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忐忑英語覃冠平

    中國古詩能翻譯成英語嗎?

    中國古詩能不能翻譯成英語的問題我們可以姑且放一邊不談。我們倒是不妨談談題主的中文表述“中國古詩能不能翻譯成英語”本身存在什麼“問題”。

    一門語言至少有“兩樣東西”:語言形式和語言形式所承載的語言資訊或者說語言內容,也就是大白話說的“內容”。

    明辨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就可以看出題主的“中國古詩能翻譯成英語嗎?”這句話就存在“語焉不詳”的問題:你是想問:中國古詩(的語言形式)能翻譯成英語嗎?,還是想問:中國古詩(的內容)能翻譯成英語嗎?不明辨這兩點,討論“中國古詩能翻譯成英語”就談不出想要的結果來。

    一、從語言形式講。別說中國古詩不能完全的翻譯成英語(對等的語言形式),就是在中文“原語”內,把中國古詩“翻譯”成現代漢語都會讓古詩的語言形式“蕩然無存”!

    古詩詞的語言形式本身就是連一個字做稍微改動,形式、意境都已經索然無味,現代漢語都會把它徹底破壞掉,何況用“風牛馬不相及”的英語(或者任何一門外語)把它原汁原味呈現出來?

    1.老父聊發少年狂。你把古詩“老父”翻譯成現在中文“我,我這個老頭子”,它還是“古詩”?你把“聊發”翻譯翻譯成現在中文“偶然想做”,你能說這句話是蘇軾“寫的”?

    2.夜半鐘聲到客船。你把古詩“客”翻譯成現在中文“我的(船)”。這句古詩還能那麼有“魅力”?

    所以說,古詩就是古詩,它既不是“現在中文”,更不是“英語”,“日語”或者什麼其它語。想讀“古詩”,就用“古詩”讀“古詩”,它的“語言形式”你才能“品”到。

    二、從語言內容講。“脫離”了古詩語言形式“包裝”的古詩“內容”是可以用另外一種語言告訴你“它是什麼意思”的,不說“用”英語,“用”現代漢語也能“告訴”你“那意思是什麼”。“老夫”就是“我”,就是“I”。“客船”就是“我坐的船”,就是my boat,等等。

    所以,對於中國古詩是否能翻譯成英語(或者現代中文)問題,只能說“翻譯語言內容”是具備“可操作性”的(看譯者的譯入語造詣)。嚴格講這已經不是“翻譯”問題,已經是藉助原詩“內容”重新“創作”範疇來:沒有哪個“翻譯牛人”敢說“我翻譯的這首古詩是某某古詩人寫的”。那會讓人笑掉大牙的:原古詩的語言表達形式是全世界“唯一”的,你的“英語詩”卻可以根據不同的人“寫”出上萬種“表達形式”,是“多元”的。

    希望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還沒結束,大街上好多人遛狗,大家認為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