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格格

    最令人受到啟發的,我想非隆中對不可;也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席對話,很出名很多人都聽過,今天不妨就再次把他拿出來,大家再次一起欣賞一下!

    原文如下: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 2 # 檻外煮茗

    屈原至江濱,形容枯槁,披髮行吟澤畔。漁父見而問曰:子非三閭大夫,何故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故見放。漁父曰: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波而揚其流?眾人皆醉,何不敷其糟而掇其醴?何故懷瑾握瑜,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畢彈冠,新浴者畢整衣,人又何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濛濛者乎?寧赴長流,藏乎江魚腹中,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受世之溫鑊乎?於是懷石自投汨羅已死。

    每當讀到此處,令人惆悵深思,肝腸鬱結。屈原之所以為後世景仰,因為他愛國,愛民,不與投降派同流合汙,寧死不屈膝。他偉大的愛國情操,偉大的人格魅力,激勵著千百年中華兒女!

  • 3 # 稷桑望野

    丰神飄逸,偉岸俊美,鎮定自若,思維敏捷,談笑風聲,言出珠璣,舌燦蓮花,智問妙答竟致江東一概謀士盡皆面面相覷,面慚無語!

    這真真讓人喜不自勝,不禁撫腕捶膝跺腳喊痛快!

    孔明先生,真英雄也!

  • 4 # 季蘭雜記

    字面意思是歧路太多,羊因此而迷路;求學之人因所學紛繁,誤入歧途。比喻事物太多、太雜,容易讓人暈頭轉向、迷失自我。所謂貪多嚼不爛,人生要適當做減法,讓自己集中精力專注於一,才能有所成就。正如毛澤東論兵法時所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這對當今職場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城市大發展,擺在年輕人面前的職業選擇很多,今天干著這個,不中意,明天又跳槽幹別的,又不中意,又跳槽。沒有一個正確方向的指引,最後反而在無目標的頻繁跳槽中迷失了自我,手足無措。

    吳軍博士在《見識》一書中就說道:“人的天性是喜歡增加而不喜歡減少,喜歡獲得而不喜歡捨棄,但是很多時候減少和捨棄會讓我們過得更好。”在《不選擇的幸福》中,他就以印度人為例,指出在美國的印度人由於在婚姻、工作中極少有選擇的機會,這樣反而讓他們沒有太多的誘惑而分心,能夠一心一意地經營家庭與事業,在並不寛的上升同道中挖空心思、削尖腦袋往上爬,最後達到了家庭幸福與事業成功的雙豐收。相比印度人,大多數在美國的華人與本土美華人,婚戀與事業選擇的機會要多得多,但也因此分散了精力,導致在家庭與事業經營上都難以精進。最後他總結道:“選擇太多,導致人太浮躁,不願意長期在一個地方、一個領域努力經營,而做到頂級是需要時間的。”

    曾在新東方工作出色的楊萃先女士在其職場新書《進階》中也提到到了類似的問題。面對職場新人,她給出了“煤油爐子”計策,建議職場年輕人在認清自己的所長所短後,認真、專注地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燒開一壺水,而非頻頻換壺燒水。唯有這樣才能順利實現職場進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今社會儒家思想需要哪些必要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