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路風景美

    也有,但是不多。因為老人再婚的就不多,大多數單身老人還是獨自生活的多。

    老人再婚,一般就是圖有個伴,能相互照顧。多數選擇不領結婚證,就是在一起共同生活。這樣也好,省去了約束,合的來就繼續,合不來就各回各家。

    子女在贍養老人上,一般是老人自己照顧自己,很少見子女贍養的。逢年過節時,拿點東西看看老人,也有給養老錢的,都是零星的給些,誰的父母誰給。

    我見的這對再婚老人,沒有領結婚證,一起生活十幾年,老太太在男的家生活,男的有自己的房子。男的去逝了,老太太回女兒家住著了,住了一段時間不習慣,又回男的這兒住了。

    男的有個兒子,也隨老太太的意願,在哪兒住都行,在這兒住,男的兒子就把吃喝用的準備齊全,還時常去看望。

    人一老,啥也不想了,只要有吃、有喝、有住、有用的,能活著就好,多活一天,賺一天。

    人人都會老,不管老人怎麼做,希望都能善待老人。

  • 2 # 60後老猴子

    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們村都是這樣的,反而扯證結婚的倒沒有。

    我家隔壁姓李的家裡就是這樣:

    他是前年死老婆,接到下半年就經人介紹找了女朋友,跟到沒多久就辦了酒席,再沒多久,女朋友就一個人把人情錢款走了,遠走高飛了,去年過年就沒婆婆過年。

    還有一個,歲數比較大,七十多了,也是死了老婆的,找的是本村的60多歲的“寡媽子”,是既沒扯證又沒辦酒,只是暗地裡相好有十幾年了。

    雙方子女都心知肚明,我們全隊的明眼人一看就曉得。

    但是,婆婆那邊子女一直阻撓,明裡不讓兩人來往,所以只能偷偷摸摸,有什麼好吃的,像家裡做了粑粑、到場上砍了一塊肉、偶爾得到什麼稀罕的城裡人吃的什麼核桃啊、堅果什麼的就偷偷的送給婆婆吃。

    久而久之,有時候一大意,會被隊上人撞上,這一撞上,大家心裡一猜,就這樣傳出去了。

    在這方面,我見得多的,倒是婆婆更精明一些。上了年紀,都有孫輩,婆婆更是顧家一些,曉得帶帶孫,並且跟子女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減輕兒女們的負擔。

    所以,不願意扯證,一般都是婆婆們的主意,像農村裡這些事,過去還有人講閒話,現在沒人講了,時代開放了,農村人的思想也開放多了。

    如題主所說,上了這年紀都有子女有孫,關健時侯哪能顧的上別個,自個家不重要些。再說了,兩個人合得來就過,合不來就一拍兩散,省得麻煩。

    你說是不是?

    除非這大伯經濟條件很好,家裡房子馬上要徵收,有錢分,婆婆還是願意扯證的。

    等到房子徵收拿到錢了,再辦離婚也不遲。

    這種情況在農村的確很多,尤其是要徵收的地方,為這事,村委會調解都搞不贏!

    所以,我奉勸大伯們,老了、上了年紀不要再找婆婆,沒必要,你想想,你找個婆婆又沒有共同的一兒半女的,沒有這婚姻基礎,如何能長久呢,若你情我願,不如就像年輕人談戀愛一樣,好一天算一天,不好了,拍屁股走人就是,不要帶得東西,沒有任何牽掛的,這幾好?對此,你又如何看待農村老人們的這種婚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臺釣拍影片哪個攝像機操作方便價效比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