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西讀史

    如果紅薯在朱元璋時期就傳入中國,那麼明代的災荒情況也許就好一點,相對來說國家財政也會好一點,那麼觸發農民起義的時機就會晚一點,那麼崇禎帝還可以有所作為,沒準來個中興,就國祚綿長了。

  • 2 # 小胖子精彩分享

    首先看一下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因為明朝中後期時常發生農民起義,崇禎時期朝政混亂,官員貪慾不止,小冰川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激化了階級的矛盾。雖說,番薯傳入了中國,但是並沒有得到很快大面積被推廣,番薯最早是在南方福建、廣東等地方傳播,它的大面積種植卻是在清代,並且讓清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長。

  • 3 # 北雪生

    朱元璋(1328年-1398年,1368年稱帝),字國瑞,生於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皇帝。

    洪武元年(1368年)8月,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中國再次迴歸到漢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之下。同時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如果紅薯在朱元璋時期就傳入中國,那麼整個全球都將插滿大明旗幟。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大明皇帝的格局眼光。

    一朱元璋

    統一全國後,並沒有停止不前,在休養生息的時候,數次發動北征,解決北方元朝殘留勢力。史書記載僅藍玉領兵遠征蒙古的至少就有4次,最遠一次離貝爾湖(圖中紅色圓圈處)只有40裡。北征東北,南征雲南,西征吐蕃,開啟盛世華章。二朱棣

    後來的朱棣不僅發動北征,更是開啟了遠洋航行

    永樂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永樂十四年(1416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也就是 紫禁城。第五次北征時,朱棣死在了榆木川(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為數不多的馬革裹屍還的皇帝。

    永樂十九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北邊的懷來調集軍隊10萬人,來“觀禮”的使節達27個國家之多。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巨大反響。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後來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

    鄭和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

    以後又於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間,先後七次出海遠航,經過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

    總結,看朱元璋和朱棣兩位皇帝的戰略眼光,如果當時紅薯從朱元璋時期就傳入,那以大明的軍事實力和人口7000多萬(朱棣時期),加上後來的幾任大明皇帝都是明主,就是把大明旗幟插滿全世界也是有可能的,估計那時候全球就一統了。

  • 4 # 獨自忍受44898393

    紅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本是在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的,由徐光啟進行推廣。能被提出設想在明太祖年代出現自有其優勢,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高產,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歷史而言,出現的作物由粟到後來的麥、米等,產量回報在四倍左右,除了部分地區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特殊情況外,基本意味著種一石糧食下去,可以收穫四石糧食,看起來很不錯,但在除去留種、國家稅賦以及地主地租後,剩下的糧食也基本就只能夠一個三口或者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了,在災年裡普通農民為了活下去只能賣田、賣兒賣女甚至易子而食了。但紅薯產量實在是遠遠超過這幾位前輩了,《農政全書》中記載“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這回報率就跟牛市差不多了。其二在於適應性強,中國田畝情況其實在元明之際就比較差了,明末把田分為四等,分別為上田、中田以及下田還有荒田幾種。下田基本是達不到四倍回報的,而且還有鹽鹼地、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地等下下田,但紅薯適應性極強,即使在下田中種植,收穫依然不匪。其三是可食且口味不錯,在這裡舉一個黃豆的例子說明一下,黃豆的產量比起米麥也很有優勢,但在淮南王開發出豆腐前,黃豆食後脹氣不消化,所以即使產量很高也不會作為主食。因此可見紅薯“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也成為其津津樂道的一大優點。

    前面說了這麼多也只是為大家介紹一下紅薯,它傳入中國後去確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我認為並不能對明朝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為我認為決定王朝壽命的永遠是制度。第一點,有了紅薯就能影響明王朝的根基嗎?不能,朱元璋起家依靠了大地主階級,那麼成立帝國後依據需要給大地主階級利益,讓他們成為這個王朝真正的主人。那麼土地的兼併就只能越演越烈,國家收到的賦稅就會越來越少,那麼最後缺錢花、國庫空虛就不可避免。第二點紅薯的提前出現只是揚湯止沸,而並不是釜底抽薪。它的出現並沒有使得生產力有了提高,只是表面上看起來使得普通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但並不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災年你能多吃一點,好似不用賣田賣地,但地主可以提高佃租,可以逼迫你接收高利貸,主動權在他手裡,普通百姓的情況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能任人宰割。那麼最後“郵遞員”李闖王的起義就不可避免。第三點,制度永遠是影響這個國家命運的最關鍵因素,紅薯出現不能改變大地主階級掌握國家命脈,不能影響明太祖確立的制度。也許會有人認為紅薯早點出現那不用死那麼多人,國家的情況是不是能好一些啊,其實是不能的,明朝對農民收的賦稅在張居正改革之前是收糧食的,紅薯不耐儲存,不能成為常備糧,那麼國家收稅就不會收它。即使會收,從陰謀論的角度想,人活下來的越多,土地兼併卻愈演愈劣,那麼當出現災年時,起義只會更早的出現,而且威力只會更大。而且明末亡於國家財政的崩潰,一方面隨著官僚體系的腐化,貪贓枉法不可避免,使得在這個體系下收到一兩的賦稅,農民的付出卻是十兩甚至更高,而且治災十兩撥款在層層剝削下效果甚至不足一兩,其情況之艱難可想而知啊。另一方面,在秀才、舉人、皇親國戚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稅賦,《明史》記載萬曆年間每年四川稅收僅在幾千石糧食,想想有著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稅收都是這樣,其他地區只會更慘。來源少,而為了這點來源還在不斷的盤剝百姓,發下去的錢作用卻越來越小,兩方面因素使得明末迅速崩潰。而且紅薯出現並不能遏制軍隊戰鬥力下降,那麼王朝的滅亡遲早會出現。

    總結起來,紅薯的提早出現只能一定程度上安定社會,並不能在歷史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as群暉和威聯通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