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乾道人
-
2 # 倍兒爽8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記!你整天讓一個呀呀學語的小孩歪著頭背三字經可能嗎?不可能。學習靠什麼?靠興趣、靠教育、靠耳濡目染、靠氛圍。強加的教育子女有學成的,太少太少!他自己對歷史感興趣,他就會學。他自己對儒學心有獨鍾,他就會學。鄭強書記說:我們為什麼拿不到諾貝爾獎,就是家長硬叫學,到了該學的時候反而不學了。明白嗎?
-
3 # 袁聰
培養孩子的傳統文化基因,學習歷史更為重要!!!
孩子學習歷史:可以能夠“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讀史可以“明白”古往今來歷史風雲人物與事件事情的是是非非………“明斷”人間社會的世理………讀史,以史為鑑、以史為鏡,可以化解世間迷霧………可以啟迪心智………可以明智很多道理………
中華文化:包羅永珍、博大精深、高深莫測、神奇無比,奧妙無窮………
儒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只不過是中華百家文化其中之一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中華百家文化其中之一的一家之言、一言堂、一言難盡;“存在著極大的侷限性和極端的偏激與偏見性”。
儒家文化與儒家經典:最大的弊端和害處是———在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以來,培養了、形成了、造就了很多華人兩面性人格的隱君子和偽君子………這些人人前一套一套的高談闊論,講的條條是理,說的頭頭是道,當面說一套,背後做一套,當面是人,背後是鬼………這些人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總之,儒家文化與儒家經典最大的弊端弊病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害人不見形的毒………”
-
4 # 匯侃
我認為學習儒學經典與瞭解中國歷史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儒學文化伴隨著中國歷史的程序生根開花,發展壯大。學儒學文化離不開熟悉中國歷史,學中國歷史也必然要研究儒家文化。所以說二者相伴相隨,相得益彰,互相映照,相映生輝。
-
5 # 凡塵修夫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學習傳播者,對這個問題看法,是寫給喜歡傳統文化與有孩子的父母親看的:
(1)培養孩子的傳統文化基因,學習歷史,讀儒家經典其實一樣重要,不一定說哪一個更重要。
(2)我們身為華人,都是炎黃的子孫,生於斯,長於斯,代代相傳,其實血液裡都流淌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只是有而不自知,譬如長幼有序,尊老愛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等這些觀念都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只是現在是商業社會,因為三缺:缺德、缺信任,缺愛。所以大家才會不遺餘力地去重新強調這些傳統文化基因本來就有的東西。
(4)如果從培養孩子的角度來看,得看孩子的具體情況,看人下菜,看菜吃飯,有的孩子喜歡唐詩就讓他背唐詩,有的人喜歡歷史就給他將歷史故事,有的人喜歡《論語》就讓背《論語》,如果天賦異稟,都喜歡,那就一起學。
(5)光靠孩子的興趣來也不行,因為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引導的,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從啟蒙到喜歡,需要家長選擇傳統文化書籍的時候要有眼光,譬如啟蒙階段《千字文》《弟子規》《唐詩三百首》,內容形式儘量圖文並茂,聲情並茂,小學可以選擇《論語》《上下五千年》《歷史名人故事》等,中學大學那就得四書五經了。
現如今思想混亂、道德喪失、疾病肆虐、亂象叢生,我覺得只有靠傳統文化才能正本清源、海清河晏,但這是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估計也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事得從娃娃抓起。
回覆列表
多帶孩子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古蹟文化、風土人情,輔以相應的歷史故事,然後在個人的行為素養上體現出禮貌、愛國、求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