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榆木菌
-
2 # 焚劍煮酒
題主在這裡問的是張居正的兒子才疏學淺卻能榮登皇榜,古代科舉能登皇榜者肯定是萬里挑一,才高八斗的。那為何張居正之子無甚才能卻能奪此殊榮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張居正的生平。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軍籍。生於江陵縣(荊州),故稱之“張江陵”。古人有稱呼人加上地名的習慣,主要是在朝堂之上,比如高拱是河南新鄭人,於是眾官私下也稱呼其為“高新鄭”。
張居正乳名張白圭,據說張居正出生之前其曾祖父做了個夢:夢中一輪圓月落在水甕裡,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慢慢浮起。其曾祖父認為此子以後必定有出息,於是給張取了個乳名張白圭。
古代有名之人出生時總是伴隨著“異象”的時候,雖不知是真是假,但總得是要有的。如朱元璋出生時滿屋的紅光,猶如白晝;劉邦出生時,其母夢見與河神交合然後生下劉邦;王守仁出生時,他的祖母夢見滿天霞光,然後一個神仙腳踏祥雲將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送到了他的懷中;而張居正就是白龜轉世了。
而白龜在古代象徵神靈的化身,既然是白龜轉世,那自然差不到哪裡去。
歷史上記載,少年時期的張居正就聰穎過人,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到了嘉靖十五年,十二歲的張白圭參加鄉試,聰慧的張白圭得到李士翱的憐愛,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張白圭就這樣順利的改名為張居正啦,然後就是順利的參加科考,正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
入選為庶吉士的張居正和當時的另一位風雲人物“徐階”成為了師生、同事兼親密好友的關係,這為他日後的升遷也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然後發生的事情就是嚴嵩倒臺,之後徐階也因年紀大而退休,然後就是高拱上臺,然後就是張居正與宦官馮保聯合將高拱鬥倒,張居正成功登上“內閣首輔”之位。
經歷了嚴嵩、徐階、高拱三任首輔的張居正,經歷了嘉靖幾十年不作為的張居正此刻終於激動了起來!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這昏暗的官場、這碌碌無為,只會想法子撈錢的官員,還有那窮苦的老百姓們。張居正要做的實在太多了,但是以前的他沒有機會,面對嚴嵩的權勢、高拱的專權和嘉靖不作為的張居正沒有機會,但是現在他有機會了。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要把剛上任的小皇帝:“萬曆”!培養成一代明君。
萬曆元年,張居正上奏實行“考成法”,。萬曆九年,張居正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一條鞭法。
—條鞭法是中國田賦制度史上繼唐代兩稅法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簡化了賦役的專案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並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後來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條鞭法的運用和發展。
完成了這些後的張居正開始為自己的子女打算了起來。
萬曆二年,張居正的長子敬修參加會試落第,據說是因為海瑞的一封信所致。養病閒居的海瑞,聽說首輔張居正的長子要參加會試,擔心張居正從中做手腳以促使兒子高中,所以就給主考大學士呂調陽寫了封信說:“今年春,公當會試天下,諒公以公道自持,必不以私徇太嶽(張居正號太嶽);想太嶽亦以公道自守,必不以私幹公道也。惟公亮之!”不知這封信起了多大作用,反正敬修落選了。張居正很生氣,便不準那年的進士館選。所謂館選,是指不定期從進士中挑選庶吉士進翰林院培訓。庶吉士被稱為“儲相”,那一屆的進士受了池魚之殃,喪失了做“儲相”的機會。
三年後,張居正的次子嗣修高中榜眼,賜進士及第。這裡邊也有一個小插曲:嗣修於萬曆五年參加會試,張居正派堂弟約見參加同場考試的江南才子湯顯祖和沈懋學,因他們早已是小有名氣的人物,所以張居正希望他們能與嗣修共同學習,以此抬高自己兒子,並允諾將湯、沈取在前三名。結果湯顯祖拒絕,因此名落孫山;沈懋學應允,就當了狀元。
再過三年,到了萬曆八年,六年前落第的老大敬修和三弟懋修一起參加會試,都成為進士,而且老三還是狀元。
這就是張居正之子雖沒有多大才學卻能榮登皇榜的緣由了。但張居正死後,由於長期壓著皇帝萬曆一頭,還有因改革過急樹敵太多,死後不久就遭到了清算。而他處心積慮安排好的幾個兒子也該發配的發配,該充軍的充軍,還有的以自殺結束了生命。
王世貞評價他:器滿而驕,群小激之,虎負不可下,魚爛不復顧。
崇禎帝朱由檢講過:思陵之季,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
梁啟超評價他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總的來講,其人功大於過,於國有功,但私節有虧。
回覆列表
張居正的兒子共有六個,分別是老大張敬修,老二張嗣修,老三張懋修,老四張簡修,老五張允修,老六張靜修。題主說的是人送外號“關節狀元”的老三張懋修吧。
我認為張懋修是有真才實學的,其一,從其唯一的傳世之作《論書》中可以看出來他並不是紈絝子弟那般才疏學淺,從一些史料來看,也的詩寫的也不差,但是其治國思想是不是有他老爹那樣厲害就不得而知了,畢竟科舉考試基本上都是四書五經。
其二,張居正當時身為內閣首輔,政敵頗多,如果他開後門給自己的兒子,那我估計張居正得被罵死,因為明朝的言官可不是擺設,他們連死都不怕更不要說怕張居正了。
其三,張居正曾給張懋修寫過一封信,叫《示季子懋修書》,在信中他嚴厲的教育張懋修,有張居正這樣的嚴父,張懋修可能作弊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信件部分內容如下:
吾家以詩書發跡,平生苦志勵行,所以貽則於後人者,自謂不敢後於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繼志繩武,益加光大,與伊巫之儔,並垂史冊耳!豈欲但竊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誠愛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為轅下駒也。老爹是內閣首輔,兒子是狀元,這種事例在明朝還有一例,那就是楊廷和楊慎父子。當時的楊廷和是內閣首輔,權傾一時,而楊慎又高中狀元。但是朝中罕有人拿此事作文章,為何?還是楊慎的名氣太大了,身為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確實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雖然楊慎的結局不咋地,但他確實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堵住了朝野上下的嘴。楊慎(圖片來源:網路)
張懋修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張居正政敵太多,而張懋修又不像楊慎那樣有才學,再加上言官在萬曆朝已經是以死為榮了,所以張懋修給人一種錯覺:在張居正的庇護下他才能得狀元。
後來張居正人亡政息,他的兒子們也沒有幸免於難,老大張敬修,因被嚴刑拷打而自殺,死後留下絕命書: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願他輔佐聖明天于于億萬年也!
老二張嗣修被髮配到邊疆,情況不明。
老三張懋修見哥哥自殺而亡遂自殺,未遂,後被髮配到邊疆,在六十八歲的時候沉冤昭雪,得以放還,七十九歲卒於家中。
老四張簡修被革職為民。
老五張允修,在明思宗時期不甘受辱自殺身亡。
老六張靜修,生卒年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