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三少爺

    這個問題不是責任的劃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教會孩子走路、說話,生活,老師教授孩子知識,道德觀,價值觀;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家庭、社會i的多重影響,如何樹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分辨是非的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家長和老師需要去做 的

  • 2 # 寧老師說

    1,一般的說。學校進行各學科知識的傳授。家長進行輔助的輔導。學校同時還要進行學生人生觀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家長承擔家庭教育。主要是各種行為習慣的教育。

    2,事實上現在家長教育和老師教育在許多問題上界限並不分明

    學科教育,這應該非常明確是由學校來承擔的,但是現在這本應由學校承擔的責任,家長承擔了一大部分。

    比如說檢查作業。家長承擔檢查作業的任務,檢查之後還要把它簽上字叫老師檢查。

    實際上家長檢查作業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檢查應該只是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而不是說檢查作業對錯的任務。

    檢查對錯,相當於判作業,這件事應該是學校的老師來負責,而不是由家長負責。現在許多學校要求家長承擔這個責任這是不對的。

    再比如輔導作業。輔導作業這一塊本來也應由學校來承擔,任課老師來承擔現在這一塊兒。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職責轉向了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培訓機構承擔了學生的輔導。

    還有,學生的品德教育問題,這是家長和學校共同承擔的事情。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到高中或大學階段出現了一些問題。問題出在後面但是根子是出在家裡的家庭教育。這個時候就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學校教育不得力,實際上不得力的是學生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沒有培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三觀。問題反映在高中或者大學階段了就認為是學校教育不得力。

    理想的狀況是學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對學生進行品德和學識傳授教育。讓學生成才。

  • 3 # 玩美教育

    教育,離不開家校結合,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永遠不能缺席,無論是智育還是德育,家長的位置無人能夠取代,這也就是同一學校同一班級的孩子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差異,因為都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父母,接受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更因為孩子自身的不同。

    學校的老師更偏重於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在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推理能力、綜合能力等等。可以這樣說,智力開發的80%依賴於學校教育,依賴於學校的老師,在學校老師的教育下,其他各育都有所發展。當然,需要家長的配合。比如,白天在校內學習的內容,就需要放學後好好複習,需要家長的好好監督和指導。而對於其他方面,比如德育、習慣來講,家庭教育更佔優勢。

    父母應該把精力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上,品德習慣養成方面要多下功夫,這方面如果依賴學校老師,有可能會在孩子後來的成長中留下遺憾,一個人的品德和習慣,只有透過家庭教育不斷的訓練,才能不斷的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有些中年女子,外人看來很年輕,她自己也感覺比同齡人年輕?