姻是同樣,家庭也是同樣。
戀愛是甜蜜的,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用太考慮柴米油鹽,支撐我們的就是對對方的感情。而當我們進入婚姻之後,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兩個不同的人,真切的生活在一起。生活中細節方面的不同和各自身上的缺點開始展露出來;雙方家長對新婚家庭的關注;一方與對方家長之間關係的建立等方面,都給新婚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可以說,結婚前幾年吵架打鬧會經常出現,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說婚姻中要包容對方,有時候也主要針對前幾年的磨合期。
對於婚姻我們都有自己的期待,會覺得婚後生活應該會很美好,對方很關心我,很愛我之類的。這是我們自己的期待。但到了現實生活中,這種期待未必會出現。因為生活會按照它自己的既定規律來前進,而不是按照我自己心中所想去前進。那麼,在這個時候客觀理智的認知自己在結婚後會遇到什麼,以及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必要的了。
是的,婚姻在各個階段有主要任務,就像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任務需要去完成一樣。但從社會現狀來說,很多朋友在不知道婚姻為何物,自己會面對什麼,需要解決什麼,可以怎麼做的前提下就結婚了。在不知道怎麼陪伴引導孩子的時候,就有了子女。我們在高考的時候還有大致的考試範圍,但這時候我們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投身進這段經歷了。這很勇敢,但有時候也是在賭。很多婚前挺好或者說未生孩子的時候挺好,婚後或有了孩子之後就開始逐漸惡化的例子在我們的周圍。我們抱著對感情和美好婚姻生活的憧憬投身到婚姻中,結果等著我們的是這些,我想每個人都不樂意看到這樣的果。是否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生活不會按照我們所想去發展呢。
生活是有自己的規律的。我們在瞭解一些規律,瞭解婚姻和家庭之後,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忙亂,甚至可以提前做準備預防問題的出現。
那麼,婚姻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的呢?我們會想到愛情,是的,這是大家都會想到的,滿足大眾幻想的答案。但從實際來說,婚姻是建立在雙方某些需要能夠達成共識和互相滿足的基礎上。比如,雙方都被家裡逼著結婚,實在沒辦法,結婚了,裡面有比較少的情感因素;又如,我貪圖你的錢財,我選擇和你結婚。這裡的共識和互相滿足,有時候並不是明面上的共識,而是在我這裡我覺得你能滿足我對美貌,享樂,金錢,感情,關愛,安全感等方面的需要,而你同樣也能在我身上獲得一些滿足。我願意付出我的這一部分去換取我想要的,你也同樣。那麼,這就有了婚姻產生的基礎。當然,這麼說確實和電影電視詩歌裡宣揚的婚姻不同,但是有些現實雖然殘酷,但確是我們需要承認和麵對的。
雖然裡面有一些大家可能覺得低俗的東西(我們覺得低俗,但其本身是無屬性的),但是這只是剛開始。進入婚姻後,我們自然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互相滿足各自更高更積極的需求。畢竟,沒有感情而結婚,婚後卻越來越濃的例子也很多。
一般情況下,婚姻由兩個獨立的個體來組成,是兩個獨立個體的交集,也事關三個家庭。
在這裡提到的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情況,就是我們雙方都比較獨立,能夠各自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有一定的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樣我帶給家庭,帶給對方的負面就少,就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狀態去和對方做一些能夠提升互相理解,能夠緊密聯絡,能夠促進感情等有利於婚姻存續的事情和活動。當然,有些朋友結婚的初衷包含了對方能夠幫我解決一些問題。在這裡就要分開來看,上面只是一個理想中的情況,並不是自己就一定要完全獨立的解決自己的問題,對方也確實有責任給自己一定的幫助,但是如果能夠摒棄絕對的依賴,也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而這裡,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婚姻的存續有很多種形式,大家尊重自己的需求就好。互補型婚姻也確實存在。我在這裡主要反對的是過度依賴,畢竟一旦婚姻走不下去,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面對和繼續。
接著,我們就來看看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在這裡我們就只是簡單的把婚姻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前期新婚,兩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磨合;進一步加深關係;打造一個好的交流平臺;在能力範圍內疏通與對方父母的關係;當好對方與自己父母溝通的橋樑;瞭解自己的不足;重新審視自己對婚姻和家庭的理解。
中期婚姻,如果我們比較好的度過了磨合期,我們就可以視之為自己的婚姻進入了中期。在這個時候兩個人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加深理解;維護婚姻關係和夫妻感情;維護好交流平臺;共同進步;學習如何引導陪伴孩子成長,並實踐。
後期婚期,後期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時候,因為大部分家庭的注意力始終在子女身上。我們就以子女結婚為後期的分界線。在這個時候:幫助子女適應身份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幫助子女在新婚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包容接納尊重自己的兒媳女婿;注意與新婚家庭的界限,不要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保持與兒媳女婿父母的良好關係;在生活中繼續發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繼續維持好自己的婚姻。
在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有些跑題。問題中提到的是,家庭問題。那麼家庭問題分為對內和對外的問題,也大概包括相處問題,經濟問題,利益衝突,感情問題等方面。但是在這裡稍作停留,為什麼要強調家庭問題呢。如果我孤身一身,我就不遇到問題了呢,我當然也會遇到。所以我私自猜測,問題主要是指家庭內部問題。
對外的問題,在這裡就一言以蔽之——以合適途徑維護自己應該維護的權益。
那麼對內的話,從前期婚姻來說,兩個人在這個時候遇見矛盾出現問題的頻率比較高,但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比較護短,如果遇見問題我們就找家長,那無異於把問題複雜化。而在這個時候,考慮內部消化,內部解決是比較好的。而家庭內部問題,無論是哪個時期,都是以交流為最主要的解決手段,這裡的交流並不是用道理說服,而是在某個程度上達成共識。而在前期婚姻,如果我們選擇內部消化內部解決的話,其實就是在鍛鍊以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能力是指家庭能力而不是個人能力。當然,可能會有一些朋友不認同,明明我有道理為什麼我要退讓,如果家庭內部事事都要輪道理,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可能更偏向於與對方鬥爭,而不是共融共生。
但在不同時期,我們遇到的問題可能也不盡相同,孩子還沒結婚,自然不會遇到為他的婚姻擔憂的問題。那麼,也就是問題是發展的,我們自己也需要提高進步和發展。所以在中期乃至後期,提高自己共同進步,維護交流平臺,維護感情都是需要的。當然,後期也要注意弱化自己對孩子家庭的直接干預。
原生家庭對新生家庭的影響是存在的,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會影響新生家庭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夫妻個人又會對新生兒的成長有直接影響,那麼,這裡就成為了一種迴圈。我的父母給我的影響,會很容易透過我影響我的孩子。就好比生活中一些家族內部的家風傳承。如果我沒有被傳承一些好的東西,也不要氣餒,當我們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我們自然可以從自己出發做出改變,然後影響自己的孩子。那麼,提高自己共同進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寫在最後——
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這裡只是提到一些看法,離完全回答朋友你的問題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能夠引發一些思考就已足夠,並不具備任何指導性。
生活中總會遇到問題,這是正常的,畢竟生活從某種層面來說就是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要害怕問題的出現,解決問題能夠促使關係更緊密更進一步。而與問題和諧共生共存,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當然,當有些情況確實難以改變也難以共生共存的時候,放過自己也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力。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