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cy71502

    養成好習慣。剛開始爺爺奶奶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寫作業,寫作業時不論爺爺奶奶能不能看得懂都要把寫的作業看一看。還有孩子寫作業時要有寫作業學習的環境,不要看電視,不要玩手機

  • 2 # 5864906970778一剪梅

    說起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如何教育,我談談自己的父母看孫子。

    我家侄子,不算留守兒童,父母都在跟前,就是忙於工作,沒時間看管。我父母代管,一日三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今年一個高三,一個高一,還有個初一(多時父母自己管教)。

    作為爺爺和奶奶,喜歡第三輩(孫子)盛過第二輩(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喜歡歸喜歡,學習是不能放鬆的。只要孩子星期天回家,就要求認真完成作業,從早上起床六點半開始,喊起床吃早餐,吃完了去學習,到中午喊吃飯,下午要求午睡一會,直至下午2點開始上學,到下午放學,一直喊寫作業,直到晚上12點,甚至午夜一點喊睡覺。這是我爸媽天天的習慣,只要孫子在家,無論上小學,還是中學,甚至高中,就是不厭其煩的做著這些重複過上萬遍的事情,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孫子們有好的前程,以後有口飯吃,他們不辭勞苦,重複著,重複著。惹得不明事理的孫子老是白一眼,瞪一眼,有時還低聲嘟嚷著,管得寬,管得著嗎,沒事你不會出去和大場門上的老太太們玩牌去。

    隨說我的父母沒有多高的文化,但對孫輩們的教育可算是盡了力了,只要孫輩們買任何學習上的用品,都想辦法滿足,自己省得連一點好吃噠也捨不得買,連一個老年手機都不捨得買,連一件新衣服也捨不得買,卻捨得給孫子千元的養老錢讓賣手機,捨得給孫子讓賣幾千元的AP電腦。

    盡其所有,盡其所能,但孫子們利用電子產品玩遊戲,看電影,卻將有利的學習工具當成自己的玩具,這也是爺爺奶奶們最傷腦筋的事。侄子為半夜玩遊戲和老爸爭奪手機,將老爸的胳膊傷得動不成將近三個月之久,真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力感。

    對於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們要教育。必須是對一些原則問題不能讓步,該玩時就玩,該學習時一定不能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須自己辦,不能讓老人代勞;有閒暇時間時,讓孩子學著給老人做一做家常飯菜,洗一洗老人的衣服,幫一幫有困難的其它弱小。讓孩子學著從小事做起,將助人為樂看成是該做的事。這也是我經常給自己孩子要求的,必須做的事。

  • 3 # 織金帥

    留守農村的爺爺奶奶大多沒有文化,就是有部分讀個初中的也早就交給老師了,基本上不能輔導孫子的學習,多數留守兒童除了靠學校的教育外,只能聽天由命呢。

  • 4 # 有一種幸福叫珍惜

    農村的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教育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爺爺奶奶那代人基本都沒有讀過什麼書根本輔導不了孩子而且有的老人比較溺愛孩子根本管不住孩子更不用說了學習了,就拿我侄子說因為今年的疫情比較嚴重一時半會待在老家出不去學校又要上網課然後只能叫我爸媽下載上網課的軟體,雖然我爸媽拿的也是智慧手機但是因為年級大了而且不是很會玩他們只刷刷影片聊聊天別的基本都不太會教了好久都沒有弄懂後面還是別人幫忙弄的,所以說在外面打工再難等到孩子上小學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的學習比什麼都重要寧願我們自己苦點累點也要孩子將來有出息。

  • 5 # 燴菜2

    常告訴孩子父母不易,而不是拋棄。常教育孩子自己獨立,而不是包辦一切。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生存,而不是依賴。當然,農村那些傳統的美德一定姚讓他傳承,這比成績更重要

  • 6 # 東北老劉

    我回答“農村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怎樣教育他讀書學習?”這個問題。

    在農村年輕人為了生活都出去打工賺錢,這就造成了農村不少的留守兒童,那麼這些兒童的教育問題怎麼辦呢?家中都是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他們該怎麼教育孩子讀書學習呢?我覺的家中的爺爺奶奶教育孩子讀書學習應該有以下辦法;

