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清124383112

    孩子自己帶最好,不管怎樣都帶在身邊,在農村沒人管他,他自然就變壞,其實他也渴望自己的爸媽在身邊陪著他。就像我弟弟一樣,現在變得特別壞,以前特別乖,就是因為我爸媽從小扔下他跟我爺爺帶,我爺爺年紀大了,管不了,他小小年紀就學會偷東西,抽菸,打架。後來就拿給我外公帶,我外公經常說他,說多了,他去讀書乾脆不回家,後來就不敢說了。放假他會到我父母身邊,但是我爸媽因為很久沒見到他,想他,要什麼給什麼,但是他還是會乖乖的不去做壞事。小孩子要教,不然最後害的還是他,掙再多的錢也沒用。

  • 2 # 佰秀農業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並沒有好壞之分,他們還沒有甄別世界的能力。

    孩子學習模仿,其實更是一種興趣,有的人(大多是成年人),甚至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在聽到孩子學別人罵人時,都感覺很新鮮,往往會引發一陣鬨堂大笑。

    這無疑會增加孩子的”興趣“,與其說是一種興趣,倒不如說是一種縱容,孩子在別人的笑聲裡受到了鼓勵,認為罵人就能讓大家高興,當把罵人變成一種習慣時,也就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了一種”劣根“,等想拔除的時候,卻並不容易。

    不過也不用擔心,小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改變能力還是蠻強的,只要加以引導,杜絕周圍環境的不良因素,就會慢慢改變的。

    問題是,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等孩子年齡再大一些,上了歲數的爺爺奶奶還有沒有能力管理孩子?

    我們村就有這麼一個孩子,父母都遠在寧夏銀川打工,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住,小學還沒畢業,就學會了上網。

    村子裡沒有網咖,就跑到幾公里之外的鎮上去上網,每天都是早早地去學校,放學的時候也按時回來。

    後來無意得知,原來孩子根本就沒進學校,整天泡在網咖裡,找到老師,老師講孩子不是請假了嗎,說他爺爺去世了,已經好長時間沒來上課了。

    聽到這話,可把他爺爺給氣蒙圈了,轉了很多地方,終於在某家網咖裡把孩子揪了出來,一頓暴揍後,孩子反倒坦然了。

    挑明瞭說自己不願意上學了,可把老兩口難為死了,後來勉強上到初一,去了鎮上的中學,更加的管不住了,喝酒上網混社會,眼瞅著一個孩子就要走上歧途,沒辦法,只能讓他輟學,讓他爹孃把他帶到了銀川。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你拼命得到了一些東西,也在悄然失去一些東西,如何將生活調和到合適的頻道,這不僅需要智慧,還需要一些際遇和運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如何理解《狗鎮》這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