    1,現在資訊通訊發達,家裡都有手機,電腦,可以下載一些教育學習的軟體,爺爺奶奶督促孩子學習。也可以晚上的時候連線在外的父母,這樣既能幫助孩子學習,還能增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3,爺爺奶奶可以培養孩子自律,自學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多學,多問,我們都知道學習一旦拉下孩子就會有厭學,不愛學習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打好孩子學習基礎,養好孩子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 7 # 驍驍媽

    你要期望爺爺奶奶教育小孩真的有點難為人。

    老人帶小孩大部分就是不冷到不餓到就行。不帶歪就很好了

    畢竟教育的話我覺得肯定離不了罵更甚至打。現在的小孩都是人精,你就是臉色難看了他都能告狀說爺爺奶奶怎樣怎樣他了。還不要說打罵。

    況且還有個隔輩親在這裡。老人根本就捨不得打罵。講道理的話反正我要是個小孩的話肯定聽不進去的

  • 8 # 蘇北人在寧夏

    許多農民工朋友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難得回幾次家,孩子就留給老人照 顧,教育問題也由老人承擔起來。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農村隔代教育。在隔代教育的家庭裡,有不少兒童與祖輩,即祖父母、外祖父母關係密 切,甚至有些祖輩與孫子們,在某種程度上還成了互相間的精神寄託。

    這種 祖輩對孫輩超乎對子輩的感情,俗稱“隔代親”。這種“隔代親”現象對孩子 的教育和成長有許多負面的影響。―、延長兒童“童稚”心理。老人一生的坎坷經歷,註定了祖輩對孫子們 的偏愛,這種偏愛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溺愛。

    “隔代親”的“親”字氾濫,愛得過 分,就會阻礙孩子正常心理發育。孩子的一切都包辦代替,有求必應,缺點包 容,錯誤體諒,使兒童總是擺脫不了“童稚心理”的制約,延緩孩子獨立意識和 獨立行為的發展。

    碰到問題,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嬌,缺乏應變能力,不合群。二、導致教育的“脫代”。祖輩們的世界觀形成於幾十年之前,當時他們 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識面較窄,不可避免地存在落伍現象。在與孫輩農民朋友‘ : ;不可不_99個嚴 進城務工指南_; !的親密接觸中,他們的世界觀無意中會隔代傳播,以至增加兒童對新知識、新 事物的接受難度。

    再說,老人的思想意識相對陳舊,亦相對固執,做事有時比 較消極,這種思維方式和處事風格會對孫輩產生影響,對孩子接受新的知識 經驗還會起負面效應。三、疏遠兒童與父母的關係,導致親子的“隔閡"。由於祖輩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常常寬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和缺點,而父母對孩子都比較嚴格, 不願意放縱孩子,這就給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覺得父母不如爺爺奶奶愛自己。

    再加上許多農民工朋友長期在外地,對孩子的教育只限於打幾個電話,叮囑 他們好好讀書,有的甚至只有幾句簡單粗暴的訓斥,這就更拉大了父母和孩 子的距離,有的甚至導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這不僅不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與成才,而且亦有礙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對於許多父母來說,孩子寄予了他們所有的希望。就像在電影《長江七 號》裡演的,父母吃苦掙錢正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條件和環境,讓孩子 有一個更美好的將來。但是在這裡,筆者要提醒農民工家長注意了,掙到了 錢並不等於有了一切,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要家長多費心關懷,多下工 夫教育。

    如果有可能,儘量多回家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談,瞭解他的思想狀 態,如果實在是沒時間,就要多打電話,不要一味地指責教訓孩子,要多聽他 說,讓他向你和你的父母敞開心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正確地引導孩子。

  • 9 # 鄉村小施

    說點很現實的,農村的爺爺奶奶有幾個認識字的,能把孩子穿暖吃飽就不錯了,其實要靠孩子們自覺才能學到更多知識,要靠他們教還是不靠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城市裡的房子賣掉,拿著錢到農村生活,會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